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5篇_6.doc
18页小学语文教案模板5篇【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5篇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2.朗读使学生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3.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方法.4.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得意之处和生活习性教学难点: 通过与《鲸》的比拟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本文作者的表达教学准备:1.老师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2.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3.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一、 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读一读,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 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稳固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或联络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三、默读考虑,合作交流1、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2、 在学生独立考虑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老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发言.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答复,老师加以归纳.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3、掌握一些区分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大自然、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探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课前准备:字词卡片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去玩耍、欣赏,假如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呢?〔板书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二〕初读课文,识字,把课文读正确1出声试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不容易读正确的字、词、句,反复读一读3圈出不懂的词语,或讨论,联络上下文理解4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检查初读情况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指名读、齐读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把句子读通顺3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1导学第1小节: 〔l〕指名读第1小节,说一说读后知道了什么?〔2〕联络全文内容想一想,“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是指些什么?〔“指南针”原指用磁针制成的能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种仪器,在课文中指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等。
〕〔3〕小结:第1小节讲假如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4〕指导朗读第1小节2自学第2-5小节,想一想,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区分方向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野外指南针 告诉 准确 忠实 老实 慌乱积雪 确实 积极 诉说 忠诚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本课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共六节,讲了利用自然景物区分方向的方法:中午时看太阳,因为正午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黑夜有北极星出现的方向是北方;阴雨天时要观察大树,记清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下雪时要看地上的积雪,因为南面朝阳积雪化得快,北面背阴积雪化得慢〔二〕导读课文 1、默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区分方向 2、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1〕太阳帮助人们区分方向: 考虑: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出示图片,看“中午阳光树影图”〔中午,树影正指着北方〕指导朗读 小结:晴天的中午,可利用太阳来区分方向〔2〕利用北极星区分方向:考虑:北极星为什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人们把北极星比作什么?你能用什么方法找到北极星?怎样利用它区分方向?指导看“星象图”。
指导朗读小结:在黑夜里可以利用北极星来区分方向〔3〕利用大树区分方向 大树怎样给我们指示方向?它为什么能给我们指示方向?〔因为朝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多,朝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少,所以才形成南稠北稀〕相机理解“稠”、“稀”两个词指导朗读小结:阴雨天,大树枝叶的稠密可以指示方向〔4〕积雪指示方向 严冬时,积雪怎么会为我们指示方向?为什么?〔因为沟渠的积雪朝南的阳光足,而且日照时间长,雪化得快;相反,北边化得慢〕结合看图理解指导朗读小结:大雪天积雪融化的快与慢能指示方向3、总结2-5小节内容: 以上四小节详细介绍了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如何识别方向的几种方法虽然没有指南针,我们也能分清东南西北,所以称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为天然的指南针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案例如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诗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封建社会的痛恨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p 才能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回忆《悯农二首》,请学生分别背诵。
2、《悯农二首》写的是从事消费劳动的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收获了粮食,可是自己却得不到,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蚕妇》一诗是以从事纺织的劳动人民的口吻介绍了她们看到的场景,板书课题:《蚕妇》二、学习新课〔一〕投影列出学习步骤,学生自学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二〕学生进展自学,老师深化到学生中间,答复疑难,解决问题〔三〕互相交流学习情况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 蚕 妇 昨 归 泪 遍 满 者 养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并纠正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老师板书蚕:上面是“天”字,第一笔是横昨:部首是“日”字旁注意与“作”区分满:这是左右构造的字大三点水,小草字头)养:第六笔是撇,不是竖妇:与“归”右半局部一样,最后一笔要封口动手书空〔老师进展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展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互相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蚕妇:养蚕的妇女归:回来满:全,整个者:……的人〔可以让学生联络“学者”、“使者”体会理解;再说说“遍身罗绮者”是指什么样的人呢?〕罗: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
绮:有文彩的丝织品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老师及时进展帮助指导〕昨日入城市:一个从事养蚕纺织劳动的妇人到集市上去了一趟,归来泪满巾:回来后,泪水浸满了衣襟遍身罗绮者:那些穿着绫罗绸缎的人,不是养蚕人:不是养蚕织布的劳动者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老师请教〕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展评价〔鼓励学生开展互相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气氛〕〔四〕指导朗读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展朗读练习,互相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正确选手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展朗读三、练习稳固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泪:左窄右宽, 左右上下根本一样满:左窄右宽, 左右上下一样者:第三笔撇要长一些,盖住下面的“日”归:左窄右宽,左边高而长,第一笔是小竖蚕、妇、昨、遍、养”让学生自己说说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2、抄写下面词语蚕妇 养蚕 昨日 归来 遍身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五、布置作业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同学间互相评分,记录在书上附:板书设计:2 蚕妇〔张俞〕难字: 昨 蚕 妇 满 养归 茫 着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2、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萧红文章的语言特点,透过文字想象出“我”和祖父在花园中生活的情景,从而感受作者快乐自由的心情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大胆想象,并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萧红文章的语言特点,透过文字想象出“我”和祖父在花园中生活的情景,从而感受作者快乐自由的心情教学过程:一、借助注释,导入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我和祖父的花园》借助书下注释你知道这里的“我”是谁?二、初读课文读准字词1、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和祖父的花园,感受她童年的光阴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读了一遍课文,能读准这些词语吗?【指导“穗”书写3、初读课文你感觉花园中萧红多大?下面就请同学默读课文,找哪些事情证明了花园中的萧红就是个孩子呢?三、事件中感悟快乐教学预设第4段1、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能把小姑娘的淘气读出来?2、来同桌之间也配合着读一读。
3、这一段的文字灵敏的短句式也特别有意思,竖过读一读还有现代诗歌的味道老师范读——学生读教学预设第5——8自然段1、萧红的孩子气在“铲地”这件事中有表达吗?谁愿意接着汇报?2、祖孙之间确实有一段对话,如今你就把自己想象成小萧红,她会以什么语气答复祖父的问话呢?先填空,再来以这种语气试着读读3、这样读着读着,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祖父?教学预设第9——13自然段1、谁愿意接着汇报,还从哪些事情中看出她的孩子气?2、在这个花园小萧红做任何事情就是什么感觉?四、景物中感受自由1、因为花园中的萧红内心充满了快乐、自由,所以在她眼中一切也那么美妙、自由的她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快到文中第14-18自然段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要表现他们的自由自在2、正因为小萧红是自由快乐的,所以她眼中一切也都是自在的,——引读3、这一段作者也用了灵敏简短的排比句式,读起来也有歌谣的朗朗上口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份自由好吗?4、自己试着读一读吧想象这些植物自由生长的情境5、这诗歌一样的语言,这自由的画面相信一定已经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了,去掉一局部文章,你还能记住哪些画面?来一起说说6、在你眼前出了除了看到这植物是自在随性的,还还看到哪些景物也这样自在鲜活的吗?请你联络14—18段中的景物,用上这个句式写写你看到了什么画面?7、把同学们刚刚说的连成完好的一段话。
我们也用这灵敏简短的句式来作诗了!五、感悟中心1、我们刚刚跟随着萧红在花园中经历了一件件童年趣事,看到了富有生命力的景物,感受到她童年的快乐,自由2、读了这个评。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