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断章》卞之琳讲解.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85710754
  • 上传时间:2024-09-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4M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断章 卞之琳 一、现代派诗人卞之琳一、现代派诗人卞之琳 1 1、作家小传、作家小传 (1910—2000) 现代诗人、翻译家、文学研究家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1929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并从事诗歌写作1933年后在保定、济南等地的中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成都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后赴延安,在鲁艺任教1940年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教授1947年赴英国专事创作1949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等 ““风景风景””飘到天飘到天上去上去新文化运动最后的诗人新文化运动最后的诗人-- -- 卞之琳卞之琳 20002000年年1212月月8 8日日,卞之琳就要九十大寿了。

      在这个热爱人瑞的国度里,在这个用怀旧填充想象力和鉴赏力的年代里,人们都在等待着一道风景重新出土毕竟,曾亲身参与过新文化运动的诗人,目前硕果仅存的只要他和臧克家了     然而在庆典到来之前,“风景”以一种飘逸的姿态突然离开他毅然拒绝了世人膜拜他衰迈身体的企图,从而将他用白话铸造的那个诗歌世界从物质世界中剥离出来,使风景的核心得以完整保存     这是一个悲伤时刻,也是一个完美时刻,在智慧的彼岸,他此刻一定正在微笑,因为他知道风景已经成为它本身,那里有梦想、热血和柔情 2、卞之琳诗歌之特点J内容上内容上多是对人生存在价值、存在感受的体味与表达J艺术上艺术上一是在诗的整体象征性意象中融入其哲理性思考,二是追求“诗的非个人化”风格(冷峻的感情,客观的态度) 3、卞之琳诗歌的历史地位¶卞之琳诗呈示了中国现代主义诗从早期象征主义向后期象征主义转变的轨迹他调整了新诗的观念,淘汰了伤感和放纵,讲求艺术自觉和自律,实现了从软抒情向硬抒情,从单声部向多声部的转换,突出了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诗的综合特征,以一套新的诗语系统建构了新的美学原则,并创作了虽为数不多但质地坚硬、品质优良的诗作,成为中国现代主义诗史的重要事件。

      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 断章 卞卞之之琳琳 T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T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T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T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九三五年十月                    《断章》的主旨主旨  《《断章断章》》的主旨曾引起歧义的理解刘西渭开的主旨曾引起歧义的理解刘西渭开始解释这首诗,着重始解释这首诗,着重“ “装饰装饰” ”的意思,认为表现的意思,认为表现了了 一种人生的悲哀诗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一种人生的悲哀诗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这样他说:不是这样他说:“‘ “‘装饰装饰' '的意思我不甚着重,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正如在《《断章断章》》里的那一句里的那一句‘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 ‘相对相对' '上。

      上 ”看来,诗的看来,诗的“ “言外之旨言外之旨” ”是不能靠是不能靠字面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它的深层内涵往字面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它的深层内涵往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后诚然如作者说明的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后诚然如作者说明的那样,表达形而上层面上那样,表达形而上层面上“ “相对相对” ”的哲学观念,的哲学观念,是这首是这首《《断章断章》》的主旨 静物静物::风景、桥、楼,明月、窗子;              桥上的你、楼上的人,窗下的你、          做梦的人  动作作::你看风景、别人看你,你赏月、别人梦见你  关系关系::物与人——风景与你,月亮与你;             物与物——桥与楼,月与窗;             人与人——楼上人与桥上人,做梦人与赏月人                     从相对关系看从相对关系看—— 万物虽各有其位,仍相互依存,万物虽各有其位,仍相互依存,相互参照,因而世界是一种此中有相互参照,因而世界是一种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关系彼、彼中有此的关系 从主客关系看从主客关系看—— 人的主体角色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人的主体角色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可以因情形的不同而成为客体对的,可以因情形的不同而成为客体角色,因而主客是可以互换的。

      角色,因而主客是可以互换的 从交流关系看从交流关系看—— 人际之间有一定的阻隔与障碍,人际之间有一定的阻隔与障碍,因而各自是一种孤独、零碎的存在,因而各自是一种孤独、零碎的存在,是令人伤感的;但同时他们又不是是令人伤感的;但同时他们又不是真正对立而是相互成全,相互融合,真正对立而是相互成全,相互融合,因而又是令人欣慰的因而又是令人欣慰的 ¯第一个意境的中心是桥第一个意境的中心是桥           “你”站在桥上,看桥下流水淙淙,想那光洁的诗或绿油油的青苔;闻吟吟风声,想那深深的林中清脆的鸟鸣一切都那样的自然,那样的明净、悠扬而和谐透过这宁静的自然,是一个小楼,里面住着一个人;在鸟声的背后是一双眼睛你”一下就成了别人的风景 ¯第二个意境的中心是夜第二个意境的中心是夜  “你”怀着淡淡的哀愁,在寂静无人的夜里打量着世界,也许是想在人世间的美中找点慰籍明月当空,皎洁的月光石也蒙上了一种浅白的色调,若有若无,如梦如幻 对《《断章断章》》的众的众说纷纭T一说着重“装饰”的意思,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 T一说是写人和风景、自己和别人的对象化 T一说是写事物的主位和客位、主体和客体、主动和被动的矛盾统一性。

       T一说是写人们对事物系统结构的一种把握方式 T一说此诗只是一幅恬静的图画,是诗人的瞬间感受 作者作者对《《断章断章》》的的说法法 ““( (《《断章断章》》) )说是情诗也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对什么人表示思慕之可以,但决不是对什么人表示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刹那的意境 ——卞之琳卞之琳 (《雕虫纪历》) ¶ “(《断章》)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卞之琳卞之琳 (《关于<鱼目>》) 《《断章断章》》中心意蕴中心意蕴         此诗着重强调的是世间万物互为依存、耦合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宇宙间事物既 各有其独特性又复彼此圆融的哲理感悟与理想企盼,它所推许的是一种有机且有情的大宇宙观以及“与天地参”的天地境界。

        冯友兰对冯友兰对冯友兰对冯友兰对人生境界人生境界人生境界人生境界的分说的分说的分说的分说 T 自然境界:顺习,自然境界:顺习, 不知有不知有““我我” ” T 功利境界:为利,功利境界:为利, 未必有未必有““真我真我” ” T 道德境界:行义,道德境界:行义, 无我而有我无我而有我 T 天地境界:事天,天地境界:事天, 大无我而有大我大无我而有大我 (冯友兰(冯友兰《《新原人新原人》》 )) 破除我执,改变自限、自是、自大的破除我执,改变自限、自是、自大的心理状态与人生态度心理状态与人生态度 不断觉解,学会欣赏、尊重、关怀他不断觉解,学会欣赏、尊重、关怀他性,充实、提高与完善自我的生命境性,充实、提高与完善自我的生命境界    Ø1、以距离、对照、变易、意象叠加与电影蒙太奇手法作为诗的组织法,体现出一种现代意识(新的时空观与新的感受方式) Ø2、以象征性意象间接地表现诗的意蕴,使传统诗歌的意境与西方诗歌的“戏剧性处境”融为一体 Ø3、情感深刻内敛,意境蕴藉淡远,韵味深邃悠长。

      Ø 4、诗形自由精致,音韵优雅柔和(抱韵、内韵、每行三顿) 思考题思考题     课外阅读卞之琳《投》、《妆台》二作品,体会其中与《断章》一诗中的“相对性”与“装饰”之哲理意蕴的关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