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力建新村谋划新跨越(大王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doc
6页合力建新村 谋划新跨越--大王 镇新农村建设工作 汇报(2009 年 12 月 13 日)大王镇位于阳新东北,与大冶市交界,总面积 82 平方公里,辖32 个行政村,农业人口 5.8 万人2009 年来,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市、县的正确领导下,以中央二十字方针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紧扣全年的目标任务,加强领导,明确 责任,多方聚力,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的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将我镇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1、高标准制规划,抓机遇争项目 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为使规划定位起点高,指导和操作性强,全体镇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广泛倾听各方面的建议11 月底,由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大王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已经完成;完成了巷口、珠垅、集会、大港、上街、金湖、下海 7 个村庄整治建设点《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大王镇产业发展规划已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协议,9 月份已完成实地调查,12 月底完成规划文本编制我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成立由常务副镇长为组长的项目申报专班,已向 县、市省相关部门已申报项目 37 个,总投资 2.2 亿元,涉及交通、电 力、水利、国土、扶 贫开发等 8 个部 门,其中交通部门 6 个,分别是河金省道建设工程、候车厅、招呼站建设、大王客运车站建设、大王镇通组公路;水利部门 7 个,分别是大王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大王镇大湾湖泵站更新改造、大王港清淤护砌、大冶湖湖堤加固、排洪泵站建设、雁门水库整改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扶贫开发类项目 9 个,分别是:金寨村扶贫开发(老区村项目)、中庄村扶贫开发(老区村项目)、中庄村扶贫开发(中央福利彩票项目)、巷口村扶贫开发(中央福利彩票项目)、集会村扶贫开发(中央福利彩票项目)、大港村扶贫开发(中央福利彩票项目)、下海村发展开发、推进重点村项目、实施扶贫搬迁 100 户、大王镇贫困村连片开发项目、危房改造;产业发展项目 10 个,包括:大王镇双低油菜基地建设项目、大王镇有色湖万头生猪养殖、标准鸡舍改造项目、猪场扩建项目、大王镇油茶基地建设项目、大王镇精养鱼池改造、水产养殖项目、马家湖休闲渔业项目建设、" 稻鳅双千" 工程建设、大王镇下街村池塘标准化泥鳅养殖建设项目;大王镇电信宽带村村通工程、中港桥梁、大王镇马家湖高产农田、大王镇农网改造、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建设、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建设、大王镇小城镇建设、村庄整治、垃圾中转站、压缩站建设、起步区广播电视" 村村通" 工程、农民健身、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校园建设工程、大冶湖大桥。
2、突出发展经济,增强建设活力 大王镇是农业大镇,在产业发展上我镇立足镇情,着眼长远,夯实基础,明确立足"三区" ,培育和壮大"五业"的发展思路今年,有色湖生猪养殖场新增投资 300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 1600 万元,建成标准化猪舍 8600㎡,达到年出产仔猪 2万头的规模阳新县昌和标准化养殖基地新增投资 500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 1300 万元,建设标准化猪舍 30 栋,建筑面积 8500㎡这 2 家龙头企业利用水面和荒地面积 5800 亩,增加农民承包金收入 37 万元,就地安置农民工 46 人,帮扶 9 个家庭脱贫开发大冶湖围垸精养鱼池 3000 亩,大湾湖小龙虾套养 2000 亩,发展马家湖 3000 亩优质稻种植目前已完成 1500 亩油茶基地建设;在巷口、下海、集会 1000 亩脐橙、柑橘基地正在施工,苗木已经落实在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项目区各村因地制宜,发展“ 一村一品” ,激发广大农民创业热情,凤庄新村所涉 12 个村涌现种养专业户 79 个,建成 10 个村级小型种养基地,其中:金湖村曹树波等 8个村民在有色湖发展围栏养殖 10900 亩;金湖村曹庭永等 2 村民在大湾湖建设精养鱼池 800 亩;下垅村李发根养土鸡 1 万只;④下垅村李圣新等 2 村民在大湾湖发展莲虾套养 500 亩;⑤巷口村吕三林、李兵各养猪 200 头;⑥金寨村曹茂勇养鸭 2000 只、养鱼 50 亩;⑦金寨村吴永兴发展蛙鳅稻生态养殖基地 80 亩;⑧大港村熊定柳等养鱼700 亩;⑨ 大港村曹树育种植油茶 100 亩;⑩港西村李远加发展蚕桑200 亩、养土鸡 8000 只。
种养大户投入农业项目资金 1057 万元,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为新农村建设的注入新活力3、强化硬件建设,享成果提素质 全镇建成新农村书屋 5 个,大王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改建文化大院 5 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 8 个,完成农家超市 8 家,建立健全镇便民服务大厅,各项规章制度09 年县确定通组通户道路任务为完成 30 公里,镇村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发动群众自愿投工,共新硬化通组通户路 11 公里,铺砂石路面 1.2 公里同时按照市委 09 年全市农村会议精神要求,我镇今年加大了排水设施建设力度,全镇共新修排水设施 9700 米,完成吃水工程 3 处,解决了 6500 人的吃水难问题投资 300 余万元,帮助贫困户建房子 59 户通过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改善了生存环境,提高了生存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村民素质,树立了农村新风,促进了和谐发展4、加大投入力度,抓“示范”促“全面” 镇党委政府以示范村为重点,倾政策,增加投入,力促示范村建 设达标 ,进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市级示范村上街、珠垅村严格按照标准,责任到人,精心施工,确保达标珠 垅村新建村办公楼 1 处,新修通组入户道路 2 公里,外墙粉刷 1 万余平方米,植树 200 余棵,清运垃圾 5000 余立方,拆除村内违章建筑 21 处 800 余平方米,修复残垣断壁 23 处。
