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化学重点难点.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77068986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0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 •仰 举 重 占 难 占易错题以及卤识/ 梳理!附件形式谢谢!答:高一化学知识要点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 氧化一还原反应1 、怎样判断氧化一还原反应表象:化合价升降实质:电子转移注意: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定是氧化一还原反应2 、有关概念被氧化( 氧化反应) 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 氧化产物( 表现氧化性)被还原( 还原反应) 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 还原产物( 表现还原性)注意: ( 1 )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 2 )用顺口溜记“ 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被氧化对应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对应是还原产物3 、分析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方法单线桥:双线桥:注意: ( 1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定要记住,如果对分析化合升降不熟练可以用坐标法来分析 2 )症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4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凡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最高价的元素( K M nO, 、H N O3 等)绝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 CL、02 等)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凡处于最低价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最低价的元素( H z S 、「等)金属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注意:( 1 ) 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表示为: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过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过还原产物。

      2 )当一种物质中有多种元素显氧化性或还原性时,要记住强者显性( 锌与硝酸反应为什么不能产生氢气呢?)( 3 )要记住强弱互变( 即原子得电子越容易,其对应阴离子失电子越难,反之也一样)记住: ( 1 )金属活动顺序表( 2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 )非金属活动顺序元素:F > O> C l> B r > N > I > S > P > C > S i > H单质:F2> C l2> O2> B r2> L > S > N2> P > OS i > H2( 4 )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关系F2> K m nO1 ( H ) > C k > 浓 H M V 稀 晒 〉 浓 H2S 04> B r2> F e3 +> C u2 4> I2> Ht> F e2 iF -< M n2* < C 1_< N O2 < N 0 < S 02 < B r-< F e2\ C u < I-< H2< F e5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原理: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步骤:列变化、找倍数、配系数 注意:在反应式中如果某元素有多个原子变价,可以先配平有变价元素原子数,计算化合价升降按一个整体来计算。

      类型:•般填系数和缺项填空(i般缺水、酸、碱)二、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1、离子反应的判断凡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 写、拆、册I]、查 ”注意:( 1 )哪些物质要拆成离子形式,哪些要保留化学式大 家 记 住 “ 强酸、强碱、可溶性盐”这三类物质要拆为离子方式,其余要保留分子式注意浓硫酸、微溶物质的特殊处理方法 2 )检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三 查 ( 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是否符合反应事实)3、离子共存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都不能共存( 1 )生成难溶物常见的有 A g B r , A g C l , A g l , C a C O s , B a C 0;i , C a S 03 , B a S O s等( 2 )生成易挥发性物质常见的有NL、C O ?、S O 2、H C 1等( 3 )生成难电离物质常见的有水、氨水、弱酸、弱碱等( 4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 e "与 S "、C 1 ( T与 S ”等三、原子结构1、关系式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Z )质 量 数( A )= 质 子 数( Z ) +中 子 数( N )注意:化学反应只是最外层电子数目发生变化,所以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I化合价I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I化合价I2、所代表的意义3、同位素将原子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注意:( 1 )同位素是指原子,不是单质或化合物( 2 ) 一定是指同一种元素( 3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4、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运动的特征:( 2 )描述电子运动的方法:( 3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符号 K L M N 0 P Q层序 1 2 3 4 5 6 7( 4 )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写法核外电子排布要遵守的四条规则 四、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什么是元素周期律?什么是原子序数?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律是谁发现的?2、周期表的结构( 1 )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 2 )记 住 “ 七横行七周期,三长三短一不全”, “ 十八纵行十六族,主副各七族还有零和八” 3 )周期序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元素的种数:2 8 8 1 8 1 8 3 2( 4 )各族的排列顺序( 从左到右排)I A、H A、I H B、W B、V B、V 1 B、V H B、V I I I、I B、I I B、I H A、N A、V A、V I A、V I I A . 0注意:I I A和I I I A同周期元素不一定定相邻3、元素性质的判断依据跟水或酸反应的难易/ 1 ^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跟氢气反应的难易非金属性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注意:上述依据反过也成立。

