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3单元《测量》知识树-杨葆华-2页.pdf
2页三年级上册数学3 单元重难点分析一、 说课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义务教育学段的划分,九年义务教育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 13 年级)、第二学段( 46 年级)、第三学段(79 年级)三年级属于第一学段,新课标具体目标在第二大块空间与图形中,三年级在测量方面这样要求的:(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4)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围绕课标要求,本单元的分析如下: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毫米、分米和千米与米、厘米;吨和千克的进率及换算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吨的质量观念,应用毫米、分米和千米来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以及应用吨来正确表示物研讨的问题(教学中的困惑)1、如何体验 1 千米的长度?2、如何更好的认识及感受1 吨的重量?修订意见1、教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体验 1 千米有多长, 加深对 1 千米长度观念的理解 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2、应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例如,可以抬一抬25千克的大米, 然后推算多少袋有1 吨,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 吨货物的多少,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名学生的体重,然后在算一算、估一估多少名学生的体重是1 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1 吨体的质量解决措施1、教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体验 1 千米有多长2、应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例如,可以抬一抬25千克的大米, 然后推算多少袋有1 吨,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 吨货物的多少,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名学生的体重,然后在算一算、估一估多少名学生的体重是1 吨。
课标: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学科教学重难点1、如何体验1 千米的长度?2、如何更好的认识及感受 1 吨的重量?重点 : 知道毫米、分米和千米与米、厘米;吨和千克的进率及换算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毫米、 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吨的质量观念,应用毫米、分米和千米来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以及应用吨来正确表示物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