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骨折概论课件.ppt

86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54784661
  • 上传时间:2018-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24MB
  • / 8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elcome!,,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临床医学院)骨1科 教授、主任医师:唐尚权 E-mail:471516214@.com Tel:15971825636,骨折概论,,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移位,第一节,定义,骨折(Fracture)指骨的完整性&连续性中断成因,1 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成因,3 积累性劳损,分类一 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闭合性(closed fracture),开放性(Open fracture),分类-根据骨折的形态&程度 2、1不完全骨折,裂隙骨折,青枝骨折 green-stick fracture,分类- 根据骨折的形态&程度 2、2 完全骨折,横行骨折 transverse f-,斜形骨折,分类-根据骨折的形态&程度 2、2 完全骨折,螺旋骨折spiral f--,粉碎骨折comminuted f--,分类- 根据骨折的形态&程度 2、2 完全骨折,嵌插骨折impacted f-,压缩骨折 Compression fracture,,,分类- 根据骨折的形态&程度 2、2 完全骨折,凹陷骨折,骨骺分离epiphyseal f-,,移位,成角,侧方,移位,缩短,分离,移位,旋转,混合,第二节,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临床表现(clinical findings),全身表现 1 休克 hypovolaemic shock出血 疼痛 2 发热吸收热 小于38°,局部表现 1 一般表现疼痛、肿胀 2 专有体征 2、1 畸形 2、2骨擦音或骨擦感 2、3异常活动,骨折的影像学检查---X线,1、诊断骨折主要依据病史和体征、X线照片检查进行诊断。

      2、用X线照片或透视来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为骨折诊断提供依据 3、另一些骨折必须拍X线才能确诊 4、骨折一般要求是拍正、侧位片,同时包括一个临近的关节,有些骨折还需加拍特殊的投照位置 掌骨、跖骨、舟骨、寰枢椎等),骨折的影像学检查---CT、MRI,1、CT 及重建骨盆、脊柱等 2、MRI 骨挫伤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第三节,骨折的并发症(complications),早期并发症,1 休克hypovolaemic shock 2脂肪栓塞 3重要脏器损伤 4 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5 骨筋膜室综合征 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在肢体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因各种原因造成组织压上升,致血管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症常见于前臂及小腿五“P“症,即:①由疼痛转为无痛(Painless);②苍白(Pallor)或紫绀,大理石花纹等;③感觉异常(Paresthsia);④肌肉瘫痪(Paralysis);⑤无脉(Pulselessness)。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三个时期: 1、频临缺血性肌挛缩 2、缺血性肌挛缩 3、坏疽,骨筋膜室综合征: 四个体征可以明确诊断: 1、感觉异常 2、被动牵拉试验阳性 3、肌肉主动屈曲是出现疼痛 4、筋膜室(肌腹处有压痛)---肌红蛋白尿,1感染 、2褥疮 、3肺炎 4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5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 6创伤性关节炎 7关节僵硬 stiff 8急性骨萎缩 9缺血骨坏死 10 缺血肌挛缩,晚期并发症(complications),骨化性肌炎,损伤性骨化 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血肿 扩大,血肿肌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多见于肘关节,,,,缺血性肌挛缩,第四节,骨折的愈合过程,血肿炎症肌化期(2周),,,,,,,,炎症反应,骨质坏死,血肿,局部出血,血肿机化,肉芽组织,纤维组织,纤维连接,,,,,炎症反应,骨质坏死,血肿,局部出血,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骨膜增生 骨样组织骨化 新骨 膜内成骨骨内膜 内骨痂血肿机化 纤维组织 骨外膜 外骨痂软骨内化骨环骨痂腔内骨痂,,,,,,,,,,,,,,,,原始骨痂,,,,,,,骨化,软骨组织,骨板形成期 (8-12周),,,原始骨痂,加强和改造,清除,,应力轴上,应力轴外,永久骨痂,2腔内骨痂,再沟通,原形,,,,1 环 骨 痂,,,,,,,骨折愈合过程,一期愈合,二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标准,1 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2 局部无异常活动 3 X-xay 示骨折处有连续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 第八版取消) 4拆出外固定后,如为上肢向前平举1kg重物持续达1min,下肢不扶拐在平地连续行3min,大于30步 5连续观察2周不变形(,第五节,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 A年龄 B 健康状态 2局部因素 A 骨折的类型&数量 B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 C 软组织损伤程度 D 软组织嵌入 E 感染,3 治疗方法的影响 1 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 2 切开复位时,软组织&骨膜的剥离 3开放骨折,清创时过多摘除碎骨片,导致骨缺损 4持续牵引,过度导致骨折分离 5 骨折固定不牢固 6过早&不恰当的功能锻炼,第六节 骨折的急救,一、骨折的急救骨折急救的目的,在于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肢体,预防感染和防止增加损伤,能安全而迅速的转送伤员,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

