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杜甫诗五首课件粤教版选修ppt课件.ppt
19页杜甫诗五首杜甫诗五首 走近忧国忧民的杜甫走近忧国忧民的杜甫 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杜杜甫甫,,字字子子美美,,生生于于河河南南巩巩县县杜杜甫甫,,字字子子美美,,生生于于河河南南巩巩县县2 20 02 20 0岁岁起起,,岁岁起起,,漫漫游游吴吴越越、、齐齐赵赵漫漫游游吴吴越越、、齐齐赵赵7 74 46 67 74 46 6年年赴赴京京应应试试,,落落第第后后旅旅年年赴赴京京应应试试,,落落第第后后旅旅居居长长安安居居长长安安1 10 01 10 0年年7 75 55 57 75 55 5年年年年““““安安史史之之乱乱安安史史之之乱乱””””爆爆发发后后,,逃逃爆爆发发后后,,逃逃往往风风翔翔后后因因得得罪罪肃肃宗宗,,被被贬贬华华州州往往风风翔翔后后因因得得罪罪肃肃宗宗,,被被贬贬华华州州7 75 59 97 75 59 9年年弃弃年年弃弃官官西西行行,,于于成成都都西西郊郊浣浣花花溪溪畔畔筑筑茅茅屋屋而而居居前前官官西西行行,,于于成成都都西西郊郊浣浣花花溪溪畔畔筑筑茅茅屋屋而而居居。
前前后后住住了了后后住住了了4 4 4 4年年,,写写诗诗年年,,写写诗诗2 24 40 02 24 40 0余余首首他他曾曾任任检检校校工工部部员员余余首首他他曾曾任任检检校校工工部部员员外外郎郎,,故故世世称称杜杜工工部部外外郎郎,,故故世世称称杜杜工工部部7 76 65 57 76 65 5年年携携家家经经水水路路出出蜀蜀,,年年携携家家经经水水路路出出蜀蜀,,飘飘泊泊于于荆荆、、湘湘,,以以舟舟为为家家飘飘泊泊于于荆荆、、湘湘,,以以舟舟为为家家7 77 70 07 77 70 0年年病病逝逝于于湘湘江江年年病病逝逝于于湘湘江江舟舟中中,,卒卒年年舟舟中中,,卒卒年年5 59 95 59 9岁岁杜甫(杜甫(712---770712---770))2 杜杜甫甫生生活活在在唐唐朝朝由由盛盛到到衰衰的的转转折折时时期期,,战战乱乱的的时时杜杜甫甫生生活活在在唐唐朝朝由由盛盛到到衰衰的的转转折折时时期期,,战战乱乱的的时时局局把把他他卷卷入入颠颠沛沛流流离离的的人人群群中中,,使使他他真真实实而而深深刻刻地地接接局局把把他他卷卷入入颠颠沛沛流流离离的的人人群群中中,,使使他他真真实实而而深深刻刻地地接接触触和和认认识识了了当当时时的的种种种种社社会会景景象象。
他他忧忧国国忧忧时时,,挥挥毫毫触触和和认认识识了了当当时时的的种种种种社社会会景景象象他他忧忧国国忧忧时时,,挥挥毫毫赋赋诗诗,,直直书书情情怀怀留留传传至至今今的的赋赋诗诗,,直直书书情情怀怀留留传传至至今今的的 1 14 45 50 01 14 45 50 0多多首首诗诗歌歌,,思思想想与与多多首首诗诗歌歌,,思思想想与与艺艺术术造造诣诣极极高高,,对对中中国国文文学学的的发发展展产产生生了了深深远远的的影影响响,,艺艺术术造造诣诣极极高高,,对对中中国国文文学学的的发发展展产产生生了了深深远远的的影影响响,,被被后后世世誉誉为为被被后后世世誉誉为为 ““““诗诗 史史诗诗 史史 ””””他他是是我我国国诗诗坛坛承承先先启启后后,,继继往往他他是是我我国国诗诗坛坛承承先先启启后后,,继继往往开开来来的的集集大大成成者者,,最最伟伟大大的的现现实实主主义义诗诗人人,,被被尊尊为为开开来来的的集集大大成成者者,,最最伟伟大大的的现现实实主主义义诗诗人人,,被被尊尊为为 ““““诗诗圣圣诗诗圣圣 ””””《《杜甫诞生杜甫诞生1250周年周年》》邮票邮票3 19821982年,年,““世界和平理事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世界文化名人人””。
杜甫(杜甫(712---770712---770))4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朱德对杜甫的评价:朱德对杜甫的评价:朱德对杜甫的评价:朱德对杜甫的评价: 草堂留后世草堂留后世草堂留后世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诗圣著千秋诗圣著千秋诗圣著千秋 5 月夜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6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2.怜:爱3.夜雾本无香,香从妻子的云鬟中散出;凄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显得寒凉夜雾本无香,香从妻子的云鬟中散出;凄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显得寒凉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4. 双照:与上面的双照:与上面的"独看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7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作者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述怀》》诗中说:诗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两诗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双照”的清辉中闪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题为题为《《月夜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独看”、、“双照双照”为一诗之眼为一诗之眼独看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独看”鄜州之月而鄜州之月而“忆长安忆长安”,而自,而自己的己的“独看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今夜”的的“独看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望寄托于不知“何时何时”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五律至此,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无忝诗圣矣!”