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pdf
4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语文教学设计学校: 梁化第二中学教师周荣生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授课时间2 课时课题名称授课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科研课题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策略设 计 项 目评价内容得分一、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狭窄,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合作探究学习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学习较为被动二、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名人单元,课文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人生目标并拥有坚定的信念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闻一多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本文语言优美,语句精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教学时应加强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在熏陶感染中培养中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 理清课文结构, 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感情2.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3.情感态度与价值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建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人四、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本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确立学习目标, 使学生在这三方面都有所得重在指导学生感悟人文内涵,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解决本课重点难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一承不变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把 “接受型教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把握大语文观方向,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做到课堂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即是生活的新理念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 ,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二、了解闻一多,臧克家闻一多( 1899-1946)1922 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 年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诗集有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
1943 年后, 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二一 ” 惨案发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重人格 ” 于一身郭沫若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臧克家(简略了解)三、检查预习情况1 掌握下列词语: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目不窥园迥乎不同气冲斗牛慷慨淋漓四、理清课文整体感知1 指导学生朗读:放录音教师范读个读互评、纠正齐读2 合作探究(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 ,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明确: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第一部分( 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 说” 和“ 做”第二部分(8-20 )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 说” 和“ 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 给读者以深刻印象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明确:“ 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3)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4)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目的 :“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5)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目的:争取民主五、小结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文章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充满了感人的力量六、作业布置1、 读一读,写一写2、 完成练习二第二课时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一、复习导入 (提问)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前后期为什么有这种变化?明确: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 做争取民主的战士,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原因 :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他却是始终的言行一致二、重点研读第一部分,赏析生动形象,精炼含蓄的语言1 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 (教师大力鼓励,引导,赏识评价)2 学生圈点勾画提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解决3 教师提出如下句子或词语让学生讨论:(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画线部分的意思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 是文言说法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 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 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 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3)1930 年到 1932 年, “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 是比拟的说法, 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 2 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 ),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4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写闻一多挑灯夜读的情景5 归纳本文语言特点明确: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三、课外拓展1.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行,行必果等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3.请你为自己写一句有关说和做的座右铭。
四、内容总结闻一多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五、作业布置1 赏析闻一多 最后一次讲演 ,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的风范附板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卓越的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大勇的革命烈士“说”了就“做”六、课后反思1.朗读的效果较好,通过朗读,让学生很好的把握了人物的品格和精神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把握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本课设计了圈点批注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品味,并通过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为学生留出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感受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体现个性化阅读3.在拓展延伸部分,安排了一道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讨论题,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发言比想象中的还要踊跃,不断有新的亮点产生,把这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七、课例评析课例评析1 整个教学进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者交错使用,融会贯通,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合作的同时又展开了探究比如第三个环节中的拓展延伸“请你为自己写一句有关说和做的座右铭”,先让学生写即是自主,后让学生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又启发了思考,本身又是一种探究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 课堂气氛活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探究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实现共同达标3 课堂结构紧凑, 能够结合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目标明确, 重难点突出既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