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学概论考试资料.doc
37页林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运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林学概论:是对林学学科这个广阔知识领域的概括论述通只论述狭义林学所波及的重要学科及基本学科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生物库,蓄水库,能源库具有调节气候,修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保障农牧业的高产稳产,保护和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国内最新定义:森林:面积不小于或等于0.667公顷的土地、高度可以达到2米或2米以上、郁闭度等于或不小于0.2,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涉及达到以上原则的竹林、天然林或人工幼林(未成林幼林),两行以上,行距不不小于或等于4米或树冠幅度等于或不小于10米的林带以及特定的灌木林重要有关学科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生物之间及其与森林环境之间互相作用和互相依存关系的学科研究内容:森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因子)、森林生物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目的:阐明森林的构造、功能及其调节、控制的原理,为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提高其生物产量,充足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和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提供理论基本。
研究树种特性、种群消长、种间关系、系统构造、物能流动、信息传递等运动规律林业气象学是研究林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的学科其任务是为发展林业生产、改造自然、实现大地园林化服务重要内容是:①研究各地区的气象条件与多种树木的生态关系,为提出合理的造林筹划,采用合适的技术措施,实现林木速生丰产提供根据;②研究不同树木受害的气象指标,作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避免多种自然灾害;③研究森林的气象效应,揭示森林在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形态特性、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的一门学科 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类群的分类、鉴定和亲缘关系,建立植物进化系统和鉴别植物的科学(最基本)造林学:是研究森林营造和哺育的理论和技术的应用科学,涉及森林造林和森林抚育学及森林主伐更新等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即森林经营管理 ,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心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重要内容涉及对森林资源进行的区划、调查、编制筹划、森林的经营决策和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等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测树学:测树学是以林木、林分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措施的学科。
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 土壤学: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可以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重要研究内容涉及土壤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的发生和演变;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性以及土壤的开发运用改良和保护等目的在于为合理运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避免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论根据和科学措施林木遗传育种学 ;森林哺育学 ;森林保护学 第二章 世界林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2 1.1 世界森林分布 ①寒带针叶林,又称“泰加林”分布在北半球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约在北纬50°~70°,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宽阔的带状东西伸展形成了由云杉、银松、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 ②温带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在北纬40°~60°的欧洲西缘、北美洲东缘和亚洲东缘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因此又称“夏绿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分布在北半球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的温暖地区·落叶阔叶林是国内北方温带地区的重要森林植被类型,也是华北暖温带的地带性植被。
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国内的落叶阔叶林类型诸多:典型落叶阔叶林、山地杨桦林和河岸落叶阔叶林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内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地区;一般两层乔木,林下有灌木和草本层,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不多,但蕨类植物丰富,没有板状根和茎花现象的植物动物资源丰富⑤热带雨林:在赤道南北纬5°—10°,亚马孙流域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热带雨林区 世界上三大热带地区均有它的分布最大的一片在美洲、热带亚洲、热带非洲刚果盆地雨林 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1.3 世界林业生产的特点:·⑴人工林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工业用材的重要来源·⑵世界林产品生产及消费迅速增长 ·⑶世界木材加工产品出口占总量的比重有所增长1.4 林业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⑴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是世界各国林业经营的共同指引原则;⑵森林哺育学将有较快的发展;⑶林业生物工程将获得重大突破;⑷森林生物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全球的重要课题;·⑸森林生态与环境的研究将是最热门课题;⑹都市森林研究方兴未艾;⑺防治荒漠化是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第四章 森林的构造特性与生态功能 ⑴构成森林的植物成分·枯立木:林木中常常由于自然枯死或感染病虫害而枯死的林木称为枯立木。