      4、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注意:金 属 性 ( 即失电子的性质,具有还原性),非 金 属 性 ( 即得电子的性质,具有氧化性)( 2 )原子半径大小的判断:先分析电子层数,再分析原子序数( 一般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层数相同的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5、价电子是指外围电子( 主族元素是指最外层电子)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I负 价 +最高正价目= 8注意:原子序数、族序数、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的奇偶数关系6、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 位 、构、性 ”三者关系五、分子结构要 求 掌 握 “ 一力、二键、三晶体”1、化学键注意记住概念,化 学 键 类 型 (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2、离子键( 1 )记住定义( 2 )形成离子键的条件:活泼金属元素(I A、I I A )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VI A、VD A )之间化合( 3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 电子层与某稀有元素相同的离子半径比较)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半径减小3、共价键( 1 )定义( 2 )共价键的类型: 非 极 性 键 ( 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共价键 极 性 键 ( 同种元素原子之间)( 3 )共价键的儿个参数( 键长、键能、键角):4、电子式( 1 )定义( 2 )含共价键和含离子键电子式的异同点5、晶体( 1)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2 )三晶体的比较( 成键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物理性质)( 3 )注意儿种常见晶体的结构特点第二部分化学计算化学计算可以从量的方面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化学反应规律等的理解。

      解题过程中要求概念清楚,认真审题,注意解题的灵活性会考中涉及的化学计算有以下四方面一、有关化学量的计算包括原子量、分子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及微粒数等的计算1、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这类计算要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以及物质中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有关计算公式有:物质的质量( 克)物 质 的 量 ( 摩 )=物质的摩尔质量( 克/摩)气 态物质的量( 摩 )气体的体积( 升, 标准状况)=2 2 . 4 ( 升/摩)物质的微粒个数( 个)物 质 的 量 ( 摩 )=6 . 0 2 * 1 0 文个/摩)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还可以计算反应热、溶液的浓度、溶液的体积,还可以与溶解度及质量分数互相换算因此物质的量的计算是这类计算的中心,也是解题的关键2、元素的原子量和近似原子量的计算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 因此某元素的原子量是通过天然同位素原子量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也称为平均原子量其计算方法如下:A a % + B b% + C c % +… ,其 中A、B、C是元素同位素的原子量,a % , b %、c %分别表示上述各同位素原子的百分组成若用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A、B、C ,则算出的为该元素的近似( 平均)原子量。

      3、有关分子量的计算( 1)根据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求分子量主要依据是气体的摩尔质量与分子量的数值相同,气体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下式计算:M = 2 2 . 4升 / 摩* d克 / 升 ,式 中d是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数值摩尔质量去掉单位就是分子量 2 )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求分子量根据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气 体A、B的质量之比等于其分子量之比,也等于其密度之比的关系: W / WH= M / M 产d、 /d B ,其 中W为质量,M为分子量,d为密度若气体A对气体B的密度之比用D” 表示,贝I : MA/ MB= DB , DB称为气体A对气体B的相对密度,根据相对密度和某气体的分子量,就可以求另一种气体的分子量,表达式为:MA= MBDB ,如气体A以空气或氢气为标准,贝1 J : M ,、=2 9 D型或W = 2 D 3二、有关分子式的计算 这里包括根据化合物各元素的百分组成或质量比、 分子量求出较简单化合物分子式的基本方法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确定该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然后根据元素间的质量比或百分组成,通过分子量确定该物质的分子式三、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1、有关溶液解度的计算这里只要求溶质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晶体的量的计算,以及求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个数的计算。

