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瓜夏秋育苗关键技术.doc
6页黄瓜夏秋育苗关键技术“种黄瓜能发家”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实在话种好黄瓜能挣-钱,但是怎样才能种好呢’俗话说好苗长好树,好树长好果这从栽培学角度来看不无道理,壮苗一般抗逆性强,定植后发根快,缓苗快,生长健壮,结果早,产量高因此,培育出壮苗对黄瓜的生产至关重要 黄瓜夏秋季育苗时,苗期高温多雨,容易引起徒长,且不利于雌花分化,加之湿度过大,易引起黄瓜苗期生理病害发生,因此不利于培育壮苗在夏秋季育苗,可从以下关键技术着手壮苗的标准 夏秋季黄瓜壮苗的标准是秧苗直立,子叶完好肥厚有光泽,2~3 叶 1 心,株高15cm~20cm,下胚轴不超过 8cm,茎粗 0.5cm 以上,节间短根系发达,须根白色,多而粗壮无病虫害,无损伤,大小长势均匀一致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的一般方法有高温烫种、温汤浸种、药剂浸种等,有条件的地区还可进行低温处理、变温处理等烫种和浸种处理不仅可以杀死潜伏在种子表面和内部的病原菌,还能使种子吸足萌发时所需要的水分,而温度处理可使种子发芽势增强,增强植株的持水性和根系抵抗力 高温烫种:可用“响边水”(78℃左右,或是 3 杯刚烧开的水加 1 杯冷水即可)烫种,用水量一般为种子干重的 5—6 倍,加水后放入饱满的黄瓜种 子随即朝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至水温降至 30℃左右,然后浸种 1h~2h 即可。
切忌中间停留或反方向搅拌,以免将种子烫伤,吸水量相当于种子干重的 65%左 右即可 温汤浸种:是将饱满的黄瓜种子投入 50℃的热水(常用 2 杯刚烧开的水加 1 杯冷水黄瓜种子不耐热,用 50℃热水即可)中,水量为种子量的 4-5 倍,盆中放置温度计,并不停搅拌,不断加热水保证 50℃水温 30min为保险起见,可用双盆保温法,即将装有种子及 50℃热水的小盆放在大盆中, 在大盆中倒入高于 50℃的热水,并在小盆中放温度计保证温度在 50℃不变到时间后立即将种子捞出置于常温水中浸泡 2h~4h,期间换一次水温汤浸种对 种子表面附带的一般病菌均可杀灭 药剂浸种:是针对温汤浸种温度无法杀死的病毒病原物才用用 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带病毒病的种子 30min-40min 即可药剂浸泡结束后,需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上的药液,以防发生药害 低温处理:将萌动但没有出芽的种子放到 0℃~2℃环境下 1 天~2 天,而后取出让其自然恢复至常温,接着继续催芽 变温处理:是将萌动的种子放到 0℃~2℃环境下处理 15h 左右,再移到 18℃~22℃环境下放置 14h 左右,而后再转入低温下,再移到常温下,如此反复,直至出芽。
催芽的关键是保温、保湿、换水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在湿润的纱布上并折起覆盖种子,置于底部有少量水的培养皿或者盘子中,放入 28℃~30℃的 恒温环境中进行催芽一般24h~36h 可出芽每天早晚将种子取出,将纱布清洗并让种子透气,各换 1 次水,利于种子整齐出芽出芽后每隔 5h~6h 将露 白的种子挑出,放入 3℃~5℃的低温处,准备集中播种夏秋季气温较高,育苗可不进行催芽,但催芽能使出芽更整齐,便于苗期管理营养土配制 根据生产地的资源条件选择营养土的类型,原则是透气性好、保湿、保温、透水经试验得出,适宜的黄瓜育苗营养土容重为 0.62g,mL~0.80g/mL,常用的是将充分腐熟的猪、鸡粪占 50%65%,三年内未种过葫芦科植物的田园土 35%~50%,过筛掺匀:或有条件 的地区可以按草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 6:3:1 混匀而后每方营养土中加入 50%多菌灵粉 100g 及复合肥 1kg,混合均匀后,装入营养钵或者穴盘中 即可 育苗方式 夏秋季黄瓜育苗温度较高,植株生长很快,一般日历苗龄在 18 天~22 天即可定植,苗龄较短,可用商品营养土块育苗但因营养土块成本较高,一般采用 50 孔或 72 孔穴盘育苗。
温度管理 出苗前,为使尽快出苗应进行高温管理,晴天白天 25℃~28℃,夜间 15℃~17℃;子叶展开到真叶显露心,温度宜低,要预防形成高脚苗和发 生苗期病害,温度白天 20℃左右,夜间 10℃~12℃;真叶显露至 4 叶期是花芽分化期,既要防徒长,又要促进雌花分化,宜采取低夜温管理,温度控制为白天 20℃25℃,夜间 12℃~15℃,同时日照时间控制在 8h~10h夏秋季温度较高,可通过遮阳网遮阳、浇灌井水进行气温和地温控制,有条件的地区可通 过湿帘和风机循环降温 肥水管理 黄瓜幼苗对磷肥的需求很敏感,会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因此,幼苗期可叶面喷施1‰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1 次~2 次 苗期水分管理原则是见干见湿,不旱不浇,促控结合,防止幼苗徒长,可采用小水勤浇的办法控制浇水宣在中午前后进行,浇水后放风排湿,以防因湿度过大而发生病害 促进雌花分化 苗期是黄瓜花芽分化和发育的重要时期黄瓜在于叶展开后 10 天左右开始花芽分化,成苗期 18~20 节的花芽分化基本完成花芽的分化具有可塑性,花芽性型分化对于温度和光照条件敏感时期为 1 片~5 片真叶展开期,因而可通过调节此时的环境条件来影响其性型分化。