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落 (一)立木层:是所有乔木树种的总称每一株树木称为立木或林木优势树种又称建群树种它是群落中数量最多的树种,它决定着群落特点,支配环境 ·重要树种:又称目的树种是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一般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重要树种同步又是优势树种,是比较抱负的,但是有些天然林中,重要树种不一定数量最多;次生林中,往往缺少重要树种·伴生树种:即辅佐树种它是陪伴重要树种生长的树种,伴生树种的作用是促使重要树种干材通直,克制其萌条和侧枝发育在防风为主的防守林带中,伴生树种可增长树冠层的厚度和紧密度,提高防护效益·次要树种:又称非目的树种它是群落中不符合经营目的规定的树种,经济价值低木材松软的软杂木多属次要树种次生林大多由次要树种构成先锋树种:不怕日灼霜害,不畏杂草的喜光树种,依托结实和传播的能力,适者生存抢先占据地盘的树种二)下木层·下木即林内的灌木,但其高度一般终身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的一半,种类和多少因地区和建群种而异,阳性树种为优势树种的林下一般下木数量多·森林形成后,原有的灌木种类减少或消失;森林采伐后,原林下的下木种类又会减少或消失下木对防护、更新有重要影响,也具有经营上的意义。
2(三)地被物层 ·死地被物层:指林地上的枯枝落叶层它是林地腐殖质和肥力的来源,对土壤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活地被物层:是林内的草本植物和半灌木、小灌木、苔藓、地衣、真菌构成的植物层次,居林内最下层,分为草本层和苔藓层有药用植物和经济植物,如人参、天麻、三七、何首乌、半夏、党参(四)层外植物,又称层间植物是林内没有固定层次的植物成分如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寄生植物,以及土壤中的细菌、真菌、藻类等层外植物往往是湿热气候的标志,层外植物利害具有双重性:有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的缠绕在树干上可使林木致死,被称为“绞杀植物”·林分的树种构成,指乔木树种所占的比例,以十分法表达,称为构成式计算各树种的比例一般按其株数、蓄积或胸高断面积,在幼龄林中多用株数比例树种数量上不及2%,应在构成式后加注“-”,若数量占林分总蓄积量的2-5%,应在构成式后加注“+”,多种树种前的数字称为构成系数·林分由一种树种构成者,称为纯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树种构成者,称为混交林·树种构成,是决定林分价值的重要标志国内南方气候湿热,多混交林;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树种构成简朴,如国内大兴安岭林区多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西南高山林区多云杉纯林、冷杉纯林。
2)林相(林层):乔木林冠的层次状况 林冠集中在一种层次,称为单层林;林冠分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称为复层林;林冠层次不清,上下连接构成垂直郁闭者,称为连层林 原则:一般层间高差要不小于20%,每层林木要有一定的数量 · 疏密度:主林层不不不小于0.3,次林层不不不小于0.2;次林层平均直径在8cm以上 3)林龄:林分的年龄,它是按龄级划分的龄级是按树种的生长速度和寿命拟定的 ·绝对同龄林:所有树木年龄完全相似,如人工落叶松;不超过一种龄级的为相对同龄林;相差超过一种龄级的称为异龄林·龄级:林木在一定年龄范畴内(5、10、),这个年龄范畴称为龄级用ⅠⅡⅢ……表达· :合用于生长慢、寿命长的树种,如云杉、冷衫、红松、樟、栎等; :合用于生长和寿命中庸的树种,如桦木、槭树、油松、马尾松和落叶松等;5年一种龄级:合用于速生树种和无性更新的软阔叶树种,如杨、柳、杉木、桉树等;竹子一般1年或2年一种龄级,由于它生长迅速,龄级期长了就反映不出它的变化,对指引生产不利4)疏密度用每公顷蓄积与相似条件下“原则林分”的蓄积量或断面积之比来表达·郁闭度:即林冠互相衔接的限度以林冠在林地投影所占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的十分法表达。
1.0最高郁闭,0.1-0.2郁闭度为疏林地;密度: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株数直接影响将来森林的形成速度和质量5)林型是对林分的分类它是根据一系列的综合特性拟定的如,白桦落叶松林、河岸落叶松林、高山偃松林、杜鹃白桦林等6)森林来源即森林的形成方式,一般指林分的繁殖方式实生林:由种子发芽成长形成林分,主干通直,生长高大,根系良好,寿命较高,不易感染病虫害无性繁殖林:由插条,伐根萌芽、根蘖方式形成的森林发生快、衰老早、易感病虫害,不适宜哺育大径材次生林中,实生林为乔林;萌生林为矮林;上层实生,下层为萌芽,林业上称为中林三、森林的分布规律 ㈠ 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⑴世界:北半球自北到南:寒带苔原→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欧亚大陆中部和北美中部,自北向南:苔原→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⑵国内: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西部内陆,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的隆起:温带荒漠、半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寒山地灌丛草原带。
2.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⑴世界:北美的中部,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但被经向的落基山脉所阻隔,植被从东向西依次更替为:(东)森林地带→草原地带→半荒漠地带→荒漠地带→森林地带(西)落基山脉 ㈡ 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山体的植被垂直带,是反映山体所处的一定纬度和一定经度的水平地带性的特性,植被垂直地带性是附属于水平地带性的特性,在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互相关系中,水平地带性是基本,它决定着山地垂直地带的系统·1.某一山体植被垂直带分布,与山体所处的纬度开始到极地为止的水平植被带分布顺序相相应·2.体现经度地带性的山体垂直带的构成状况,还与该经度地带所处的纬度有一定的有关性高山是处在热带的荒漠地区,则山麓平地的地带性的植被类型为干荒漠,随着山地的上升,依次的抱负分布为干草原(或稀树草原)→疏林灌丛→常绿阔叶林→夏绿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地→高山冻原→冰雪带四、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㈠ 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森林能提供大量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能生产果品、药材、皮毛、松香、橡胶等具有很大经济价值的产品·森林中有极其丰富的物种资源,仅热带雨林中的物种就占地球上所有物种的50%。
·现代的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能源生产者由于森林的面积大,同化层厚,近年生,所固定的日光能量大 ·森林在史前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实质上我们目前所用的煤和石油等能源基本上都是过去的森林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