      根据饱和溶液由于温度变化形成的溶液度差,列出比例式,即可求解2、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主要包括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 或质量) 三者之间关系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间的换算;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及稀释的计算常用的公式如下:( 1)、质 量 分 数 ( % )=溶 质 质 量 ( 克 )/溶 液 质 量 ( 克 )( 2 )、物 质的量浓度( 摩/ 升)=溶质的物质的量( 摩 )/ 溶 液 的 体 积 ( 升 )( 3 )、质 量 分 数( % )-物 质 胆 量 浓 度 ( 摩/ 升10 0 0 (毫升) * 密 度 ( 克/ 毫升) * 质 量 分 数物 质的量浓度( 摩/ 升)=溶 质 的 摩 尔 质 量 ( 克/ 摩) * 1升3、溶液的稀释加水稀释,溶质的质量不变若加稀溶液稀释,则混合前各溶液中溶质的量之和等于混和后溶液中溶质的量计算时要注意:稀释时,溶液的质量可以加和,但体积不能加和,因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后体积不等于两者体积之和设溶液的体积为V ,物质的量浓度为M ,质量分数为a % ,溶液质量为肌则有如下关系:W * a * % + W « a - W 温 % M * V * + M 松V 隔=M 混V 温四、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大纲要求,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反应物中某种物质过量的计算;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百分组成的计算;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纯度、产率和利用率的计算以及多步反应的计算。

      1、反应物中某种物质过量的计算在生产实践或科学实验中, 有时为了使某种反应物能反应完全( 或 充 分 利 用 某 •物质 ) ,可使另一种反应物的用量超过其理论上所需值,例如要使燃烧充分,往往可以通入过量的氧气或空气以如要使某种离子从溶液中完全沉淀出来,往往要加入稍为过量的沉淀剂等解这类题时首先厅判断这两种反应物的量是否符合化学方程式中该两种反应物的关系量之比,如不符合则要根据不足量的反应物的量进行计算2、有关物质的纯度、产率、利用率和多步反应的计算在化学反应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转化量都是以纯净物的量来表示的而实际上原料和产品往往是不纯净的,这就存在着不纯物和纯净物间的换算,其换算的桥梁是物 质 的 纯 度 ( 以百分数表示)另外,在实际生产中以难免有损耗,造成原料的实际用量大于理论用量,而实际的产量又总是小于理论产量,这就是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产率问题有关这类计算的公式如下:物 质 的 纯 度 =纯净物的质量/ 不纯物的质量原料的利用率=理论原料用量/实际原料用量产率=实 际 产 量 /理论产量物质的纯度、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产率都是低于1 0 0 %的大部分工业生产,要经过许多步的反应才能完成的,这时进行产品和原料之间量的计算时,不必逐步计算,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找出原料和产品的直接关系量,进行简单的计算即可。

      工业生产计算常用的关系式有:由黄铁矿制硫酸:F e & s 2 s s 2 H 2 s o i 由氨催化氧化制硝酸:NH 3 S H NO3 ( 最 后 反 应 为4 N02+ 02+ 2 H , 0 = 4 H N03)3、混合物中两种成分的物质的量、质量和百分比的计算这类题目有较强的综合性 解题时不仅要掌握化学计算的有关概念和熟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还要认真审题分析题给的每项条件和各组分之间量的关系,找出解题途径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关系式法”、 “ 差量法”及 “ 联立方程法”,以求得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 i o n例1、硼有两种同位素5 B和5 B ,平均原子量为1 0 . 8 ,求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解题分析:这是一道要求应用同位素的概念和求平均原子量的方法进行计算的问题,解此题的关键是对同位素、质量数等概念有明确的理解,熟悉求平均原子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先设其中一种同位素原子的百分含量为X % ,则另一种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为1 - x % ,通过列出等式求解两种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之比就是它们的原子个数之比10 11解:设5 B的原子的百分含量为戏,5 B原子百分含量为1 —X % ,贝I J :1 0 x % + 1 1 ( 1 —x % ) = 1 0 . 8解得:x % = 2 0 % 1 —x % = 1 —2 0 % = 8 0 %i o n所 以5 B和5 B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2 0 / 8 0 = 1 / 410 11答: 5 B和5 B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1 : 4例2、将2 . 5克胆矶溶于5 0 0毫升水中,配成溶液仍为5 0 0毫升。

