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三年级下册比一比教案.doc
8页《比一比》教学设计未央区东前进小学 李梅一、 教学内容 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课《比一比》第一课时二、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2、 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1、能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平均数问题 2、能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主动建构,学会学习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三、教学重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四、 教学难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练习纸六、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出示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你们喜欢它吗?今天我们就跟着“海宝”一起学习这节课好吗?看,海宝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投篮比赛。
出示课件)比赛结束了,但海宝遇到了一个问题,比赛的两组队员对奖牌发给哪个组争论不休,请你做个裁判帮他们比一比吧!板书:比一比二:探究新知1、 出示投篮比赛两组成绩的统计图(○表示投中1个),问题是“奖牌发给哪个组”2、 观察统计图,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3、 全班交流你的观点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生1:男生实力强 男生最多的人投了9个,女生最多的才7个生2:女生实力强 女生投篮总数比男生多生3:可能说没有办法比较,要么去掉一个女生,要么加上一个男生,人数要相等4、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两队的人数不同时,比较最高成绩、最低成绩、总成绩这些方法都不公平,不合理那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想出求平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再进行比较)生:求平均数比较合理、公平 师:你真了不起!你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这就是统计学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数,叫平均数板书课题)5、 探讨求平均数的方法1)怎样求出每组投球的平均数呢?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小组讨论,然后拿出练习纸和同桌探讨出方法2)全班交流不同算法方法一:移多补少法 点名让个别学生到大屏幕上指一指课件显示移动过程问:球的总数变了吗?人数变了吗?也就是把投中的球的总数,平均分成4份。
每个人平均投5个球,就是他们的平均数这样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法板书方法)那么在实际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很大的数字,咱们还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吗?生:不能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生:列式计算的方法方法二:用计算的方法算出平均数板书方法) 生回答,教师板书 (8+2+5+9)÷4=6(个) (5+7+4+3+6)÷5=5(个)师总结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并板书)师:第一组平均数是6,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投中了6个呢?观察第二组,第二组最多投中了几个?把它和平均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最少投中了几个?把它和平均数相比你又发现了什么?师板书:平均数一定比最大值小,比最小值大那你们说,奖牌应该发给哪个组?(男生队)三、巩固练习大家帮助海宝解决了这个问题,海宝很高兴,请大家到小熊的冷饮店去吃冰激凌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就一起去吧1、出示练习一咦,小熊遇到了什么难题了?你能帮它解决吗?点名回答并订正海宝说:“咦,是谁的歌声?我们去看看吧!2、出示练习二:你们能帮忙算出每位选手的平均分再给他们排名次吗?学生独立完成,点名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海宝的朋友小刚遇到了一个难题,求你们帮忙解决一下。
3、出示练习三: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洗脸、喝水、做饭、洗衣服一共就这么一点水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3、海宝很习惯游泳,有一天它和淘气一起去游泳,但是淘气他不会游同学们你们说一说身高1.3米的淘气下河会有危险吗?三、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总结: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还有很多很多,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四、 学生评价你认为你这节课的表现如何?给自己在这堂课的表现打打分总分10分)讨论用平均数作为本课的最后得分《比一比》教学设计未央区东前进小学 李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