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面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docx
34页屋面工程 (14 条 )一防水基层1. 防水基层找坡不准,排水不畅1.1 现象 : 找平层施工后, 在屋面上容易发生局部积水现象, 尤其在天沟、 檐沟和水落口周围,下雨后积水不能及时排出1.2 原因分析( 1) 屋面出现积水主要是排水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2) 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在施工操作时控制不严,造成排水不畅 3) 水落管内径过小,屋面垃圾、落叶等杂物未及时清扫1.3 预防措施 :( 1)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在设计中应正确处理分水、 排水和防水之间的关系平屋面宜由结构找坡,其坡度宜为 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宜为 2% 2) 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 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 200mm;水落管直径不应小于 75mm;天沟、檐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 3) 屋面找平层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坡度拉线, 并在相应位置上设基准点 (冲筋) 4) 屋面找平层施工完成后,对屋面坡度、平整度应及时组织验收必要时可在雨后检查屋面是否积水 5) 防水层施工前,将屋面垃圾、落叶等杂物清净1.4 治理方法 : 参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 对局部找补细部处理 ,达到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检测手段监控要点12、找平层起砂、起皮2.1 现象 : 找平层施工后,屋面表面出现不同颜色的分部不均的砂粒,用手一搓,砂子就会分层浮起;用手击拍,表面水泥胶浆会成片脱落或有起皮、起鼓现象;用木锤敲击,有时还会听到空鼓的哑声。
找平层起砂、起皮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有时会在一个工程中同时出现2.2 原因分析 :( 1) 结构层或保温层高低不平,导致找平层施工厚度不均 2) 配合比不准,使用过期和受潮结块的水泥;砂子含泥量过大 3) 屋面基层清扫不干净,找平层施工前基层未刷水泥净浆 4) 水泥砂浆搅拌不均, 摊铺压实不当, 特别是水泥砂浆在收水后未能及时进行二次压实和收光 5) 水泥砂浆养护不充分, 特别是保温材料的基层, 更易出现水泥水化不完全的问题2.3 预防措施 :( 1) 严格控制结构或保温层的标高,确保找平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 在松散材料保温层上做找平层时,宜选用细石混凝土材料,其厚度一般为30 ~ 35mm,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大于 C20必要时,可在混凝土内配置双向bφ 4@200mm的钢丝网片 3) 水泥砂浆找平层宜采用1: 2.5 ~ 1: 3(水泥:砂)体积配合比,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 32.5 级;不得使用过期和受潮结块的水泥,砂子含泥量不大于5%当采用细砂骨料时,水泥砂浆配合比宜改为 1: 2(水泥:砂) 4) 水泥砂浆摊铺前,屋面基层应清扫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现象。
摊铺前应用水泥净浆薄薄涂刷一层,确保水泥砂浆与基层粘结良好2( 5) 水泥净浆宜用机械搅拌,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一般为0.6 ~ 0.65 ),砂浆稠度为 70~ 80mm,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1.5min 搅拌后的水泥砂浆宜达到 “手捏成团、落地开花”的操作要求,并应做到随拌随用 6) 做好水泥砂浆的摊铺和压实工作推荐采用木靠尺刮平,木抹子初压,并在初凝收水前再用铁抹子二次压实和收光的操作工艺 7) 屋面找平层施工后应及时覆盖浇水养护(宜用薄膜塑料布或草袋) ,使其表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宜为 7~ 10d也可使用喷养护剂、涂刷冷底子油等方法进行养护,保证砂浆中的水泥能充分水化2.4 处理方法 :(1) 对于面积不大的轻度起砂,在清扫表面浮砂后,可用水泥净浆进行修补;对于大面积起砂的屋面,则应将水泥砂浆找平层凿至一定深度,再用 1: 2(体积比)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修补厚度不宜小于 15mm,修补范围宜适当扩大2)对于局部起皮或起鼓部位,在挖开后可用1: 2(体积比)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修补时应做好基层及新旧部位的接缝处理3)对于成片或大面积的起皮或起鼓屋面,则应产出后返工重做为保证返修后的工程质量,此时可采用“滚压法”抹压工艺。