      试求溶液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及密度O解加分析:解该题的关键是对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及密度有明确的理解,抓住胆矶是结晶水合物,当加入水中,胆矶的结晶水进入水中,溶剂的质量增加,而溶质是无水硫酸铜 确定溶质的量是解题的要点 通过求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即能求解解:通常情况下1毫升水为1克 ( 题中无物殊条件)已知250克Cu S O 4 5H Q中Cu S O ,的质量为 160 克,2. 5 克 Cu S O ” 5H 2中含 Cu S O , Cu S O ,的质量为 2. 5* 160/250 = 1 . 6 ( 克 ) 质 量 分 数 =1 . 6 克/ ( 2.5 克+ 500 克)* 100% = 0. 318%1.6克/( 160克/摩)物质的量浓度= 升 = 0.02摩/升溶 液 的 密 度 =( 500克 + 2. 5克)/ 500毫 升 =1 . 005克/毫升例3、某含结晶水的一价金属硫酸盐晶体,已知式量为322,取4. 025克该晶体充分加热后,放出水蒸气2. 25克 ( 失去全部结晶水) , 试确定该硫酸盐的分子组成.解题分析:求硫酸盐的组成,一是要求出结晶水,二是要求出金属的原子量,这二者是相关的。

      可利用结晶水合物中水的含量是固定的这一关系与已知条件的建军立比例关系,从而确定结晶水合物中所含的结晶水,进一步求出金属的原子量解:设结晶水合物的分子式为M z S O , x H 2,其摩尔质量为322克/摩,1摩结晶水合物中含 水x摩,与已知条件建立比例关系: 此S O , ?XH20 = = M2S 0, + x H 20322 18x4. 025 2. 25322 : 2. 25 = 18x : 2.25解得:x = 10得 M2S 0, ?10H20.所以,M 2s 04 的式量为:322—18X 10= 142, M 的原子量为( 142—96) /2 = 23查原子量表可知为N a故晶体的化学式为:N a2S 0., ?10H20.例4、将50毫升浓度为12摩/升的浓盐酸跟15克二氯化镒混合物加热后,最多能收集到多少升氯气? ( 标准状况下)被氧化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题分析:这题是涉及到物质的过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全面理解化学方程式中表 示的量的关系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可以看成物质的量之比或分子个数比,对气体来说还可以表示它们的体积比要根据题意和化学方程式所表示量的关系,列出比例式。

      比例式中同一物质必须用同一单位;不同物质也可以用不同单位,但必须是对应的关系该题首先要确定过量物质,找出不足量物质的量作为计算标准还要注意被氧化的盐酸和参加反应的盐酸的总量是不同的根据已知条件和系数列出比例关系式逐步求解解:设盐酸全部反应所需二氧化镒的量为X克,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氯气y升,贝I」 :M n O , + 4 H C1 = = M n Cl2 + CL t + 2H 287克4摩22. 4升x克12摩/升义0.05升y升由 87: 4 = x : ( 12X 0. 05)得 x = 13. 05(克)由 于13. 05克<15克,M n 02是过量的, 应该用盐酸的量作为计算标准:4/( 12X 0. 05)= = 22. 4/y 解得 y = = 3. 36 升再分析化学方程式中系数的关系,4摩I I C1参加反应, 其中2摩H C1被氧化, 则0. 6摩H C1中 有0. 3摩被氧化.答 :标准状况下, 生成氯气3. 36升,H C1被氧化的物质的量为0.3摩.例5、工业上用氨氧化法制硝酸时, 如果由氨氧化成一氧化氮的转化率为95% ,由一氧化氮制成硝酸的转化率为90% ,求1吨氨可以制得52%的硝酸多少吨?解题分析: 该题是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 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 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进行计算, 简化计算过程.注意运用转化率和纯度的计算公式.解 : 该题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如卜:4N H3 + 502 = = 4N 0 t + 6H 20 ( 1)2N 0 + 02 = = 2N 02 ( 2)3N 02 + H 20 = = 2 H N 03 + N O t ( 3)其中( 3)式产生的N O在工业生产中是被循环使用的, 继续氧化生成N 02,直至全部被水吸收为止。