上街村朱容示范点新修村民活动场所 1 处,外墙粉刷 2 万余平方米,植树 1000 余棵,清运垃圾 8000 余立方,拆除村内违章建筑 28 处 1200 余平方米,硬化巷道 2 万余平方目前的示范村村庄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经济发展,环境宜人,设施完善,功能 齐全,班子 团结,村风淳朴,基本达到市级示范村的要求上街村、珠垅村累计投入 580 余万元,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崭新的姿态树起了我镇新农村建设的旗帜 5、开展集中整治,改变村容镇貌 全镇全年共出动劳动力 40000余人次,以示范村、重点整治村和河金省道等主干道沿线村庄为重点,按照“三清七集中 ”的标 准要求,开展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2009年,我镇自筹资金 70 万元,实施了大王、中庄集镇下水道整修工程;修建了大王新商贸街路面工程,解决了大王中学 2000 师生和长林等村 8000 群众行路难,集镇形象明显提升2009 年,我镇启动了村庄整治建设点 7 个,涉及凤庄起步区巷口吕家湾、大港石林书、珠垅、下海、金湖 5 个点和上街朱容湾、集会桐籽垴 2 个市级示范点7 个示范点已完成投资 1495 万元,工程包括硬化通组公路5.9 公里、连户公路 13125㎡、巷建 2130m,改造塘堰 9 口,建设厕所 11 所,拆除空心房 59 栋 7131㎡,贴外墙彩砖 13518㎡,墙面刷白 81006㎡,建"两打两晒场"10 个,共清运垃圾 130000 余立方米,建村民活动场所 6 个。
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村容村镇明显好转,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优化二、主要做法一是加强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镇里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得力人员,完善相关制度,为我镇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障镇里 4 名书记办公会成员每人分包一个重点村,以点代面,带动工作进展镇主要领导多次到 7 个示范村召开新农村建设专题会议,现场办公并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镇、村共同出谋划策, 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帮村干部解除后顾之忧,树立信心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在外墙粉刷、地面硬化中,发动群众筹措资金,自愿投工,使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迅速扎实推进二是加大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举全社会力量,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要号召群众自己动用,建设家园,如果没有群体的积极性,那么各项工作将难以开展我们坚持把宣传发动、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利用村民大会、村干部会议、集镇等有利时机,灵活采取召开动员会议,发放宣传单,出动宣传车,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不断营造人人动手,户户整治,村村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统一广大干群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典型引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农民群众的思想通了,但在“怎样建”的问题上,其态度往往还是“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为了让群众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照着学的榜样,我镇考虑到户与户之间的情况不同,指导村两委先发展一批示范户,通过示范引路顺利推进整个工作,以筛选出来的农户为突破点,组织他们到大冶市等地参观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回来后发展成示范户,以此来带动全村农户参与学习乃至主动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农民代表、镇村干部到镇内和县内的示范村参观学习,一方面让其切身感受示范村的巨大变化,一方面把示范村建设的经验做法一五一十地教给农民三、2010年重点工程安排一、投入1030万元,完成10.3公里河金省道建设工程;二、投入340.4万元, 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7400人饮水困难三、投入3300万元,完成12600亩马家湖高产农田综合开发;四、投资438万元,扶持危房改造876户危房改造,其中起步区139户,每户补贴5000元;五、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大王集镇、中庄集镇“ 洁、绿、亮、美”工程;六、投资1600万元,完成大王镇有色湖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七、投资609.03万元,完成3000亩油茶基地、500亩脐橙、1000亩地产林建设;八、完成起步区和河金省道11个村村庄整治点建设。
九、投资120万元, 实施起步区广播电视“村村通 ”工程,解决1500户广播电视入户;十、投资873.36, 实施标准化校园试点建设,改造危房28栋、6232㎡;一年来,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先进乡镇比较,与县委、 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仍存在资金紧张,力量不足,各村进展不平衡等问题, 还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精心组织、高 标准,严要求,把我镇新农村建设在2010年度推向新的高潮,全面按时完成市、县两级下达的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开创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