先以 Φ 200mm、长为 700mm的钢管(内灌混凝土)制成压辊,在水泥砂浆找平层摊铺、刮平后,随即用压辊来回滚压,要求压实、压平,直到表面泛浆为止,最后用铁抹子赶光、压平采用“滚压法”抹压工艺,必须使用半干硬性的水泥砂浆,且在滚压后适时地进行养护3、找平层开裂 , 空鼓3.1 现象 : 部分空鼓 , 找平层出现无规则的裂缝比较普遍,主要发生在有保温层的3水泥砂浆找平层上这些裂缝一般分为断续状和树状两种,裂缝宽度一般在0.2 ~0.3mm 以下,个别可达0.5mm 以上,出现时间主要发生在水泥砂浆施工初期至20d左右龄期内找平层中较大的裂缝还易引发防水卷材开裂(包括延伸性较好的改性沥青或合成高分子的防水卷材在内),且两者的位置、大小互为对应另一种在找平层上出现横向有规则裂缝,这种裂缝往往是通长和笔直的,裂缝间距在 4~ 6m左右3.2 原因分析 :( 1) 在保温屋面中,如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其刚度和抗裂性明显不足;( 2) 在保温层上采用水泥砂浆找平,两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且保温材料容易吸水;( 3) 找平层的开裂还与施工工艺有关,如抹压不实、养护不良等找平层上出现横向有规则裂缝,主要是因屋面温差变化较大所致。
3.3 预防措施 :( 1)对于屋面防水等级为Ⅰ、Ⅱ级的工程,可采取以下措施:a) 对于整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层, 一般应取消水泥砂浆找平层 这样可省去找平层的工料费,也可保持有利于防水效果的施工基面b) 对于保温屋面,在保温材料上必须设置 35 ~ 40mm厚的 C20 细石混凝土b找平层,内配 φ 4@200mm× 200mm钢丝网片 2)找平层应设分格缝,分格缝宜设在板端处,其纵横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 6m(根据实际观察最好控制在 5m 以下);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宜大于 4m水泥砂浆找平层分格缝的缝宽宜小于 10mm,如分格缝兼作排气屋面的排气道时,可适当加宽为 20mm,并应与保温层相连通 3)对于抗裂要求较高的屋面防水工程,水泥砂浆找平层中,宜掺微膨胀剂43.4 治理方法:( 1)对于裂缝宽度在 0.3mm 以下的无规则裂缝,可用稀释后的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多次涂刷,予以封闭 2)对于裂缝宽度在0.3mm 以上的无规则裂缝,除了对裂缝进行封闭外,还宜在裂缝两边加贴“一布二涂”有胎体材料的涂膜防水层,贴缝宽度一般为 70~100mm 3)对于横向有规则的裂缝,则应在裂缝处将砂浆找平层凿开,形成温度分格缝。
4 细部构造不当4.1 现象 : 找平层的阴阳角没有抹圆弧和钝角, 水落口处不密实,无组织排水檐口,没有留凹槽,伸出屋面管道周边没有嵌填密封材料4.2 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善,操作工无上岗证,没有编制防水施工方案,施工前没有技术交底,没有按图纸和规范施工,没有按每道工序检查4.3 预防措施 :(1) 阴角都要抹圆弧,阳角要抹钝角,圆弧半径为 100mm左右2) 直式和横式水落口周围嵌填要密实,要略低于找平层3) 无组织排水,檐口要做好防水卷材收头的槽口4.4 治理方法 : 按照规范要求重新施工5、卷材屋面开裂5.1 现象 : 无规则裂缝,其位置、形状、长度各不相同,出现的时间也无规律,一般贴补后不再裂开5.2 原因分析 :5卷材搭接太小,卷材收缩后接头开裂、翘起,卷材老化龟裂、鼓泡破裂或外伤等此外,找平层的分割缝设置不当或处理不好,以及水泥砂浆不规则开裂等,也会引起卷材的无规则裂缝5.3 预防措施 :( 1) 找平层应设分割缝,防水卷材采用满粘法施工时,在分格缝处宜做空铺,宽为 100mm 2) 选用合格的卷材,腐朽、变质者应剔除不用 3) 卷材铺贴后,不得有粘结不牢或翘边等缺陷。
4) 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此法仅适用于 PVC卷材)但距屋面周边 800mm内应满粘,卷材与卷材之间也应满粘5.4 治理方法:无规则裂缝的位置、形状、长度各不相同,沿裂缝铺贴宽度不小于 250mm的卷材,或涂刷带有脂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 其厚度宜为 1.5mm治理前应先将裂缝处杂物及面层浮灰清除干净, 待干燥后再按上述方法满粘或满涂, 贴实封严6、天沟、檐沟漏水6.1 现象 : 沿沟底或预制檐沟的接头处, 屋面与天沟交接处裂缝, 沟底渗漏水6.2 原因分析 : 天沟、檐沟的结构变形, 温差变形导致裂缝, 防水构造层不符合要求,水落口杯直径太小或堵塞造成溢水、漏水6.3 预防措施 : 沟内防水层施工前, 先检查预制天沟的接头和屋面基层结合处的灌缝是否严密和平整,水落口杯要安装好,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