      因 此N 0?变 成H N O 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最后得出的关系式为:N H 3s H N 03解:设制得52%的硝酸为x吨N H a s H N OB17吨63吨1\95%\90% 吨 X . 52%吨X = ( 1>< 95%X 9O %X 63%/ ( 17X 52%) = 6. 1 (吨)答:可以制得52%的硝酸6. 1吨第三部分元素及化合物第一 单 元 卤 素第一节氯气1、 氯原子结构: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由于氯原子最外层有_ 个 电 子 ,2、 容易 ( 得或失)个 电子而3、 形 面8个电子稳定结构,4、 因此氯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5、 氯元素的性质1、氯气是_ _ _ _ _ _色有 气味的气体,毒,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2、氯气的化学性质与 金 属 反 应2N a + C k = = = 2N a C l ( _ _ _ _ _ _色烟)C u +C l2= = = C u C 12 ( _ _ _ _ _色烟)H2+C 12= = = 2H C 1 ( _ _ _ _ _ _色火焰)与非金属反应2P +3C L = = = 2P C 13P C l:i+C l2= = P C l5 ( 色烟雾) C 12+H2O = = = H C 1+H C 10 ( 有强氧化性的弱酸, 漂白性)与化合物反应 2C L +2C a ( O H ) z= = = C a C k +C a ( C 10)2+2H20( 漂白粉,有效成份是)C a ( C 10)2+C 02+H20= = C a C 0:( I +2H C 1O( 这个反应证明H C 1O 是弱酸的事实)C l2+2N a O H = = = = N a C 1+N a C 10+H20氯气的用途:消毒、制盐酸、漂白粉、农药等A gB r 用作感光片A gl 用作人工降雨6、 氯气的制法1、药品:浓盐酸和二氧化钛2、原理:M n 02+4H C l = = = M n C 12+2H20+C l2 t( 求 氧 化 剂 和 还 原 剂 的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当有2m o l 氯气生成时,有H C 1被氧化,有 m o l 电子转移)3、装置类型:固+ 液一一气体4、收集方法:用 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5、检验:使湿润的K I 淀粉试纸变遨( 思考其原因是什么)6、余气处理:多余的氯气通入 溶液中处理吸收,以免污染环境第二节氯化氢一、 氯化氢的性质1、物理性质:是一种_ _ _ _ _ _ 色有 气味的氯体,溶于水( 1 : 500体积比)密度比空气大2、化学性质:H C 1溶于水即得盐酸,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3、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药 品 :食 盐 ( N a C l )和浓H 2S O 4原理:用高沸点( 或难挥发性)酸制低沸点酸( 或易挥发性) ( 与制硝酸的原理相同)N a C 1 +H2S 0.= = = = = N a H S 0 i +H C 1 t总式:2N a C l +H2S Ot= = = = N a2S O , +2H C l tN a C l +N a H S O i = = = = N a 2S O q +H C l t( 上述说明了条件不生成物不同,要注意反应条件)装置类型:固+液一一气体收集方法: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检验: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余气处理:将多余的气体通入水中即可第四节卤族元素1 、原子结构特征: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 为 " 电 子 ,由于电子层数不同,原子半径不,从 F 一—I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因此原子核对最外层的电子的吸引能 力 幽 邈 更 ,从外界获得电子的能力今次减弱,单质的氧化性谦。

      2 、卤素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详见课本2 4 面页)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从同一以颜色由浅到深, 状态由气到液到固, 熔沸点和密度都逐渐增大,水溶性总渤椒儿3 、卤素单质化学性质比较( 详见课本2 8 页)相似性:均能与H ?发生反应生成相应卤化氢,卤化氢均能溶于水,形成无氧酸H2+ F2= = = 2 H F H2+ C 1 2 = = = 2 H C 1H 2 + B r2= = = 2 H B r H2+ l 2 = = = = 2 H I 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 氟除外)2 F2+ 2 H20 = = 4 H F + 02X2+H20====HX+HX0 ( X 表示 C l B r I )递变性:与氢反应的条件不同,生成的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不同,H F > H C l > H B r > H I ,无氧酸的酸性不同,H I > H B r > H C l > H F . o与水反应的程度不同,从F2 - L逐渐减弱4、卤离子的鉴别:加 入 HNOJ酸化的硝酸银溶液,cr:得白色沉淀A g + C l = = = A g C l IB r :得淡黄色沉淀A g * + B r = = = = A g B r Ir:得黄色沉淀A g * + I —= = A g I I第 三 章 硫 硫 酸一、 硫的物性淡黄色的晶体,质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淡溶于二硫化碳二、硫的化学性质1、 与金属的反应2 C u+ S = = = C u2 s ( 黑色不溶于水)F e + S = = = = = F e S ( 黑色不溶于水)( 多价金属与硫单质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2、 与非金属的反应S + 02= = = = = S 02 S + H2= = = = = H2S第2节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一、 硫的氢化物- - - - - 硫化氢1、硫化氢的的理性质H 2 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无色、有剧毒的气体,能溶于水,常温 常 压1体积水能溶解2 . 6体积的硫化氢。

