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pdf
10页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科学八年级(下)单元练习(十四) 期末综合 班级 姓名 学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C=12 、O=16 、Na=23、S=32 、Fe=56、 S=32、Ca=40、Cl=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 硒:;锶:;锌:; 钠:;钙: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 A. 原子 B. 元素 C. 单质 D. 分子 2. 小明学习了磁场的知识后,标出了下列四种情况下磁体的磁极、电流方向或小磁针的偏 转方向(图中小磁针的黑端为 N极),其中标得有错误..的图是( ) A B C D 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 如图为同一根尖四部分细胞结构示意图(放大倍数一样),其中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是 ( ) 5. 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A. H2 B. H2SO4 C. 2H2O D. C2H2 6. 小金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线圈指南针,将它放入盛有食盐 水的水槽中(铜片和锌片分别与线圈两端相连后放入食盐水 构成了化学电池,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浮在液面上 的线圈就能指示方向了。
关于该装置的分析错误..的是锌片 食盐水 铜片 泡沫塑料 线圈铜片 ( ) A. 线圈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B. 线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存在地磁场 C. 利用该装置可以判断磁铁的南北极 D. 交换铜片和锌片位置不会改变线圈的磁极 7. 如图是安检人员用金属探测器检查情景当探测线圈靠近金属物体 时,在金属物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若能检测出这种变化,就可以判 定探测线圈下面有金属物体了图中能反映出金属探测器工作原理 的是( ) A B C D 8. 关于家庭电路中一些元件和工具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 B. 熔丝(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 C. 三线插头中间较长的铜片应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 D. 开关应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 9.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现在有两个传闻:①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 野兔等低矮动物走进谷底常会窒息而死②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 少量,就能将水变油有科学依据的是( ) A. ①② B. ① C. ② D. 无 10. “滩涂能种菜,海水能灌溉。
这是美国着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曼托夫勒的预言,如今 已逐渐变成现实盐碱地上的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 A. 根尖细胞吸收能力强 B. 根毛细胞液浓度大 C. 根毛细胞呼吸旺盛 D. 根尖中根毛数目多 11. 下列哪个化学式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的描述( ) A. HClO B. O3 C. OH- D. CO2 12. “向污染宣战”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 ×10-6米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 列措施中不利于治理的是( ) A. 发展燃煤发电 B. 研究新能源汽车 C. 禁止焚烧秸秆 D.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13. 某校八年级科学探究小组实验结束之后,对实验仪器和试剂进行了整理下列仪器放 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14. 晴好天A B C D 气,正在开花结果的番茄,根吸收来的水分主要用于( ) A. 光合作用 B. 植物体的生长 C. 果实的膨大 D. 蒸腾作用 15.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生物呼吸→植物体→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植物体→燃烧→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植物体→植物呼吸→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植物体→动物食用→体内氧化→二氧化碳 16. 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 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 1:1 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7.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获拉斯克奖 青蒿素化学式为 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 B.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 青蒿素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0:11:40 D. 青蒿素是由 15 个碳原子、22 个氢原子和 5 个氧原子构成的 18. 应用守恒思想解决下列相关问题,得到的推论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元素守恒推出: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水电解生成 H2和 O2的分子数比为2∶1,根据原子守恒推出:水分子中H、O原子个数比为 2∶1 C. 100ml30%的浓盐酸用 100 ml水稀释,根据溶质守恒推出: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5% D. 18 克碳与 32 克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推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 克 19. 我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所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他在培育超级 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 A. 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B. 促进植物的呼吸 C. 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功效 D. 加快蒸腾作用 20. “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
当甲、乙两 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h1,如图所示 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 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 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 h3已知 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 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 满足( ) A. h1>h2 h2>h3 B. h1>h2 h2<h3 C. h1<h2 h2=h3 D. h1<h2 h2<h3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有 6 小题,20 空格,每空格 2 分,共 40 分) 21.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氧分子 (2)铝离子 (3)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22. 土壤是在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宝 贵的自然资源 (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体外,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空气和 (2)选择干燥的土地,取边长为 10厘米的一块立方体土壤和边长为 10厘米的一块立方 体铁块,把它们分别放人两个相同的大烧杯中,沿烧杯壁缓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 水面把土壤和铁块刚好全部浸没为止,然后测定所加入的水量。
此实验能达到目的 是 填字母) A. 证明土壤中存在着空隙 B. 测量土壤中空气所占的体积分数 C. 证明土壤中有无机盐 D. 证明土壤中有有机物 23. 氮氧化物(如 NO2、NO 等)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 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O2+NO+2NaOH═2NaNO2+X, 产物 X的化学式 ,产物 NaNO2中 N元素的化合价为 ;已知“HNO2”读作 “亚硝酸”,则 NaNO2的名称为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 化转化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 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 (填序号),图 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 物(填序号),图 ③ 中的分子化学式是 , 图 ① 中的分子能否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 (填“能”或“不能”)。
