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济管理专科《管理心理学》课程自学辅导材料.doc

30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2134901
  • 上传时间:2017-11-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0.82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 级经济管理专科《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与任务管理心理学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理论基础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此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对所属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中组织出现的相关问题,充分发挥管理中人的作用二、与其他课程联系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管理学原理》 ,相关课程为《人力资源管理》 、 《组织行为学》等三、课程基本要求(1)使学生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学会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心理测量方法去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现象2)使学生掌握管理心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3)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管理心理学概念、理论、掌握人和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四、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卢盛忠编著《管理心理学》 (第四版)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苏东水《管理心理学》 (第四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五、考核形式及试题形式等试题形式为: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案例分析。

      《管理心理学》面授课时分配表章 序 授课内容 面授课时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管理心理学绪论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4599合计 30《管理心理学》自学周历表周 次 自学时数 章 次 作 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234443333332222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见自学指导书规定的作业要求合计 45《管理心理学》自学指导书主讲教师 黄鹤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在心理科学中的地位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掌握学习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发展动向二、内容提要(一)管理科学的发展(二)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三)组织管理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中的地位(四)行为科学与心理学三、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主要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四、习题试述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内容提要(一)模型模型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简化表示。

      模型分为:主观模型和客观模型;物理模型和抽象模型;标准模型和描述模型;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模型由目标、变量和关系三部分组成二)行为变量的测量1、量表,包括名称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2、变量的处理方式有:置之不理;随机化;不加控制;保持恒定;匹配;规定特定的标准或范畴3、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信度主要有:重测信度;等值信度;一致性信度效度主要有: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构思效度等4、行为测量的标准包括:生产率、缺勤率、离职率和工作满意度三)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谈话法、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作品分析法四)研究结果数据处理的方法集中趋势分析、离中趋势分析、抉择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三、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主要是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四、习题试述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三章 人性的假设与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掌握人性的典型假设二、内容提要(一)“经济人”的假设1、“经济人”假设从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2、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在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方面,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的。

      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3、简评实质是早已被驳斥的遗传决定论的人性观现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般认为 X 理论已经过时,但个别中小企业仍在实行个别企业把扣发奖金作为管理工人的唯一手段二) “社会人”的假设1、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2、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且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在实现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他们不应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而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一方面,要倾听职工的意见和了解职工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向上级呼吁、反映参与管理3、简评“社会人”假设企图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劳资对立,但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只有彻底改变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内部的劳资对立关系三) “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1、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2、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重点的改变 “自我实现人 ”的假设要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是人们能够在这种条件充分发挥挖掘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就是说,能够充分地自我实现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既不是生产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只是一个采访者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为发挥人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职工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奖励方式的改变奖励可分为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内在奖励是指人们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等只有内在奖励才能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极大地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管理制度的改变管理制度应保证职工能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3、简评 “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到高度机械化的条件下提出的从理论上来看,自我实现的人性观也是错误的在批评这种人性假设的错误观点的同时,其中的一些管理措施也值得借鉴。

      四) “复杂人”的假设1、根据“复杂人 ”的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称之为应变理论 “应变”是指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2、相应的管理措施从“复杂人”假设出发提出的应变理论,并不是要求管理人员采取完全不同于上述三种假设的新措施,而是要求根据具体的人的不同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这就是说,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千篇一律根据应变理论,要求管理人员要善于观察职工之间的个别差异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等等3、简评“复杂人”假设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人采取灵活机动的管理措施,对于我们的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这是应当肯定的但“复杂人”假设只强调人们之间差异性的一面,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人们共同性的一面,是片面的三、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在于各种人性假设对应的措施四、习题试分析有关人性假设的论述,研究它有何意义第四章 个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个性的概念、个性的特点和作用及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掌握气质、能力、性格等的差异与应用二、内容提要(一)个性的一般概念个性是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一个人怎样影响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以及他的可被认识的内在和外在品质的全貌。

      个性具有:独特性与共同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以及生物性与社会性二)气质一个人出生时所固有的这种稳定的心理特点就是气质特性,它决定了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心理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指向性等特点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气质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作用: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2、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在普通职业中,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是其工作态度、熟练程度等因素,而不是气质特点3、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4、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和行动三)能力1、能力是人们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力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一般能力是指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出现在某些专业活动中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2、企业管理中注意的问题:(1)每个企业、每个工种或生产岗位都应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能力要求2)在进行职工选择、工种的安排时,尽可能考虑每个人的兴趣、特长,做到人尽其才3)文化考核的成绩只代表一个人已经掌握的部分知识或技能水平,它并不等于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更不等于一个人所蕴藏的内部潜力。

      4)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即需要具有大量的一般能力,又需要具有该生产活动所要求的特殊能力5)注意选择能力过高或能力过低的职工均不利于生产四)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1、根据不同的态度体系,可把性格特征分为:(1)表现一个人对待集体和他人的性格特征(2)表现一个人对待劳动的性格特征(3)表现一个人对待物品的性格特征(4)表现一个人对待自己的性格特征2、根据不同的行为方式,也可以把性格特征分为:(1)表现为一个人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同时接受集体规范的约束的性格意志特征(2)表现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控制上的性格意志特征(3)表现为在紧急和困难情况中的性格意志特征(4)表现在经常和长期工作中的性格意志特征(五)心理测验1、心理测验是一种测量手段、一种标尺,人们用它作为测量行为的样本具有标准化、客观化、常模化、可靠性和有效性的特点2、心理测验的分类可分为:个别测验与集体测验;速度测验与难度测验;能力测验与贵姓测验;书面测验与操作测验3、能力测验,包括心理能力测验和特殊性向测验。

      4、个性测验5、评价中心(六)个性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1、个性与工作匹配原理2、管理中的个性分类3、认知风格类型4、“大五”模型5、人才动态使用理论三、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与难点在于气质、能力、性格等的差异与应用四、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道问题所提供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A 气质 B 个性 C 能力 D 性格2、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A 气质 B 能力 C 个性 D 性格(二)多项选择题(可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 )A 个人主观内在因素 B 心理因素 C 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D 生理因素E 人群团体因素2、个性的特点是 ( )A 社会性 B 组合性 C 独特性 D 稳定性 E 倾向性3、影响个性的因素主要有 ( )A 先天遗传因素 B 家庭 C 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D 文化传统 E 社会阶级和阶层4、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 ( )。

      A 人机关系 B 人际关系 C 思想教育 D 人员选拔 E 行为预测(三)论述题1、在管理中如何应用个性理论2、个性有哪些特点?影响个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