      2、硫化氢的化学性质热 不 稳 定 性H 2 s = = = = H z + S可 燃 性2 H2S + 3 02= = = 2 H20 + 2 S 02 ( 完全燃烧)( 火焰淡蓝色)2 H £ + 0产= = 2 H Q + 2 s ( 不完全燃烧)还原性 S 02+ 2 H2S = 2 H20 + 3 S3、氢硫酸硫化氢的水溶液是一中弱酸,叫氢硫酸, 具有酸的通性和还原性二、硫的氧化物1、 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2、 易溶于水,3、 常温 常 压1体积水可溶解4 0体积的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住,4、熔沸点低5、 化学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与水直接化合生成亚硫酸,是亚硫酸的酸醉,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可以使品红溶液腿 色 , 但漂白不靖定 S Oz+ HQ = = = = I I 2S O3 (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 S ( h是一种弱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 6、 二氧化硫的制法 Na2S 03+ H2S 0l= = = Na2S 0l+ H20+ S 02 t第 3 节 硫酸的工业制法一一接触法一、方法和原料方法:接触法原料• :黄铁矿( 主要成份是F e S ?)、空气、水和浓硫酸二、反应原理和生产过程步骤主要反应主要设备二氧化硫制取和净化4I -e S2+ H02= = = 2F e20:(+ 8 S 02沸腾炉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2S 02 + 02= = = 2S 03接触室三氧化硫氧吸收硫酸生成S 0s + H2( ) = H2s o l 吸收塔思考:1、为什么制得二氧化硫时要净化? ( 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2、为什么吸收三氧化硫时用浓硫酸作吸收剂而不用水呢? ( 用水吸收时易形酸雾,吸收速度慢,不利于吸收,而用浓硫酸吸收时不形成酸雾且吸收干净,速度快。

      第四节硫酸硫酸盐一、浓硫酸的物理性质9 8 . 3 % 的硫酸是无色粘稠的液体,密度是1. 8 4g /m L, 难挥发,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二、浓硫酸的特性脱水性一一与蔗糖等有机物的炭化吸水性一一用作干燥剂强氧化性2H2s 0“ ( 浓) + C u = = = C u S 04+ 2H2O+ S O2 t ( 此反应表现H2s o i ( 浓) 具有氧化性又有酸性)HzS O」 ( 浓) + C = C 021 + H2+ 2s o 2 t ( 此反应只表现HB O」 ( 浓) 的氧化性)注:H2s o i ( 浓) 可使铁、铝发钝化,故压S 0K浓) 可铁或铝容器贮存7、硫酸盐1、硫酸钙C aS O, 石膏C aS C k Z HQ 熟石膏2C aS ( k H 2 ( 用作绷带、制模型等)2、硫酸锌Z n S O, 皓矶Z n S O” . 7H2O ( 作收敛剂、防腐剂、媒染剂)3、硫酸钢B aS O”天然的叫重晶石,作 X 射线透视肠胃内服药剂,俗称钢餐7、 CUS04.5H20 , 蓝机或胆矶,8 、 F e S O, . 7% 0, 绿矶8 、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先加盐酸酸化后加氯化钢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存在。

