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紫草.pdf
7页1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紫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草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紫草中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 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 SB/T 11173-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紫草 Arnebiae Radix 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或内蒙紫草 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紫草规格 Arnebiae Radix specification 紫草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 紫草等级 Arnebiae Radix grade 在紫草药材各规格下,用于区分紫草不同品质的依据。
毛头 maotou 指紫草原药材干燥后附带的茎叶残基 道地药材 新疆紫草 Dao-di Herbs xinjiangzicao 指产于新疆地区的紫草 2 4 规格等级 表表1 紫草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 注 1:目前市场中新疆紫草产量很小,以统货居多,但不同统货之间会根据 统货条的粗细、皮的薄厚、毛头挑拣是否干净、表面残留泥沙比例决定其等级价 格 注 2:当前药材市场紫草按照产地划分为新疆紫草和进口紫草,但进口紫草 与中国药典不符,因此本次标准不制定此规格 图 1 新疆紫草一等品 规格 等级 性状描述 共同点 区别点 新疆 紫草 一等 干货除去杂质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 扭曲,长 720cm,直径 12.5cm表面紫 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 10 余层重叠,易剥落体轻,质松软,易折 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 气特异,昧微苦、涩 条粗大、色紫红、皮厚、无毛 头、表面无残留泥沙 二等 条细小、皮薄、毛头挑拣不干 净、表面有残留泥沙 统货 干货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 720cm,直径 12.5cm表面紫 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 10 余层重叠,易剥落。
顶端有 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 白色或黄色气特异,昧微苦、涩 3 图 2 新疆紫草二等品 5 要求 应符合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中第7 7章项下相关规定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一、历代产地变迁 紫草的分布最早记载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曰: “生 砀山山谷 ”未明确具体位置 魏晋时期名医别录描述为: “生砀山及楚地 ”应为今江苏、浙江、四川、 广西、陕西、湖南、湖北一带 南朝本草经集注描述为: “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三月采根,阴干今出 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彼人种之平氏阳山紫草特好魏国以染色殊黑比 年东山亦种,色小浅于北者 ”描述了以北者为质好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描 述与陶氏一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 “恭曰所在皆有,人家或种之苗似兰香, 茎赤节青二月开花紫白色结实白色,秋月熟 ”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记载了: “地图经曰: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今 处处有之陶隐居云:襄阳、南阳道地:单州、东京为胜 ”认为单州、东京所 产为佳(东京、单州分别为今河南开封、山东单县) 吴其浚 植物名实图考 载: “湘中徭峝及黔滇山中野生甚繁, 根长粗紫黑, 初生铺地,叶尖长浓密白毛长分许渐抽圆茎独立,亭亭高及人肩,四面生叶,叶 亦有毛, 夏开红筩子, 花无瓣亦不舒放, 茸跗半含柔枝盈, 干茂盛四垂宛如璎珞, 遵义府志叶似胡麻,干圆结子如苏麻子,秋后叶落干枯,其根始红,较诸书叙述 尖而能类。
”认为与今用滇紫草一致 1963 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软紫草主产于新疆,硬紫草主产于辽宁、湖 南、湖北等地其中(软紫草、硬紫草)均以条粗长、肥大、色紫、质软、皮厚、 木心小者为佳1990 版中国药典 19一部增加为“新疆紫草、紫草(硬紫草) 、 内蒙紫草” 2005 版中国药典 22一部改为只收载“软紫草” ,产于新疆、内 蒙 中药材品种论述 第一版记载: 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 5 主产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山东、山西、河南、湖南、湖北、贵州、甘肃、广西等省及东北均产” , 滇紫草 “主产云南及四川西昌、 甘孜自治州” , 火黄花紫草 (Arnebia guttata Bge.) 主产内蒙古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南方协作组 第一册)中对紫草的药源 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认为:软紫草主产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 自治州、 昌吉回族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 全新疆分布面积约 200 万亩,蕴藏量 16000 吨,年收购约 130 吨新疆紫草产 量占全国紫草产量的 70%以上,全自治区每年以收购 100 吨左右为宜;内蒙紫草 主产区为内蒙古巴颜淖尔盟、乌兰察布盟、阿拉善盟,在新疆、西藏、甘肃、宁 夏也有分布;紫草主产于河北和辽宁,销东北、华北。
