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现象引发的思考.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076780
  • 上传时间:2017-05-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现象引发的思考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论文摘要:对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进行了思考,认为这种现象与以下因素有关: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明确,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重复;学校体育学学科定位模糊,界定不规范;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缺乏系统性,学科名称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没有阐明其本质功能,而是将体育的本质功能等同于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等 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从 1983 年至今,走过了 24 个春秋在此期间,学校体育学经历了学科的初创、发展和成熟过程,一直到今天被弱化说它被弱化,原因是在 2003 年 6 月 19 日之前,学校体育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或主干课,但在 2003 年 6月 19 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中,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列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程虽被列为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但“通知”也允许各校可自主开设各课程,这说明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而并不一定要开设学校体育学另外,据调查,我国有一部分体育院系中现开设体育课程论或体育教学论来代替学校体育学。

      从全国范围来看,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关注 21 历史回顾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前身是体育理论,其主要内容来源于体育理论的有关章节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前苏联专家凯里舍夫将《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传人我国,内容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从此之后,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和我国体育理论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编写了体育理论讲义,作为各体育院系的教材,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理论讲义的一部分1983 年 10 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本《学校体育学》问世,在全国体育院系试用,被作为规定或选用教材,填补了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一项空白从此以后,关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人,极大地促进了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1986 年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 24 个单位,在杭州大学举行的高师体育专业《体育理论》研讨会上,与会的大部分专家提出了将体育理论课程改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议,会后,以纪要的形式报送国家教委并由国家教委通报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1988 年 11 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教育类专业的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

      1991 年 6 月,在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学校体育学被列为 11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1992 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 ,并于 1993 年 4 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根据基本要求的精神,由国家直接领导、金钦3昌教授为主编编写的《学校体育学》问世19%年国家教委组织,由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牵头以课题组形式,对国内外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起草拟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后经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 19%年9 月年会上进行了审议和修订,修订后的方案经国家教委审定并于1997 年 2 月正式颁布试行根据新的课程方案的要求,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按照“纲要”要求,一批新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和专著问世,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的发展,为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3 年 6 月 19 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教育部专门组织课题组,对国内外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人的分析论证,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起草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并决定从 2004 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施行。

      在“方案”中的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中列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学校体育学这「1 课程虽被列为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方案”也允许各校可自主开设各课程这种现象说明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4的地位开始被弱化,这种被弱化的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学校体育学学科进行思考 2 有关问题的思考 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的出现,与学校体育学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包括: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范畴、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2.1 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 但是很多学校体育学教材中并没有对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进行明确的解释,即使有的教材中进行了解释,但仍不尽如人意在有关教材中,对学校体育现象的认识采用的是相对静止的观点,而不是动态的观点,没有回答如何进行学校体育工作这一基本问题潘绍伟先生, ”曾在其《关于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未能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区别开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而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 我国在教育学科分类中,体育学隶属教育学门类,学校体育学隶属于体育学,这说明学校体育学属于教育学科。

      从“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涵义的角度来看,它实际上已经包括了“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 ,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从文字界定方面有重合之处,未能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相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从根本上否定学校体育学存在5的现象 2.2 学校体育学学科性质 关于学校体育学学科的性质,有的学者提出,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有一个共有部分,就是《学校体育学));有的学者提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教育科学和体育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有的学者提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新兴学科这说明学校体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这样界定学校体育学的性质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定位模糊如果说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有一个共有部分,那么共有的部分是否就是《学校体育学》?如果说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学科,应该是体育教学论这说明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位较为模糊 第二,界定不规范作为一门学科,作为一本教材,在用语上一定要规范,然而学校体育学“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 ,什么叫基本上?这样的界定显然不符合逻辑学的法则。

      2.3 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 我国正式出版的《学校体育学》有十多本,这些教材中有关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大致包含以下 5 部分 ’2-..,: 第一部分,学校体育概述基本包括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 第二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基本包括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6规律,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发展学生体能,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第三部分,课外体育基本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及竞赛; 第四部分,学校体育管理:基本包括学校体育管理概述、我国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与评估; 第五部分,学校体育科研 这样的研究范畴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系统性在有关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的第一部分中,绝大部分是体育史的内容;在第二部分有关学校体育教学中,阐述的绝大多数内容应属于体育教学论和体育课程论;在第三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训练学的内容;在第四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体育管理学的内容; 在第五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体育科研中的内容这说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没有很好的与“学校”结合,没有把这些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内容,致使其缺乏系统性。

      第二,学科名称一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在其研究范畴中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是什么,只有在确定本质之后,才能在本质的基础上阐述其他相关内容从资料来看,有关的文献中并没有明确阐述学校体育的本质这说明学校体育学还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2.4 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7在有关教材中,关于学校体育的功能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教养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美育的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另一类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功能、调节人体功能、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这样的论述会产生如下问题: 第一,正如上面所说,没有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那么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从何而来? 第二,事物的本质功能是事物本质属性的表现暂且不管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就其本质功能来说,这不是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表现,而是体育本质属性的表现在杨文轩和杨霆先生‘川编写的《体育概论》中,将体育的功能划分为 3 个层次 :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和系统质功能属于体育自然质功能的是: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 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

      属于体育结构质功能的是:体育的教育功能; 体育的娱乐功能:属于体育的系统质功能的是:体育的经济功能; 体育的政治功能若按照这 3 种划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可以归属为体育的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也就是说这是体育的功能,而不是学校体育的功能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学校体育学被弱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对学校体育学的发展是一种挑战,另一方面,对学校体育学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机遇因此,学校体8育学要勇敢面对挑战,抓住机遇,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3 结论 学校体育学的发展在经历了学科的初创时期、学科的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后,现有被弱化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以下问题有关: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明确,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重复;学校体育学学科定位模糊,界定不规范;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缺乏系统性,学科名称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没有明确阐明其本质功能,而且将体育的本质功能等同于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人们对其地位进行反思,它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学校体育学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区别开来;明确自己在学科群中的地位;明确其研究范畴,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只有这样,学校体育学才能获得它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应有的地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