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心理成长.docx
23页教师心理成长第一篇:教师心理成长 国内外教师心理成长研究现状 搜索“心理成长”相关资料,国内外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具体到“教师心理成长”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扩大文献检索范围后发现,国内学者关于教师心理成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个体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方面,而国外学者则直接将”教师心理成长“等同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进行研究 一、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东北师范大学刘晓明教授在其著作《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和《 教师心理成长教程》中均提出,教师培训不仅要注重教师职业的发展,还应关注教师心理的成长、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预防等他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和教师心理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增强在其著作《教师生涯中的心理成长》一书中,从动力系统、调节系统和支持系统,包括教师的成就动机、自我效能、职业角色认同、心理健康和压力调适、社会支持等方面,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心理成长问题进行了研究他通过本土的实证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对教师心理有关专题的状况与成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养、促进教师心理成长的具体建议。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吴全会在其硕士论文《网络教师心理成长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以枣庄市中小学教师为例》中,从群体动力学的视角,关注信息时代教师心理成长与发展动态,积极探索网络教师心理成长共同体的发展机制他通过对枣庄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探索了影响教师心理成长的因素,并以“教师心理成长共同体”博客为平台,以共同体为心理成长的手段和工具,以心理成长课程为内容,提出了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的对策建议 江苏省苏州立达学校教科室副主任田明亮从学科(主要以语文为主)的角度,论述了学科教师如何促进心理成长,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他认为,学科名师的经历可以激发教师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引发教师的情感共鸣,加深他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学科名师的成长历程启示我们,要使心理健康成长,教师应重视自我的职业规划,坚持学习;加强自身心理调节,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正确对待荣誉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关京老师从实践的层面,提出在教师培训中应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他将箱庭疗法引入教师培训,探讨团体箱庭对于青年教师心理成长方面的作用,为箱庭疗法在教师团体中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
二、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在国外, 学者们大都从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和心理素质提升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心理成长问题Natrass(1991) 从教师压力与教师职业倦怠的视角研究教师心理成长,认为压力是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第一因素,今天的教师正经历着比以往更多和更严重的压力, 使其不良反映更为严重因此,缓解教师压力,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关注教师心理成长,已经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Blase(1986)和Huston( 1989) 年强调, 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问题, Farber(1991) 又一次强调, 在美国大约又 5% ~ 20% 的教师有职业倦怠问题 Will J G Evers, Andre Brouwers,Welko Welko在研究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自我效能感中, 认为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能更好地从事与履行新的教育事业另外还有很多关于教师压力源的研究, 研究者试图找出导致教师压力的因素, 为寻求维护策略奠定基础研究者调查教师压力与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探寻压力的来源以及导致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最终都是为了寻求解决教师压力及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问题,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
第二篇:心理教师个人成长报告 心理教师个人成长报告 一、 自我剖析 我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十三年的教师我有着中年教师的沉稳、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又有着年轻教师的活力很久以来,人们不太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总觉得心理问题是难于启齿的,更难得有人能鼓起勇气进行心理疏导但我意识到健康的心理对人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开始着手探索学生心理品质随着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我觉得在心理教育这个领域要学的知识太多了,我所掌握的知识杯水车薪我就利用自己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刊杂志,收集对我有用的心理学信息,并在我的工作中大胆尝试,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成长于一个干部家庭,父母均是单位上的领导干部学龄前时期,父母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出差或加班加点,根本无暇照顾孩子,只好将我送到市里一家全托幼儿园,每周只能回家同父母呆一天或许是继承了父母的性格特点,我从小就比较开朗外向,虽然不像其他同龄人能和父母朝夕相处,但并没有感到孤单,寂寞,反而增强了自立能力,独立性也很强上小学之后,父母虽然工作繁忙,但从不松懈对我学习上的督促和帮助,使我一直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说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
特别是我的母亲,在我看来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强人,不但事业有成,生活中更是一位贤妻良母如果一定要我说出一个我最崇拜的人,那就是我的母亲她坚强、乐观的性格无时无刻不在影 响和激励着我就这样,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始终是在掌声和鲜花中度过的,那时的成长道路可谓一帆风顺 刚入中学,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校园、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不变是,天仍那样的蓝、树仍那样的绿、花儿仍是那样的鲜艳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一切都变得熟悉了,校园不再陌生,同学和老师也都成为了朋友于是,走过了陌生,一切都变得快乐起来了!中学的生活主要是学习,那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英语课,从第一节开始的时候,我就深深的讨厌上了这门课,还为自己找了个“满意”的借口:我相信我很爱国,所以我不学英语现在想起来真是可惜,长大了还是得学 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班后才得知,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险期” 中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单纯的,不过由于正处在青春期,男女之间彼此并不怎么来往,往往喜欢一个人却老是和他作对,喜欢他却老在别人面前说他的坏话现在看来,这也是青春期的一个特征,出现对异性的好感和接近异性的欲望。
