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煤矿回风斜井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50页
  • 卖家[上传人]:xmg****18
  • 文档编号:212782578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6.50K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彝良县恒丰煤业长湾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矿 名: 长 湾 煤 矿施工区队: 工 程 二 队 巷道名称: 回 风 斜 井 编 制 人: 施工负责人: 编制日期: 2016年10月1日执行日期: 2016年 月 日批 准 人: 审 批 意 见会审人员签字:矿长: 年 月 日总工程师: 年 月 日生产副矿长: 年 月 日安全副矿长: 年 月 日机电副矿长: 年 月 日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安全科长: 年 月 日生产技术科长: 年 月 日调度室主任: 年 月 日通风科长: 年 月 日区队长: 年 月 日编制人: 年 月 日目     录目录1第一章工程概况1第一节井筒设计简述1第二节  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2第三节编制依据、原则与主要控制目标6第二章 施工方案的选择9第三章  施工工艺9第一节明槽段施工9第二节表土段施工10第三节基岩段施工11一、施工方案11二、施工工艺与方法11三、管线敷设13第四节灾害预防与避灾路线14第四章凿井辅助系统14第一节 运输系统14第二节压风与供水15第三节通风系统15第四节排水系统17第五节卸矸与排矸17第六节供电、照明、通讯与其它17二、照明通风与信号17第五章地面建筑与工厂布置18一、总平面布置的根据和原则18二、总平面布置18三、工厂临时供水、工厂临时排水与防洪18四、工厂地面运输道路18五、工厂临时供热系统19第六章劳动组织与经济技术指标19第一节劳动组织19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9第三节  井筒施工工期20第七章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措施22第一节工程质量控制目标22第二节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22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24第四节  文明施工43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井筒设计简述一、回风斜井井筒技术特征简介回风斜井位于矿区中部。

      该矿井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设计研究院设计,主要担负整个矿井的回风、兼做安全出口井筒技术特征见下表长湾煤矿新建回风斜井技术特征序号项目数量备注1井口坐标X3073113.369Y35430935.159Z+1890井口底板2井筒长度450m3坡度2504巷道掘进断面6.3m25巷道净断面6.0m26净宽2.5m7净高2.65m8喷厚50mm10躲避硐净断面3.57m每40m一个,深度2m11基岩段支护方式锚网喷锚杆Φ16mm1600金属网Φ6mm钢筋焊制混凝土C20三、井筒相关硐室:回风斜井相关硐室有:躲避硐每40m一个,引风道、风硐、安全出口等第二节  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根据雄能矿业2009年9月编制《省彝良县长湾煤矿矿井生产地质报告》,现将矿区地质特征介绍如下:一、地质构造井田位于彝良向斜北翼,高家山穹窿背斜南部,为一单斜构造,近东西走向、倾向南东,地层倾角33左右地面未发现大褶曲和大断层等地质构造,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二、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泥盆系上统(D3),石炭系下统万寿山组(C1w),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2β),第四系(Q),区域地层特征详见表1—2—1,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泥盆系上统(D3)岩性以灰白色、深灰色中厚-厚层状隐晶质灰岩、白云岩、燧石结核灰岩为主,局部夹薄至中厚层状泥灰岩、粉砂质泥岩,地层厚度大于100m。

      泥盆系主要分布于矿区以北,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2、石炭系下统万寿山组(C1w)顶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石英质细砂岩、钙质细砂岩夹泥岩页岩、粉砂岩和煤层,煤层常见黄铁矿晶体;中部为中厚层、厚层深灰色钙质细砂岩夹少量泥岩、炭质页岩与粉砂岩;下部为中厚层、厚层深灰色、泥灰岩夹页岩与燧石团块,地层厚度54m~70m,平均厚度60m出露于矿区北部,呈东西向条带状展布3、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梁山组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顶、底部为灰黑色泥岩、石英质细砂岩,含黄铁矿结核;中部为黄灰色薄至灰绿色薄层页岩,泥岩粉砂岩、煤层、炭质泥岩,局部泥灰岩中夹微层炭质泥岩出露于矿区北部,呈东西向条带状分部,地面上常形成缓坡与平台地貌;含煤4层,编号为C1、C2、C3、C4,可采煤层为C1和C4地层厚28.78~42.8 m,一般为33.11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由于石炭系各统的退覆沉积和下二叠统的超覆沉积,致使梁山组万寿山组直接重叠在一起4、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栖霞组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岩性为深灰色、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夹燧石结核,顶部为灰黑色灰岩黑色燧石结核,中部为浅灰色,底部为深灰色灰岩含燧石结核与珊瑚类动物化石。

