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归来话反思.ppt
77页1,实习归来话反思,谭咏梅 2013-11-5,1,2,主要内容,序言一、实习后教学反思的意义 (一)成长——师范生无法拒绝的渴望 (二)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三)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四)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二、教学反思的概念和内容 (一)教学反思的概念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 (一)依据教学进程教学反思 (二)各种途径进行教学反思 (三)日常生活中的教学反思 四、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一)教学反思都写些什么 (二)三种反思及其作用 (三)如何写好教学反思,1,3,反思是什么 ?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 哲学家认为:反思是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 反思不是检讨;反思也不是自我夸耀反思是立足现实,揭示并坚持优点,分析并改正缺点,提出发展性的认识以期改进、发展我们自己的综合化的过程序言-反思是什么,1,4,序言-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自身教学目的、教学工具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实践;用自己的实践提炼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经验反映自己的特点;用自己的特点证明自己的提升1,5,序言-实习生的教学反思,,是实习中和实习后,对教学的过程及教学能力成长过程的再认识是对教学实习的经验回顾和理性审视为成为独具特性的未来优秀教师积累经验和能力实习过程中,你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哪些改变?,1,6,,1,7,为什么要反思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它们一味地朝光源飞,被撞后不长教训而苍蝇为什么找到了出口呢?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 虽然实习生不注重反思不至于象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但不擅于反思则窒息他的创造,阻碍了自身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序言------实习生自我反思的意义和价值,1,8,一位教师在的日志里面写到: 一线教师要拥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和哲学头脑,捷径就是学会反思具体地讲,反思就是在行动前要想一想行动的合理性依据,在行动中时时关注行动的合理性,在行动后想一想还能怎样改进。
能够经常这样做的人,说俗点叫“有心计”,说雅点,就是“有思想”任何好思的教育者都能够成为一位大众的教育哲学家这样的教育者也许不能名垂青史,但他一定是他自己教育实践的真正主人,一定是他自己的时代中深刻的教育者一、实习后教学反思的意义,1,9,(一)成长:师范生无法拒绝的渴望 作家柳青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在关键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 站在未来教师岗位的门槛上,我们即将走进一段新的生命历程面向未来,我们渴望成长 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每个师范生都渴望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教师,成长是什么?广义地讲,成长意味着一个人力量的不断提升与壮大,对于实习生,成长则意味着自身健全人格的不断完善和专业提升教学反思是自身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师范生成长的关键我们通过反思发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使在实习中获得的教学经验得到锤炼、升华,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从而为未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教师成长之路,1,10,(二)教学反思—教师成长之路,教师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示范性和创造性特点决定了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性的职业和专业工作者。
师范生要想成为专业工作者,成为教育实践家,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感受教师这一专业的特点,获得胜利感,才能自主的发展自己的专业 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是从职前教育开始的,职前教育的功能是是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时,就已经使他具有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师范教育是职前教育阶段,应届毕业生进行教育实习是走向实际工作岗位的前奏,是教师教育的一部分只有使实习生及早进入角色,培养其自我反思能力,使其自我察觉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得以提高,才能谋求真正实现教师的终身教育,自我教育,实现教师的专业化1,11,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当今世界,反思意识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特征在教育领域,反思性教学已成为一种潮流,其实质是唤醒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让教师学会教,学生学会学因此,近年来在欧美教育界反思性教学备受重视,被看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重要方式为此,广大教师要以科学的精神,以研究者的姿态,在不断的反思中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探索教育规律这既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前提条件教学反思—教师成长之路,1,12,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他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这话很有道理,也很让人思考如果一个教师每天只知道备课,写教案,教学等,却不知道反思,不知道写作,不知道把自己教学实践的成败得失总结出来,又怎么能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呢?充其量只能够做一辈子的教书匠而已因此,一个教师,尤其是作为年轻教师,要想能够尽快地成长起来,就要坚持反思,坚持把自己的反思通过文字记录下来,逐渐形成理论化的东西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1,13,,美国学者波斯纳研究总结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他认为经验的获得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前提,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提高的,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中才能逐步提高 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1,14,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崭新的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还是一个教育者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超越的过程 为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师范生必须进行教学反思。
如果在教育实习阶段即注重培养师范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反思与质疑能力,对于培养其自主意识,促进其反思性品质的形成,尽快成长为反思型教师,毫无疑问具有促进作用 美国学者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说得好:“我们反思教学,为的是创造条件,让教师和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力量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1,15,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以来,也一直强调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形成,而教学反思正是教师自我成长与专业化素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实行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1,16,反思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否则就会盲目、放任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都特别重视时刻反思自己孔子曰:“吾一日三省其身”省,是在“默而识之”中识己错,并纠己错的过程,有了这种“知错改错”的过程,才能进步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离不开反省、反思,我们称之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催化剂,1,17,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俗话说“教然后知不足”,这种“知”如果只停留在感觉到了的层面上,只能算是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还是很不够的;应当上升到理性认识,才便于指导教学工作,这就需要更深入的思考而写教学反思的过程便可帮助我们完成这一过程教师不仅要写教学反思,而且要坚持写,自觉写通过写教学反思,能不断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教学水平、写作水平,还可以锻炼教师的意志品质、总结教学经验、挖掘自身潜能,帮助教师专业化成长因此,每个教师应该努力写好教学反思,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催化剂,1,18,(一)教学反思的概念反思(reflection),通常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考察自己的行为及背景的思维过程 教学反思(reflection of teaching)则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意识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它是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审察水平来促进自身教育素养发展的途径,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二、教学反思的概念和形式,1,19,1、对自身教育理念的反思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首先是教育者的理念。
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 正确的理念导致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等方面落后的话,那么,她的工作精神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往往越大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应该是自己的教育理念理念不转变,只是对行为加以矫正,当然这对行为也起修正作用,往往原有习惯化的不合理行为还会经常出现二)师范实习生教学反思的内容,1,20,教师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教师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上 学生观:应当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看作完整、独特、能动的人教育教学应重视每个学生不同于他人的智力倾向,并予以开发,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育工作应该为具备不同智能的学生提供不同门类的教育,为学生的不同选择创造条件,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学生观才会尊重学生,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范实习生教学反思的内容,1,21,质量观、课程观、全面发展观、教学民主观、创新教育观、教学评价观、知识观、学习观等。
师范实习生教学反思的内容,1,22,2.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反思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哪些新的知识?自己现有的知识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多大的差距?构建现代教师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你应该采取什么方法与措施?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你欠缺的哪些知识需要弥补?,师范实习生教学反思的内容,1,23,2.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反思,本体性知识—胜任岗位的基本保证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本体性知识有如下四个要求:一是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既懂得本学科的历史,又掌握该学科的新进展;三是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例如有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实验知识、观察知识以及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等;四是能把本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科(学术)造诣,能够清楚表达出来学科知识只是“基本保证”,而不是唯一保证,即光有本体性知识并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决定条件我们的研究表明教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知识等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高相关”关系有几位颇有名的科学家,他们曾经是一些不合格的中学教师因此,可以认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一定要有,但达到某种水平即可。
1,24,,2、文化知识—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为了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除了要有本体性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在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我们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当然,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主张每一位教师都要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