      第六节氧族元素一、氧族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氧 ( 0 ) 硫 ( S ) 硒 ( S e ) 确 ( T e ) 针 ( P o)二、原子结构特点相同点:最外层都有6 个电子;不同点:核电荷数不同,电子层数不同,原子半径不同三、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详见课本91 页)1 、 从0 - P 单质的熔点、沸点、密度都是逐渐升高或增大2 、 从0 - P 金属性渐强,3 、 非金属性渐弱3 、 与氢化合通式:H / R , 4 、 气体氢化物从H Q f H f e 的稳定性渐弱5 、 与氧化合生成R O z 型或R 0 &型的氧化物, 6 、 都是酸酎,7 、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渐弱硫的用途:制硫酸、黑火药、农药、橡胶制品、硫磺软膏SO ?用于杀菌消毒、漂白 第四章碱金属第 一 节 钠- 、破^ 金属锂、钠、钾、锄、钠 、鲂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由于它们的氧化物溶解于水都是强碱,所以称这一族元素叫做碱金属二、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呈银白色,密度比水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三 、钠的化学性质1、 与非金属反应4 Na +0 2 = = = 2 NM20 ( Na2O 不稳定)2 Na +02= = = = Na202 ( Na Qz 稳定)2 Na +C l2= = 2 Na C l2 Na +S = = = = Na z S (发生爆炸)2、与化合物反应2 Na +2 H z O = = = = 2 Na O H +H 2 t ( 现象及原因:钠浮于水面,因钠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因钠熔点低:小球游动发出吱吱声,因有氢气产生;加入酚酸溶液变红,因有碱生成)Na与C uS O ,溶液的反应首先是钠与水反应2 Na +2 H , O = = = = 2 Na O H +H21然后是 2 Na O H + CUS 0 , = = = CU( 0 H )2 I +Na 2 s 0 “ (有蓝色沉淀)注:少量的钠应放在煤油中保存,大量的应用蜡封保存。

      第 二 节 钠的化合物一、钠 的 氧 化 物 (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0 +H20 = = = 2 Na 0 H ( Na , 0 是碱性氧化物)2 Na @ +2 H 2 O = = = 4 Na O H +O 2 t ( Na z O z不是碱性氧化物、Na , ? 是强氧化剂, 可以用来漂白)2 Na202+2 C 02= 2 Na2C 0 ;, +021 ( 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里可用作供氧剂二、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1、硫 酸 钠 芒 硝( Na . S O , . 1 0 H20 )用作缓泻剂2、碳 酸 钠Na 2 cC h用作洗涤剂3、碳 酸 氢 钠Na H C O a作发孝粉和治胃酸过多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水溶性:Na , C O3比Na H C O s大与H C 1反应速度Na H C O -比Na z C Q,快热稳定性Na H C O :,受热易分解N a 2 c不易分解2 N a H C 0 3 = N a £0 3 + H Q + C 0 2 t ( 常用此法除杂)第 三 节 碱金属元素一、物 理 性 质 ( 详见课本1 0 7页)银白色,柔软,从L i -C s熔沸点降低二、性质递变规律L i N a K R b C s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 还原性渐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的碱的碱性渐强。

      三 、焰色反应1、 定义: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呈特殊的颜色 2 、 用品:的丝、酒精灯、试剂3 、 操作:灼烧一蘸取试剂一放在火焰上观察火焰颜色一盐酸洗净一灼烧注:焰色反应可用来鉴别物质记住:钠一一黄色钾一一紫色( 透过蓝色钻玻璃)第六章氮和磷第一节氮族元素一、周期表里第V A 族元素氮( N )、磷 ( P )、碑 ( A s )、睇 ( S b )钿 ( B i )称为氮族元素二、 氮族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 外电子, 主要化合价有+ 5 ( 最高价) 和一3 价 ( 最低价)三、氮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详见课本1 66页)1 、密度:由小到大熔沸点:由低到高2 、 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同3 、 期的氧族和卤族元素弱,4 、 比同5 、 周期碳族强6、 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渐弱,7、 碱性渐强第二节氮气一、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获得的氮气的方法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二、氮气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1 、 写出氮气的电子式和结构式,2 、 分析其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3 、 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可以跟乩、0 八金属等物质发生反应N2+ 3 H2= = = 2 N H3 N2+ 02= = = 2 N 0N2+3Mg====MgaN2三、氮的氧化物1 、氮的价态有+ 1 、+ 2 、+ 3 、+ 4 、+5, 能形成这五种价态的氧化物:N20 ( 笑气)、N O . N203 N 02 N 。