又由于环境和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感不得不被压抑,还要在他人面前进行掩饰中学的生活是忙碌的,又是单纯的,在开心中我结束了我的中学生活,结束了我的单纯生活 经历了高考这个人生重大的转折点,迈进高等学府之后,接触的人和事大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在如饥似渴的汲取丰富知识的同时, 我开始学着用相对客观的态度去评价自己和他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上的人和事,也许这就是所谓成长吧!此后,我渐渐拥有了成人的感觉――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某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并非完全没有价值,相反它却隐含深远的意义今天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怀,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专科毕业后,我进入了民族小学,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了很多 二、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 2022年,学校推荐我参加了丰县首期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在这里我得以系统地学习了许多心理学知识,一次次实用而又深入浅出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专业的培训使得我原本自己在黑暗中的摸索终于见到了光明。
参加了教育实践工作,这也使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了心理咨询这个领域在学校这个群体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但也有着共同的群体特征,比如文化水平较高等特点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是表露个人才能、表现个人特征的领域,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和规范影响下促成个体社会化的领域在一个组织中,群体是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基本单位对于一个教育的管理者来说,仅仅了解单个学生个体和对个体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处在一定群体中的人以及对群体本身进行研究,才能对群体进行有效的管 理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观察、思考,不但我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逐渐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出发,去重新审视周围学生和朋友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还有些人由于不堪忍受心理重负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切让我切身的感受到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和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将会怎样毁坏自己的生活、消磨意志、降低自身感受生活乐趣的能力我真心的希望每一个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都能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都有能力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都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这种希望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的决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及思想政治教育工,我是一名唯物主义者我认为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做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这恰恰符合了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所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应该成为所有心理咨询工共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要求以人为本”也许是最不强调咨询技术的心理咨询,但它是最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的,它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所以我们应该坚信,不是我们为求助者解决他的问题,而是求助者本身就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他是在我们的帮助下,自己最终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根据这样的道理,其实心理咨询并非高深莫测,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来访者提供一个有利于其个人成长和完善的咨询环境,相信他一定能够从痛苦中挣脱出来,解决自己 问题如此看来,与咨询理论和技能相比较,更重要的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对来访者的无条件关注,是对来访者的理解、接纳、尊重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其目的正是为了在咨询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实现以来访者为中心这一根本理念 心理咨询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的道理是不难理解,而将咨询的技术个性化地应用于每一个求助者,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真正学好心理咨询,特别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咨询的技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有效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在实践中边学习,边领悟,逐步提高与完善。
特别是当我真正开始进行心理培训之后才发现,真正决定心理咨询进程的,不是理论、也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心理健康教师本身的人格,只有一个健康、稳定的人格,才是心理健康教师取得咨询效果的根本保证心理咨询师人格的健康度和完整度,决定和限制着心理咨询取得疗效的程度所以说,心理健康教师对自己的了解和分析、心理健康教师的自我成长,同样是心理咨询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身为一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我深知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殷殷期望与关怀,更感责任之重大我的性格特质、教育背景、思维方式是我从事这项职业的优势所在而业务水平、技能则是我尚需提高的方面,在这方面,我也期待各位老师能不吝给予我真诚的指教,使我更加胜任这项崇高的工作,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任重道远,我将肩负起这一神圣的使命,用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为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事业保驾护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 三、今后发展计划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一些心理学教育专著,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心理教育类期刊杂志,了解更多著名心理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心理教育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心理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
2、要学会从教育现象中归纳总结,从现象看本质,找到具有共性的东西,进行有层次,有深度的研究 3、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研究水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