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课件(-51张).ppt

51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603111206
  • 上传时间:2025-05-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43K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际贸易理论,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际贸易理论,南,京,中,医,药,大,学,王玉芬,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世界各国之间劳动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发展和形成的基础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即从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开始),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产业革命开始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结束,),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次大战后),第二章 国际分工,分工类型,垂直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第二章 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

      它分为两种,一部分国家供给初级产品,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形态,是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的垂直分工初级产品与制成品这两类产业的生产过程构成垂直联系,彼此互为市场同一产业内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或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或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国际分工第二章 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产业内水平分工: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差异,而产生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交换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部门内部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产业间水平分工:是指不同产业所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分工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各国以其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去换取非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第二章 国际分工,混合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德国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对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向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而对发达国家则是“水平型”的,主要进口机器设备和零配件,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章 国际分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节 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一、生产力因素,二、自然条件因素,三、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四、生产关系因素,五、资本国际化和跨国公司因素,六、上层建筑因素,第二章 国际分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节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体现,同时也影响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是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的两个方面第二章 国际分工,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自由贸易思想,1691,年诺思出版,贸易论,绝对成本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比较成本理论,1817,年大卫,李嘉图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生产要素禀赋论,1933,年伯尔蒂尔,奥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自由贸易理论的新发展,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的创立阶段,从,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绝对成本理论到,1817,年大卫,李嘉图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建立以“比较成本”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学说体系。

      从比较成本理论创立到,1933,年伯尔蒂尔,奥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战后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检验、修补和扩展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贸易利益,静态利益,一般均衡下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在各国资源总量不增加,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之间的交换,贸易参与国消费者可以得到的商品的数量大于各国在封闭状态中由自己生产所得到的数量,出现实际福利的增长局部均衡下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在局部均衡的条件下,一国的出口将使国内消费者受损,出口商及其配套厂商即出口集团受益在局部均衡的条件下,一国的进口将使国内消费者受益,进口竞争厂商及其配套厂商即出口集团受损动态利益,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贸易利益,静态利益,动态利益,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企业素质提高,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增长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加速资金积累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变动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比较成本理论自创立以来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经典,并成为自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即使在当代,它也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发展起来的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节 绝对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理论,一、亚当,斯密和绝对成本理论,二、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论点,三、绝对成本理论的内容,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一、亚当,斯密和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奠基人,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创立者理论背景,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占据着统治地位,极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对外贸易的扩大,阻碍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理论提出,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二、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论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生产,可以节省和生产无关的时间,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分工的原则是绝对成本,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二、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论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原则是绝对成本,一国应该把本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与外国生产同种商品的成本相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外国进口。

      如果一国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那就出口该商品;如果另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地高于其他国家,则进口该商品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二、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论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原则是绝对成本,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自然禀赋的优势,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绝对成本理论的内容,英国,法国,小麦(吨,/,年人),6,1,玉米(吨,/,年人),4,5,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英国和法国的劳动生产率,假定两国各有,100,人英国和法国的每年拥有的产品状况,英国,法国,小麦(吨),600,100,玉米(吨),400,500,英国,法国,小麦(吨,/,年人),300,(,600,),50,玉米(吨,/,年人),200,250,(,500,),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假定两国将劳动力平均分配到两种商品上分工前每年生产的产品状况,假定按,1:1,的交换比例两国贸易后两国消费的产品状况,英国,(,600,),法国,(,500,),小麦(吨),380,220,玉米(吨),220,280,绝对利益,各国按照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然后进行贸易,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将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各国的物质福利。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消费水平,劳动时间,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学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的片面看法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思考,如果一个国家的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都比别国高,而另一国的所有商品则恰恰都处于优势,,还会不会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如果发生贸易双方是否都能得到好处?,自由贸易政策是否还可取呢?,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著名的比较成本理论,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无论本国商品都处于劣势或优势,都可以参与国际贸易,并都能在贸易中获益,把自由贸易理论推进到了划时代的阶段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节 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一、大卫,李嘉图和比较成本理论,二、什么是比较成本,三、比较成本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四、比较成本理论的评价,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一、大卫,李嘉图和比较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的完成者理论背景,1815,年英国实行的,谷物法,限制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理论提出,1817,年大卫,李嘉图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二、什么是比较成本,李嘉图的例子,只要存在比较成本差异两国就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从中获益虽然葡萄牙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都比英国低,但相比较酒的成本更低,因此酒在葡萄牙的生产具有比较优势英国生产呢绒的成本相对要低一些,因此英国生产呢绒具有比较优势呢绒,酒,英国,100,120,葡萄牙,90,80,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其他经济学家对比较成本的理解范家骧教授,经济学家范家骧教授认为比较成本就是英国和葡萄牙两国生产两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的比例英国的劳动成本和葡萄牙相比,呢绒为,100/90=1.1,,酒为,120/80=1.5,,这表明英国这两种产品的效率都比葡萄牙低,但相比较呢绒的成本相对要低一些,因此英国生产呢绒具有相对优势或比较优势从葡萄牙来看,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其他经济学家对比较成本的理解小岛清,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认为比较成本是一国两种产品成本的比率与他国相应产品成本的比率的比较,英国呢绒和酒的成本比率为,100/120=5/6,葡萄牙呢绒和就的成本比率为,90/80=9/8,比较成本为,5/69/8,,则英国的呢绒的成本相对低,葡萄牙的酒的成本相对低。

      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其他经济学家对比较成本的理解哈伯勒,美国经济学家哈伯勒将机会成本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用机会成本和相对价格概念来解释比较成本比较成本是两国同一种产品机会成本的比较,机会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在该产品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对英国来说多生产,1,单位的酒的机会成本为,1.2,单位的呢绒,多生产,1,单位呢绒的机会成本为,0.83,单位的酒英国的呢绒的机会成本比葡萄牙低,因此英国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思想,葡萄牙应“两优择其重”,放弃生产劳动成本比英国优势少的呢绒,专门生产酒并向英国出口,换取呢绒英国应“两劣择其轻”,放弃生产劳动成本比葡萄牙劣势较多的酒,专门生产呢绒并向英国出口,换取酒这种按照比较成本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交换所获得的利益就是比较利益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三、比较成本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按照比较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交换所获得的利益就是比较利益表现在,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