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城管”阅读答案.pdf
2页古代的城管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 仅以现代一户3 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 万户 从史料上看, 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兼有现代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职能,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 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 破坏公用设施、 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
在古代,现代城管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 正铺 ) 外多占一块 ( 偏铺 ) 在李显( 唐中宗 ) 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城管队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0 米,也不能离民房太近,要在1米 5 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 笞五十 各令复故 挨打后, 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 也有规定: 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 对乱倒垃圾、 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 主司不禁与同罪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 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
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 配合开封城管行动,惩治侵街者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摆摊设点、取土作坯、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也一律问罪,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枷号一个月发落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10、下列有关古代城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B、虽然古代没有城管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常由相应的一些机构承担C、古代城管常由士兵充当, 明清时换由警察承担这一任务D 、宋代城管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现代城市管理者在街道上画线就完全来源于此11、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人口少、规模小,功能不完善, 所以尚不需要专门的城管人员来管理B、一些令古人伤透脑筋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C、古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 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屡禁不绝,更为突出 D 、为防止侵街, 避免随意违章搭建,宋仁宗曾集合多部门综合执法12、古代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唐代摆摊在政府办公地30 米以内者,要马上恢复原状,否则将会被杖七十。
B、宋代法律规定,只要有人破坏公共卫生,除当事人受罚外,城管队长即主司也要挨打C、唐景龙年间, 朝廷以敕令的形式,发布城管通知, 禁止建造偏铺侵街D、明代规定,凡是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随地大小便者,都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参考答案10.答案: B(A 临淄只是一个例子c 到了晚清, 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D立表木和现代没有源头关系)11 .答案: D(不是防止而是惩治)12 .答案: C(A 要先挨打,再回复原状B是主司不禁才会挨打D随地大小便是指在禁区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