(霍松林)(霍松林) 8 蜀相蜀相 杜甫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长使英雄泪满襟9【韵译】:【韵译】:【韵译】:【韵译】: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丞相祠堂何处寻?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长使英雄泪满襟10赏析: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诗的前半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草自春色”、、“鸟空好音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天下计”)忠心报国()忠心报国(“老老臣心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未竟者的共鸣11 哀江头哀江头 杜甫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忆昔霓旌下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昭阳殿里第一人, 同辇随君侍君侧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辇前才人带弓箭, 白马嚼啮黄金勒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翻身向天仰射云, 一箭正坠双飞翼一箭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清渭东流剑阁深, 去住彼此无消息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草江花岂终极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黄昏胡骑尘满城, 欲往城南望城北欲往城南望城北.12 这首诗为至德二载这首诗为至德二载(757)春,杜甫陷贼长安时作。
曲江为唐时游赏胜地,唐玄宗与杨春,杜甫陷贼长安时作曲江为唐时游赏胜地,唐玄宗与杨贵妃常游幸于此今玄宗奔蜀,杨妃缢死,诗人身陷贼中,旧地重游,抚今追昔,哀思有贵妃常游幸于此今玄宗奔蜀,杨妃缢死,诗人身陷贼中,旧地重游,抚今追昔,哀思有感,遂作此诗诗写作者春日潜行曲江而感玄宗与杨妃生离死别之事,着力突出一个感,遂作此诗诗写作者春日潜行曲江而感玄宗与杨妃生离死别之事,着力突出一个“哀哀”字全诗分三层写哀:开头四句为第一层,是写诗人潜行曲江,目睹乱后衰败凄凉景象字全诗分三层写哀:开头四句为第一层,是写诗人潜行曲江,目睹乱后衰败凄凉景象而引起的深哀隐痛从而引起的深哀隐痛从“忆昔霓旌下南苑忆昔霓旌下南苑”到到“一箭正坠双飞翼一箭正坠双飞翼”八句为第二层,是用追八句为第二层,是用追叙的手法极写昔日游苑之盛与杨妃的恃宠豪奢表面上是写昔日之叙的手法极写昔日游苑之盛与杨妃的恃宠豪奢表面上是写昔日之“乐乐”,但,但“乐乐”中含中含哀,以乐衬哀,倍增其哀哀,以乐衬哀,倍增其哀明眸皓齿今何在明眸皓齿今何在”最后八句为第三层,乐极生悲,又从往昔最后八句为第三层,乐极生悲,又从往昔跌回现实,悲杨跌回现实,悲杨 妃之不幸,哀国家之多难,愤叛军之猖獗。
今昔对比,深悲巨痛,彻人妃之不幸,哀国家之多难,愤叛军之猖獗今昔对比,深悲巨痛,彻人心肺哀乐关乎国运哀江头,哀杨妃也,哀玄宗也,哀国破之痛也全诗词婉而雅,意心肺哀乐关乎国运哀江头,哀杨妃也,哀玄宗也,哀国破之痛也全诗词婉而雅,意深而微,讽而含情,极尽开阖变化之妙深而微,讽而含情,极尽开阖变化之妙13[点评][点评] 这首诗与这首诗与《《春望春望》》同时作于至德二年(同时作于至德二年(757)春位于长安城南的曲江)春位于长安城南的曲江(现早已干涸),当时曾是唐王朝贵族官僚以及仕女们游览的胜地,富丽繁(现早已干涸),当时曾是唐王朝贵族官僚以及仕女们游览的胜地,富丽繁华,盛极一时由于安史叛军的盘踞和破坏,变得千门紧闭,萧条冷落诗华,盛极一时由于安史叛军的盘踞和破坏,变得千门紧闭,萧条冷落诗人抚今追昔,痛感玄宗君臣行乐无度,以致酿成国破家亡的悲剧诗人先从人抚今追昔,痛感玄宗君臣行乐无度,以致酿成国破家亡的悲剧诗人先从曲江景象的变化写起,再由杨氏的娇宠和惨死道出国家灭亡的历史悲剧,对曲江景象的变化写起,再由杨氏的娇宠和惨死道出国家灭亡的历史悲剧,对唐玄宗、杨玉环既有谴责,又寄予哀怜最后表达平叛的愿望。
历代评家颇唐玄宗、杨玉环既有谴责,又寄予哀怜最后表达平叛的愿望历代评家颇重此诗含蓄蕴藉的批评风格,如重此诗含蓄蕴藉的批评风格,如《《杜诗说杜诗说》》云:云:"诗意本哀贵妃,不敢斥言,诗意本哀贵妃,不敢斥言,故借江头行幸处,标为题目耳此诗半含半露,若悲若讯故借江头行幸处,标为题目耳此诗半含半露,若悲若讯……如此用笔,浅如此用笔,浅深极为合宜深极为合宜"14 又呈吴郎 又呈吴郎 杜甫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任真便插疏篱却任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正思戎马泪盈巾15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
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象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象“不为不为”、、“只缘只缘”、、“已诉已诉”、、“正思正思”,以及,以及“即即”、、“便便”、、“虽虽”、、“却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精彩点评:精彩点评:16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7《《《《登岳阳楼登岳阳楼登岳阳楼登岳阳楼》》》》背背背背 景景景景 大历三年大历三年大历三年大历三年(768)(768)冬,杜甫从公安冬,杜甫从公安冬,杜甫从公安冬,杜甫从公安( (今湖北公安今湖北公安今湖北公安今湖北公安) )到达岳阳。
