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康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考试题.docx
5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女娲(wā) 澄澈(chéng) 掘起(jué)B.灵敏(mǐn) 寂寞(mò) 幽光(yōu)C.掺和(chān) 踪迹(zōng) 捏泥人(niē)D.蓬勃(péng) 绵延(mián) 模样(mó)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御聘 瞟缈 愚蠢 孤苦伶仃B.贮立 赠送 倏地 迫不及待C.斑蝥 灌溉 臃肿 见异思迁D.流淌 狭溢 长喙 一尘不染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B.史铁生先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课本中C.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D.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能引起文人的感触曹操登高望海心中升起“(1)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情;李白借杨花、子规诉说着“我寄愁心与明月,(2)________”的忧思愁绪;马致远以极富有神韵的笔触勾勒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原黄昏行图低唱着心中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李益夜上受降城,以一句“(4)________,________”描绘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笛声,徒然唤醒“征人”的思乡之情;王湾停宿北固山下,借“鸿雁传书”表达思想之情“(5)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世说新语》中的两篇短文,完成题目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藉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俄而雪骤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时何充为敦主簿 (4)所闻异于此2.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4.简要概括【甲】文中谢道韫、【乙】中何充的人物形象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宫凤华的《柿红秋意浓》,完成下列各题柿红秋意浓宫凤华徐志摩曾说“庭院是一片静,看当头月好”,一种恬静安谧,如深山小溪,在心头潺潺流淌早年间,母亲在庭院里栽种的柿子树,如今已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它斜立在清亮的卤汀河边,筛风弄月,自在妩媚。
夏天枝叶遮天蔽日,秋天,青绿的柿子变成了金黄色,霜降时分由橘黄变成通红满树的红柿子灿烂地微笑着,一盏盏红灯笼照耀着农家小院,秋天被它们渲染得分外妖娆每年此时,母亲总会摘下半熟的柿子焐得透熟,然后以一种秋天的姿势送给四邻亲友,余下的再让家人品尝母亲总是笑盈盈地看着柿子树,如同凝望自己的儿孙,眼里射出奇异的光彩我们欣喜地剥开柿子皮,放在嘴边,轻轻一吸,柿汁就进入口中,满嘴的软甜、绵润、滑滋在舌蕾上绽开;那深藏腹中的软核,光润酥软,嚼起来是美滋滋、滑嫩嫩,味蕾立时陷入鲜美的沼泽中秋雨潇潇,满地卷积的红黄柿叶,仿佛是一幅秋天的写意柿树叶子愈见稀疏,但所剩无几的柿子却更加红艳光鲜,透着质朴而温馨的气息,一如母亲的气息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有些柿子结在很高的枝头上,倔强地翘首于枝巅,色彩灼灼如火,格外抢眼,如吉祥的灯盏,照亮秋末的寂寞和萧索刘禹锡《咏红柿子》诗曰“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把这种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母亲做的柿饼特甜特香先选色泽金黄、萼尖薄黄的柿子,用刨子刨净外围硬皮,保留接近柿子萼盘和果梗的梗皮然后将刨净外皮的柿果摊放在院子里曝晒,再用手轻轻地捏成扁圆形霜降前后,将柿饼摊放在凉爽的地方,使柿饼糖分外溢,其表面出现白霜即成。
尝一口,肉肥而甜润每当晚霞染红天际的时候,暮色清凉而欢悦一家人围坐在小院里的桑木桌旁,剥食着鲜嫩的菱角和芡实,品尝着母亲做的柿饼,整个院子,都氤氲着柿子淡淡的香味儿小院的秋夜格外静美,那密密的柿叶滤着月光映在地上,是清简的素描小院里的那份亲切、那份温馨,静静地弥漫开来,笛声一样悠远而今妻子擅做软炸柿子将柿子去皮,捣碎,成柿子果酱然后加入面粉混合均匀,搅拌成橙黄色湿性面团将枣泥、果仁、黑芝麻粉混合,作为馅料最后将馅料包入面团中压扁,放到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即可我们吃得齿颊生香,不忍卒筷柿子,色艳味美,博得了历代文人雅士的厚爱:唐代白居易有“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之赞叹;唐代李益留下“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的佳句;清代查慎行钟情柿饼,赞其“齿疏宜软美,喉润觉清空”国画大师齐白石喜画柿子,因其与事、世、市等字谐音,寓意吉祥柿子以没骨画出,叶筋和枝杈勾勒较淡,凸显叶片中的柿子画作构图饱满,色彩热烈,显示出一种喜庆、乐观的情绪喜欢老树画中题诗:“空山绝人迹,柿子挂枝头秋风一过耳,无喜亦无愁柿子红艳在庸常的平民生活里,姿态温婉清美,在月光小院里,在清浅时光里,恣意安然,自在妖娆如一盏盏红灯笼,灵动了恬淡而喧嚣的日子。
让我们的乡愁汩汩流淌,让我们重拾遗落在岁月深处的诗性和唯美、淳朴和恬淡1.围绕柿子,母亲做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结合文章语境,完成下面的对话满树的红柿子灿烂地微笑着,一盏盖红灯笼照耀着农家小院,秋天被它们淀染得分外妖烧我觉得这个句子很好,却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去表达这个句子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说柿子“透着质朴而温馨的气息,一如母亲的气息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文本中多次出现“月光小院”,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诵读此诗,可以体会到这首四言古诗有什么特点?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你从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曹操?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l)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的程度 )(2)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3)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七、作文(共40分)课文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了对母亲的爱,即借物抒情请你借鉴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100字左右,表达对母亲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