      出露于矿区南部,厚120m~160m,平均14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5、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地层厚度平均235m,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上部为深灰色灰岩夹黑色燧石结核;中部为灰色灰岩夹白云岩,下部为深灰色灰岩含燧石结核与珊瑚类动物化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6、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2β)灰绿色、墨绿色、黄褐色玄武岩、具杏仁状,气孔状构造,充填物为方解石,平均厚度225m,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7、第四系(Q)为残、坡积层与崩塌堆积层,由粘土、砂质粘土、砂、砂砾层组成,砾石主要成分为灰岩,次为砂岩主要分布于矿区缓坡地带与沟谷出口处,厚度变化大,一般为0m~5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表1—2—1 矿区地层表地 层 系 统岩 性 主 要 特 征地 层分 布地层厚度(m)界系统组代号新生界第四系Q由冲积物、洪积物、残积物为主的松散结构岩层组全区零星分布0~5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玄武岩组P2β墨绿色杏仁状、气孔状玄武岩夹凝灰岩分布于矿区南部66~385下统茅口组P1m浅~深灰色石灰岩、生物灰岩含燧石结核与海相动物化石分布于矿区南部157~315栖霞组P1q灰~灰黑色石灰岩。

      含珊瑚、腕足类、筳类化石120~160梁山组P1l灰绿、灰黑色砂页岩、炭质泥岩、铝土岩夹煤层或煤线出露于北部29~43石炭系下统万寿山组C1w黑色页岩夹石英砂岩、粉砂岩与煤层含植物化石碎片与鳞木化石出露于北部54~70泥盆系上统D3深灰色中厚层状、块状白云岩含海相动物化石出露于北部80~293三、煤层与煤质(一)煤层1、含煤岩系矿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梁山组(P1l),含煤地层厚度28.28m~42.8m,平均厚33.11m,含煤4层,平均煤层总厚2.71m,含煤系数8.18%全区可采煤层2层,编号为C1、C4,其余煤层均不可采,可采煤层平均总厚1.91m,可采含煤系数5.76%2、可采煤层井田围可采煤层两层,由上至下有C1、C4煤层,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各煤层主要特征由上至下分述如下:1)C1煤层位于含煤地层梁山组下部,距离栖霞组地层底界15.3~23.3m井下巷道有35点控制,煤层倾角24~38,煤层厚度为0.7 m~1.6m,平均厚1.0m,结构简单,局部含炭质泥岩夹矸,全区可采煤层顶板为灰黑色泥岩、石英质细砂岩含黄铁矿结核底板为紫灰色泥质粉砂岩,局部夹少量层状石英质细砂岩2)C4煤层位于梁山组底部,与C1煤层相距约11.0m。

      井下巷道有19点控制,煤层倾角24~38,煤层厚度为0.7 m~1.5m,平均厚 0.91m,结构简单,局部含夹矸,全区可采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质细砂岩夹植物根茎化石,详见煤层特征表1—2—2表1—2—2 煤层特征表煤层间距(m)厚度(m)倾角()煤层结构煤层稳定程度可采性顶板特征底板特征最小-最大平均值最小-最大平均值C10.7-1.61.024-3832简单较稳定全区可采泥灰岩夹泥质页岩泥质粉砂岩3.5C20.08-0.60.524-3832简单不稳定不可采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3.8C30.2-0.50.324-3832简单不稳定不可采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2.71C40.7-1.50.9124-3832简单较稳定全区可采泥质粉砂岩泥质细砂岩(二)煤质1、C1煤层C1煤层以亮煤为主,似金属光泽,粉未呈黑色,硬度3,参差状断口;生裂隙发育;取样化验煤层视密度1.42t/m3根据煤炭质量标准(GB/T15224.1-2004),C1煤层为特低全水分、特低灰分、低挥发分、高固定炭、中高硫分、特低磷、特高热值煤煤质在水平方向变化不大、垂向从浅到深煤质变好2、C4煤层C4煤层亮煤夹半暗煤,似金属光泽,粉未呈灰黑色,硬度3,参差状断口;生裂隙发育;取样化验煤层视密度1.46t/m3。

      根据煤炭质量标准(GB/T15224.1-2004)C4煤层为特低全水分、特低灰分、特低挥发分、高固定炭、中高硫分、特低磷、特高热值、较难磨煤煤质在水平方向变化不大、垂向从浅到深煤质变好第三节编制依据、原则与主要控制目标 一、 编制依据(一)国家法律、法规与有关文件1、《中华人民全生产法》(2002.11); 2、《中华人民国矿山安全法》(1993.05);3、《中华人民国劳动法》(2008.01);4、《中华人民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10);5、《中华人民国煤炭法》(1996.12);6、《中华人民国消防法》(1998.04);7、《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05);8、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9、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