(2)写出图 ② 中的分子转变成图 ① 中的分子的化学方程式 25. 小华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 甲 R F 溶解性,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 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 300毫升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试剂瓶中加入的液体最好选用 A. 自来水 B. 蒸馏水 C. 河水 (2)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3)向水中注入 CO2气体体积达到 15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 条件下,l 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26. 右图所示照明电路中,闭合开关 S,电灯发光,此时某人 拿测电笔测试 B点,测电笔试用方法正确,该人体电阻约 为 3600欧,测电笔的氖管 (填“会”或“不会” ) 发光;此时通过该人体的电流是 安为了保证该 人在使用测电笔时能安全使用,测电笔的内部电阻至少应大于 欧(提示:人体 安全电压小于或等于 36 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4 小题,15空格,每空格 2分,共 30分) 27. 小明设计了一个道路限载报警器(图甲),R0是变阻器,R 是压敏电阻R 的电阻大 小随压力大小变化关系如图乙当超载车辆通过压敏电阻时,限载报警器就会报警 (1)调试好电路,闭合开关 S1和 S2,当超载车辆通过时,限载报警器会 (填“灯 亮”、“铃响”) (2)一般交通主干道的抗压能力比村道路 要强得多若把村道路限载报警器应 用到主干道,就要适当调高报警的限 载重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填 编号) A. 把变阻器 R0的滑片适当左移 B. 把电源 1 的电压适当增大 C. 把弹簧 AB的 A 端适当左移 D. 把电磁铁 C 适当右移 28.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 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 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请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要收集一瓶氧气可选择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
(3)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A. 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 不需加热 C. 需加热 (4)装置 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 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 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 加热反应物 (5)若要对二氧化锰进行回收、利用,可采用 方法 29. 、微电影、微实验已快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小明是个很有创意的同学, 他在学了光合作用知识后,自己回家做起了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 24 小时,然后把叶 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如图 1),经过一段时间后,将叶片脱色清 洗后再滴上碘液(如图 4) (1)加碘酒后 (填遮光或不遮光)的部分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制造了 ,这 个实验还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试管与台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2)接着他又按图 5 的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发现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了 。
当他改变试管与台灯的距离 时,记录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将老师上课做的大约要 15分钟的脱色实验(如图 2)改成两个装有酒精的青霉 素瓶(如图 3)进行实验,结果 2 分钟就完成了脱色实验中需要脱色的理由 是 30. 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 (2)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放在黑暗环境中 B. 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 C. 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 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有 4 小题,31 题 6 分,32、33、34 每小题 8分,共 30 分) 31.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我校很多同学喜欢食用一些油炸食品、烧烤食品但油炸食品、 烧烤食品等被营养专家称作“垃圾食品”,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 体污染环境,而且食物中还会产生一些强至癌物质,如丙烯醛,化学式为(C2H3CHO) 试回答: (1)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
(2)丙烯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112克丙烯醛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32. 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某学习小组同学选取成 分完全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15克,分 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 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隔 2 分钟读取一次电 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 20分钟数据如下表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 (1)CaC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 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 (3)结合表格分析,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终能生成 克二氧化碳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大理石碎屑生成的 CO2质量/克 0 块状大理石生成的 CO2质量/克 0 (4)当反应进行到 20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3. 实验室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某同学实验前称得一定质量分数 的过氧化氢溶液克,加入 1 克 MnO2,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克 (1)该反应属于 反应(选填“化合”或“分解”) (2)求反应中放出氧气的质量 34. 小明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 R 安装在需要探 测温度的地方,当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衔铁与触点 A接触,指示灯亮;当温度超过 某一值时,继电器的衔铁与触点 B接触,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 R 的阻值随温度变 化的图象 (1)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 R 的阻值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是 (2)图甲中 U1 =3 伏,电磁铁的电阻忽略不计,当通过热敏电阻 R 的电流达安时,继 电器的衔铁与触点 B接触,警铃响,求此时环境温度为多少℃ 单元练习(十四)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3 分,共 60 分) 1~5 BDDCC 6~10 DBCBB 11~15 DADDA 16~20 DCBCB 二、简答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21(1)2O2 (2)Al3+ (3)Mg+ 2O 22(1)无机盐(2)A B(漏选不给分) 23(1)H2O+3 价 亚硝酸钠.2NO+2CO N2+2CO2 24(1)① ② H2 能 (2)2H2+O2 2H2O 25(1)B (2)填“使二氧化碳能充分溶解到水中”或 “防止瓶内气压过大,将瓶内水通过导管压出瓶外”均可 (3) 26 不会 0 18400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27(1)铃响 (2)AC 28(1) (2)B 或 D(只选一个得 1 分)(3)B(4)A (5)过滤 29(1) 不遮光 淀粉 光 (2) 氧气(或 O2) 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填“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 (3)以免叶绿素的颜色对实验造成干扰(或填“排除色素对实验的干扰”也可) 正面评价:小明的实验能节省时间,节约能源等。
反面评价:但不用水浴加热会有危险,容易引起酒精燃烧;瓶子可能会破裂等(正反两方面只要各答出一点就给满分,只答一方面的得一分) 30(1)木质部 (2)A 四、分析计算题(30 分) 31(1)56 (2)12:1:4 (3)96 克 32(1)12% (2)电子天平的示数不变或锥形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只要写出一点均给分) (3)5.50 克(上述 3 小题各为 2 分) (4)设反应进行到 20 分钟时,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 100 44 X 4.40 克 (2 分) 100/X==44/4.40 克 (1 分) X==10 克 (1 分) 答:反应进行到 20 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 10 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33(1) 分解 (2) 1.6 g 34(1)温度越高,热敏电阻 R 的阻值越小 (2)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