适度的低夜温可促进雌花分化真叶显露后,夜温可适当控制在 14℃~15℃之间,这样可以有效增加雌花节比例和降低第一雌花节位 强光照和短日照有利于促进雌花分化,而遮阳或弱光、长日照则促进雄花分化经研究表明,8h~10h 的光照对雌花的分化最有利夏秋季育苗可将遮阳时间适当调整,一般在 10:00~16:00 间遮阳,以保证充足的光照时长 适度提高空气中的 CO2浓度,可有效抑制黄瓜植株体内的营养消耗,有利于促进雌花分化 植株体内激素种类及含量是黄瓜花芽性型分化的关键因素各种环境因素均是通过影响植株体内激素含量而影响黄瓜性型分化的也可使用外源激素来 促进雌花分化一般在苗期可喷洒乙烯利、萘乙酸、黄瓜增瓜灵等具体的用法如下在 2—4 叶期,叶面喷洒 100mg,kg~150mg/kg(10%~15%)乙烯利溶液 1 次即可;或是在 1~3 叶期,叶面喷洒 10mg/kg(1%)萘乙酸溶液 1 次也可在 2~3 叶期,用黄瓜增瓜灵 400 倍液喷洒叶面 1 次 病虫害防治 夏秋季黄瓜育苗发生的侵染性病害较少,虫害主要有蚜虫、粉虱类、斑潜蝇、蓟马、叶螨等,主要发生由温湿度不当引起的生理病害和喷洒杀虫剂引起的药害。
农艺措施防治,在育苗前将育苗设施及工具全面消毒在不影响温度要求的条件下增加通风进行降温排湿 物理防治,在育苗棚风口和进出口处使用 50 目的防虫网,阻隔害虫进入在育苗棚悬挂黄板、蓝板,约 15m2挂一块,挂在幼苗生长点以上 15cm~20cm 处,可诱杀粉虱类、蚜虫、斑潜蝇及蓟马等害虫 化学药剂防治:在进行化学药剂防治时应注意:药剂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浓度要合适,以免使幼苗产生药害:选晴天上午露水蒸干后打药,切忌中午前后高温时段打药:打药部位要准确,根据病虫害分布规律进行针 对性防治若是在育苗前已进行棚室消毒,发生病虫害的几率更小,若发生病虫害在 20 天左右的苗期最多用药一次常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如下: ◆粉虱类:虫量少时,可喷洒 10%扑虱灵乳油 1500 倍液,25%虱鸟(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虫量多时,可加入少量的拟除虫菊酯类(功夫、灭扫利、敌杀死等)杀虫剂,或喷洒 70%吡虫啉 5000 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性粒剂 6000 倍液 ◆蚜虫:喷洒 70%毗虫啉 5000 倍液、5%啶虫脒 1500 倍,20%灭扫利乳油 2500 倍液 ◆斑潜蝇:可喷洒 1.8%阿维菌素乳油 2000 倍液、20%斑潜净微乳剂 2000 倍液、10%烟碱乳油 1000 倍液。
◆蓟马:虫量少时喷洒肥皂 1%稀释液、70%毗虫啉 5000 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性粒剂 6000 倍液、2.5%莱喜悬浮剂 1000 倍液 ◆叶螨:可喷洒 1.8%阿维菌素乳油 2000 倍液常见异常苗的补救措施 戴帽苗:夏秋季育苗高温,由于种子瘦小、覆土过干过薄、湿度太小等原因易造成种子拱土时种皮不脱落而带帽出土可在育种前挑选大小均一、颗粒 饱满的种子,覆土时用潮土覆盖,覆土厚度为 1.5cm~2cm,播种前浇足水,出苗前保证营养土湿润刚出土的戴帽苗可洒清水或覆盖湿土,增加湿度使其自 动脱帽,或在早上露水未干前进行人工脱帽沤根:夏秋季育苗沤根一般是由湿度大、营养土中掺有未经腐熟的粪肥和过量施用化肥引起的,其中湿度过大最为常见常见补救措施有:使用完全腐熟的粪肥,化肥施用适量,严格控制浇水,见干见湿,不干不浇,加强通风排湿 徒长苗:夏秋季育苗高温多雨,尤其是高夜温和高湿度使秧苗生长快,极易形成高脚苗,定植后不易缓苗可根据苗龄选择适合的育苗方式,提供更大 的生长空间,避免秧苗拥挤生长加大通风,降温排湿,尤其是夜间温度和湿度,适当控制浇水使幼苗在不发生灼伤的前提下尽量见光减少氮肥施入量,喷施磷 钾肥。
当幼苗长势过旺时也可喷洒40%~50%矮壮素 1000 倍液或 50mg/kg 多效唑调节 灼伤苗:夏季太阳光照强,出苗后炼苗过早或时间过长都可造成灼伤可在幼苗出土后进行遮阳网遮阳处理,炼苗在每天 10:00 以前和 16:00 以后进行,每次 2h随着苗龄增加逐渐增加炼苗时间,至定植前一星期撤掉遮阳网进行自然炼苗 药害苗:由于农药选择不当、配制不均、浓度过高、高温时喷洒、重复喷洒等原因引起,应对症下药,不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不在中午高温时喷洒,配制农药时浓度适当充分混匀,喷洒均匀、不重复喷药,已经发生药害的时候要及时用清水喷洒清洗,以缓解药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