其他省区如山东、河南、 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等地也有分布,产量 较小;滇紫草产云南昆明、大力、丽江等地,自产自销,四川和贵州也有分布; 露蕊滇紫草分布于云南省大理、弥渡、华坪、蒙自、鹤庆、楚雄等地,四川西部 也有分布;密花滇紫草产云南和四川,在四川凉山州作紫草皮用 徐国钧中国药材学收载新疆紫草主产于新疆,产量大,销全国大部分地 区紫草(硬紫草)主产于东北、华北此外,长江流域中下游也产,销部分地 区并以根条粗长、色紫红、质软、皮厚、木心小、无残茎泥沙者为佳 中华本草收载软紫草产于新疆,产量大,销全国大部分地区;硬紫草主 产于东北、华北,销部分省区此外,长江流域中下游亦产黄花软紫草产于内 蒙古、甘肃等地,自产自销并以条粗长、肥大、色紫、皮厚、木心小者为佳 张贵军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收载软紫草主产于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 州、甘肃武都等地硬紫草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湖南、广 西等地内蒙紫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等地销全国各地 卢赣鹏编著的500 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收载:紫草商品主要来源于 野生资源新疆紫草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山南北部、西藏西部、甘肃省也有分布。
主产于新疆叶城、察布查尔、和硕、阿图什、昭苏、温泉、塔什库尔干、乌恰、 阿克苏、和静、木垒、阿合奇、博乐、伊宁、乌鲁木齐、霍城、精河、玛纳斯、 乌苏、奇台、库车、裕民、托里、温宿、石河子、托克逊、乌什、柯坪、哈密 6 紫草分布于全国除西北外大部分地区, 主产于吉林汪清、 珲春、 通化; 辽宁本溪、 义县等地内蒙紫草分布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河北也有少量分布主 产于内蒙古阿拉善、乌拉特后、额尔古纳右、喀喇沁旗、林西、扎兰屯、阿鲁科 尔沁、鄂伦春旗和宁城等地传统仍以硬紫草为佳,主产于广西的老条紫草更为 紫草中上品硬紫草以条粗长、肥壮、暗紫色、质柔软、无残茎和杂质、皮厚木 心小者为佳;以体细短、色淡、折断面黄白色、体硬并带残茎和泥土为次软紫 草以条粗大、暗紫色、质柔软、无残茎和杂质、外皮剥落者为佳近年亦有认为 软紫草质量不次于硬紫草者(因成分含量较高) 中华药海收载紫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广西、贵州、江 苏等地,新疆假紫草分布于新疆、西藏、甘肃等地;滇紫草分布于云南、西藏、 四川、贵州等地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收载新疆紫草主产新疆昭苏、温泉、乌恰、 木垒、阿克苏、博乐、伊宁,紫草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北京山区。
内蒙古紫草主产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乌拉特后旗、额尔古纳等地此外,近年 来从新疆边贸进口有巴基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的紫草, 亦属软紫草 并以条粗大、 色紫、皮厚者为佳 综合以上古文献及现代文献考证,发现古文献中用紫草为南方广泛种植品, 明代认为河南开封、山东单县产者为佳,另外云南、西藏、四川产的滇紫草也为 古代常用品种现代文献中收载紫草则以新疆、内蒙所产紫草为佳但经过对四 个市场调研后发现,依据产地不同,市场上将紫草药材划分为“新疆紫草” 、 “内 蒙紫草” 、 “进口紫草” 现安国、亳州、荷花池中药材市场上已没有“内蒙紫草” 规格的商品,玉林市场上出现标有内蒙产地的紫草,其性状与药典中不符,但与 “进口紫草”相同荷花池市场中产地标注为“云南”的紫草性状与药典中“新 疆紫草” “内蒙紫草”的描述均不符,实际为“进口紫草” 四个市场中“新疆紫 草” 产量也很小, 只有小部分是新疆紫草大货, 目前市场上主流货为 “进口紫草” , 其基源暂不确定,据了解,来源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等新疆周边国家,因为产量大,价格便宜,外观性状与新疆紫草类似,目前已 经成为市场中紫草的主流商品。
“进口紫草”又根据其外观性状不同,市场自发 归类为“进口软皮紫草” “进口硬皮紫草” 7 二、品质评价 1963 版中国药典一部: (软紫草、硬紫草)均以条粗长、肥大、色紫、 质软、皮厚、木心小者为佳1977 版中国药典一部: (软紫草、硬紫草)均 以条粗大、色紫、皮厚者为佳 徐国钧中国药材学 :本品以根条粗长、色紫红、质软、皮厚、木心小、 无残茎泥沙者为佳 中华本草:以条粗长、肥大、色紫、皮厚、木心小者为佳新编中药 志按来源区分:新疆紫草以条粗大、色紫、质软,外皮成层剥离者为佳内蒙 紫草以条粗长肥大,色紫,皮厚木心小者为佳 卢赣鹏编著的500 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 :传统仍以硬紫草为佳,主 产于广西的老条紫草更为紫草中上品 硬紫草以条粗长、 肥壮、 暗紫色、 质柔软、 无残茎和杂质、皮厚木心小者为佳;以体细短、色淡、折断面黄白色、体硬并带 残茎和泥土为次软紫草以条粗大、暗紫色、质柔软、无残茎和杂质、外皮剥落 者为佳近年亦有认为软紫草质量不次于硬紫草者(因成分含量较高)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以条粗大、色紫、皮厚者为佳综所述中, 紫草的品质评价以条粗大、色紫、皮厚者、无残茎泥沙者为佳。
综上,历代对于紫草的规格等级划分强调产地质量因素,建国前所使用紫草 为硬紫草,建国后扩充了软紫草作为新药源,其中以新疆紫草为道地药材,并在 此基础上结合性状,如以条粗大、色紫红、皮厚、无残茎泥沙者为佳,为制定紫 草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提供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