      急救的步骤:一般原则是就地包扎、止血和固定,然后迅速转送 (一)抢救休克 给氧、保暖:迅速输血,恢复血循环,必要时先给血浆或代血浆或其它液体二) 包扎伤口:1.加压止血法:用较厚的无菌大纱垫或无折纱布展开衬垫,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折 2.止血带止血法:一般止血带止血不应超过1~1.5小时止血带不要过紧,以免压迫神经、血管、肌肉和皮肤;过松反而加重出血,并可造成筋膜间隙综合症应有明显的标记,优先转送上血带不应用电线、绳索或铁丝等代替 3.钳夹或结扎止血法 :如转送时间过长或开放性伤后,可先清创后将血管结扎或钳夹,然后进一步处理三)妥善固定将伤肢固定,有减少疼痛,保护骨折位置及防止骨端损伤血管及神经的作用固定肢体时应做到固定牢靠,松紧适当一般可用预制的夹板,固定伤肢的上下关节,也可就地取材,如木板、树枝等,上肢可贴胸固定,下肢可采和健侧下肢固定患侧下肢等 (四)安全迅速地转运开放性骨折应尽快送到医院进行外科处理应先送重伤员,特别是上止血带的大动脉损伤伤员,要争取时间做清创术及血管修复术第七节,骨折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treatment),复位(reduction) 固定(fixation OR holding) 功能康复 rehabilitation,治疗原则-复位标准,解剖复位,功能复位,治疗原则-复位方法,切开复位指征: ①骨折端之间有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嵌入 ②关节内骨折可能影响关节功能者 ③手法复位未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 ④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损伤需要同时切开复位固定 ⑤多处骨折 为便于护理、防止并发症,宜切开 ⑥不稳定性骨折:四肢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及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治疗原则-复位方法,优点advantage 可以使手法不能复位的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萎缩,还能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治疗原则-复位方法,切开复位的缺点: 1切开复位可以导致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2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受暴力作用后已有严重损伤,切开复位将增加软组织的损伤,易发生感染 3内固定器材质量不佳者,可因生锈和电解,使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内固定器材断裂 4骨固定器材规格选择要求较严,如选择不当,可在术中发生困难,或影响固定 5骨折愈合后需再次手术拔除内固定材料治疗原则-复位方法,手法复位,治疗原则-外固定 external fixation,小夹板外固定指征 1.四肢闭合性管状骨折 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 3.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得位者治疗原则-外固定 external fixation,优点:固定范围小,能有效防治骨折端的移位,不包括骨折的上下关节,便于及时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具有确实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 缺点:易再移位,绑扎太紧 可产生溃疡、缺血肌挛缩, 甚至肢体坏死。

      治疗原则-外固定,石膏绷带外固定指征 1.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 2.开放性骨折,经清创缝合后,创口尚未愈合者 3.某些骨,关节手术后 4.畸形矫正术后 5.骨髓炎等治疗原则-外固定,优点:具有良好的塑形,与肢体接触面积大,造成皮肤压疮的机会少,固化后比较坚固,不易变形松散固定应包括骨折处上下关节,固定作用可靠,利于搬运伤员和后送 缺点:是石膏管型坚硬,如不切开松散,就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肢体肿胀消退后易使骨折再移位;上下关节长期固定,易有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骨折愈合较慢,治疗原则-外固定,外展架外固定指征 1.肿胀较重的上肢闭合性损伤 2.肱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 3.臂丛牵拉伤,严重上臂或前臂开放性损伤 4.肩胛骨骨折 5.肩、肘关节化脓性炎症及结核,,治疗原则-外固定,外固定器指征 1开放性骨折 2 闭合性骨折有广泛软组织损伤 3骨折合并感染&骨折不愈合 4截骨矫形或关节融合术后,,治疗原则-外固定,持续牵引指征 1股骨闭合性骨折 2股骨、胫骨开放性骨折 3已感染的开放性骨折 4颈椎骨折或脱位 5 复位困难的髁上骨折,皮牵引,骨牵引,治疗原则-内固定 internal fixation,钢板内固定,螺钉内固定,治疗原则-内固定,梅花髓内针内固定,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原则-内固定,动力髋内固定,动力髁内固定,治疗原则-内固定,张力带内固定,记忆合金内固定,治疗原则-内固定,可吸收螺钉内固定,钢丝内固定,治疗原则-内固定,特殊钢板,特殊钢板,治疗原则-内固定,特殊钢板,特殊钢板,治疗原则-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原则-康复治疗,原则:在医护人员的 指导下,充分发挥患者的积极性,遵循动静结合、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促进骨折愈合&功能康复。

      1 早期 1~2w 2 中期 2w以上 3 晚期 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拆出外固定第八节,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开放性骨折的分类,1 开放性骨折根据软组织损伤的轻重分三度: 第一度:皮肤由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软组织损伤轻 第二度:皮肤破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组织中度损伤 第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基本原则: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尽可能地防止感染,力争将开发性骨折变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1.正确辩认开放骨折皮肤损伤 2.彻底清创 3.采取可靠的手段固定骨折端 4.采取有效有方法闭合伤口,消灭创面 5.合理应用抗生素第九节 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原则,开放性关节损伤即皮肤和关节囊破裂,关节腔与外界相通处理原则基本与开放性骨折相同,治疗目的是防止关节感染和恢复关节功能第一度:关节囊破口小,关节软骨、韧带、骨骼无损伤可清创缝合创口,关节内及全身应用抗菌素第二度:创口污染,软组织损伤重,关节软骨及部分骨骼损伤需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固定、关节囊修补、关节内滴注冲洗第三度:污染严重,软组织毁损,韧带断裂,关节软骨和骨骼严重损伤,可有关节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

      清创后可行关节融合术第十节 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Delayed union , Non-unionMalunion,㈠骨折延迟愈合:超过应愈合的时间尚无愈合称为延迟愈合X线显示骨折端骨痂少,脱钙,骨折线明显主要原因是骨折固定不当及病人全身营养不良经对症处理仍可愈合 ㈡骨折不愈合:因固定不当,骨折局部经常活动,长时间后骨折修复活动停止,骨折端平滑,骨折间隙变宽,骨折端硬化成假关节,骨髓腔闭塞,叫做不愈合X线显示骨折端骨痂少,萎缩硬化、髓腔封闭常需手术治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