      N2054 、 N O 在常温常压下极易被氧化,5 、 与空气接触即被氧化成N O ?2 N 0 + 02 = 2 N O2无色不溶于水红棕色溶于水与水反应6、 N O z 的性质自身相互化合成N s O i 2N O 2==--N2OI ( 无色)3 N O2+ H2O = = = = 2 H N O:!+ N O t ( N O ? 在此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四、氮的固定将空气中的游离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 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两种请各举两例第三节氨钱盐一、氨分子的结构写出氨分子的分子式 电子式、、结构式,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怎样的呢? ( 三角锥形)二、氨的性质、制法1 、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溶于水的气体,2 、 密度比空气小,3 、 易液化4 、 化学性质:与水的作用: ( 氨溶于水即得氨水)N H;i+ H 2 O = = = = N H:). H 2 O = = = = N Ht + O HN H s . H20= = = = = N H31 + H20与酸的作用:N H 3 + H C 1 = = = N H , C 1N H3+ H N O3= = = N H 4 N O 32 N H3+ H2S 04= = ( N H J S O , 3、制法:2 N H £ l + C a( 0H ) 2 = = C aC 1 2 + 2 N H 3 t+ 乩0二 氯士卜1、 氨盐是离子化合物,2、 都易溶于水,3、 受热都能分解,4、 如N H " C 1 = = = N H:i t + H C 1 t5、 与碱反应生成N H :,N H「+O I T = = = N H 3 t + H206、N H J的检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7、 加热,8、 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第 四 节 硝 酸一、硝酸的性质1、 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2、9 8 %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3、 化学性质:不4、 稳定性,5、 见光或受热分解4 H N 03 = = = 2 H Q+ 4 N 0"+ 2 t( 思考:硝酸应怎样保存?)氧化性:①硝酸几乎能氧化所有的金属( 除金和伯外),金属被氧化为高价,生成硝酸盐如 C u + 4 H M ) 3 ( 浓 )= = = C u ( N 03 ” + 2 N 02 t + H203 C u + 8 H N O ,( 稀 )= = = 3 C u ( N 03 + 2 N 0 t + 4 H而 ( 表现硝酸有酸性又有氧化性)②能氧化大多数非金属,如C + 4 H N 0, 3 = = = C ( h t + 4 N 021 + 2 H20 ( 只表现硝酸的氧化性)③在常温与铁和铝发生钝化④ 1体积的浓硝酸与3体积的浓盐酸的混合酸叫做“ 王水”,“ 王水”的氧化性相当强,可以氧化金和铝二、硝酸的工业制法1、氨的氧化4 N H :t+ 5 02= = = = 4 N 0+ 6 H202、硝酸的生成2 N 0+ 02= 2 N 02 3 N 02+ H20= 2 H N 03 + N 0注 :尾气处理:用碱液吸叫尾气中氮的氧化物要得到9 6 %以上的浓硝酸可用硝酸镁( 或浓硫酸)作吸水剂。

      第 六 节 磷 磷 酸一、白磷与红磷性质比较二、磷 酸 ( 纯净的磷酸为无色的晶体)P205+ H20= = = = 2 H P 0:f ( 偏磷酸,有毒)P2O5+ 3 H2O = = = = 2 H3P O .t ( 磷酸,无毒,是中强酸,具有酸的通性)注 : 区分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常见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有色态溶解性毒性着火点红磷红棕色粉末水中、C S 2中均不溶无较高2 4 0° C白磷白 色 ( 或淡黄)蜡状固体不溶于水但溶于CS2有毒低 4 0 ° C 红磷 与白磷 氧气和泼氧 金刚石和石墨白磷的分子结构有何特点? ( 四面体结构P J 应怎样保存? ( 水中保存)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