从到达岳阳从到达岳阳从到达岳阳从“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寒灯寒灯寒灯” ”( (《《《《泊岳阳城下泊岳阳城下泊岳阳城下泊岳阳城下》》》》) )看,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这首诗所记当看,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这首诗所记当看,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这首诗所记当看,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这首诗所记当是第一次,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另一次是跟岳州太守一同去的,也写了诗,诗是第一次,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另一次是跟岳州太守一同去的,也写了诗,诗是第一次,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另一次是跟岳州太守一同去的,也写了诗,诗是第一次,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另一次是跟岳州太守一同去的,也写了诗,诗题是题是题是题是《《《《陪裴使君登岳阳楼陪裴使君登岳阳楼陪裴使君登岳阳楼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从诗中,从诗中,从诗中,从诗中“ “春泥百草生春泥百草生春泥百草生春泥百草生” ”句看,时间是第二年春天,因系应句看,时间是第二年春天,因系应句看,时间是第二年春天,因系应句看,时间是第二年春天,因系应酬之作,不如这一首有名。
酬之作,不如这一首有名酬之作,不如这一首有名酬之作,不如这一首有名18雄浑阔大的意境雄浑阔大的意境雄浑阔大的意境雄浑阔大的意境 杜甫这两句诗不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远非他人所能及这杜甫这两句诗不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远非他人所能及这杜甫这两句诗不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远非他人所能及这杜甫这两句诗不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远非他人所能及这要归功于要归功于要归功于要归功于“ “坼坼坼坼”“”“浮浮浮浮” ”两个字炼得好试想,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两个两个字炼得好试想,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两个两个字炼得好试想,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两个两个字炼得好试想,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两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 !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 !庄子说过:庄子说过:庄子说过:庄子说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庄庄庄庄子子子子· ·逍遥游逍遥游逍遥游逍遥游》》》》) )洞庭湖能负载日、月、星辰,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洞庭湖能负载日、月、星辰,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洞庭湖能负载日、月、星辰,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洞庭湖能负载日、月、星辰,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 !前人评前人评前人评前人评这两句诗说:这两句诗说:这两句诗说:这两句诗说:“ “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 ”这话有理诗人把洞庭湖的景象这话有理诗人把洞庭湖的景象这话有理诗人把洞庭湖的景象这话有理诗人把洞庭湖的景象写得如此宏伟壮丽,的确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念,就是:称赞人的精神美,认为人要写得如此宏伟壮丽,的确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念,就是:称赞人的精神美,认为人要写得如此宏伟壮丽,的确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念,就是:称赞人的精神美,认为人要写得如此宏伟壮丽,的确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念,就是:称赞人的精神美,认为人要有开阔的胸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天下大事。
从这一点来看,诗人的这一番有开阔的胸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天下大事从这一点来看,诗人的这一番有开阔的胸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天下大事从这一点来看,诗人的这一番有开阔的胸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天下大事从这一点来看,诗人的这一番描写正是为结尾张本,全诗的境界是统一的描写正是为结尾张本,全诗的境界是统一的描写正是为结尾张本,全诗的境界是统一的描写正是为结尾张本,全诗的境界是统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