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pdf
4页一.名词解释1.白体 :白居易体,宋初白体代表,王禹偁,李昉,徐铉倡导学习白居易后期的唱和诗(闲适和杂律),用浅俗而又圆熟的语言酬唱消遣,抒写流年观景的闲适生活,属对工切,平易晓畅2.晚唐体: 宋初宗法贾岛姚合的诗歌,多是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讲究炼字,以描写山林风物见长,意境较狭,缺乏现实感 代表人物, 九僧,林逋,寇准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从水中之影和月下之香来描写梅花的疏淡幽香之美, 写尽了梅花的气质风韵: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远;3.西昆体: 宋初师法李商隐风格的诗歌,题材狭窄,多为唱和赠答之作,全是近体,喜用典故,语言典雅繁丽因杨亿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4.半山体(王荆公体): 也叫介甫体,本指集句体,王安石晚年的集句创作相当频繁,质量也很高,因而当时的人认为王安石是集句体的创始人,于是以他的封号或者名字来称呼他现在一般指王安石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特点是描写细致,修辞巧妙,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意境清新5.诚斋体: 杨万里字诚斋,因其诗自成一格,故严羽(南宋)在《沧浪诗话》中称之为“杨诚斋体” 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很有风趣。
主要因素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最大限度地投身在客观事物上, 他笔下的草木虫鱼乃至山水风云具有知觉和情感和灵性 其次是诗想象奇特,不用生僻的字句和弃绝的结构,而是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致的章法,近于口语代表作《晓行望云山》《小池》6. 《四时田园杂兴》 : 是范成大隐居在石湖时写的一组田园诗,共 60 首,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在 《四时田园杂兴》中范成大把乐府诗的精神融入了田园诗歌当中7.贺梅子: 宋代词人贺铸的绰号,因在《 青玉案 》一词中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佳句,连用三种意象表现愁思的广度、密度、长度,化抽象无形的情思为具体形象,被称为 “ 贺梅子 ” 8.贺铸《青玉案》9.江西诗派: 宋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流派,成员众多,影响深远他们远学杜甫,近学黄庭坚以“点石成金,脱胎换骨”为创作的纲领,追求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北宋末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在黄庭坚后,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为派中成员因黄庭坚为江西人而得名,宋末元初,方回把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作为一祖三宗。
10.婉约词 : 婉约词,中国古代汉族词学流派之一,形成于晚唐这一类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 在取材上, 多写儿女之情、 离别之情; 在表现手法上, 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代表词人有 柳永 、 李清照 等11.豪放词 :形成于中国宋代的汉族词学流派之一, 豪放派 是 宋词 的一个流派,与 婉约派 并为宋词两大词派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 欧阳修 、 王安石 、 苏轼 、 苏辙 都曾用 “ 豪放 ” 一词 衡文 评诗第一个用 “ 豪放 ” 评词的是 苏轼 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12.本色当行: 本色当行是关汉卿戏剧语言的基本风格本色,剧中反映的社会生活符合生活本来的样子, 真实自然戏剧语言保持生活中人们语言原有的格调 当行, 剧本便于在舞台上演出,剧本在行,语言符合人物性格13.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汉族戏曲形式形成于 宋末 ,繁盛于元 大德 年间( 13 世纪后半期 -14 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 关汉卿 、 郑光祖 、 马致远 、 白朴 等主要代表作有,《 窦娥冤 》、《 汉宫秋 》、《倩女离魂》、《 梧桐雨 》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 反映人民疾苦为主,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主线明确, 人物鲜明。
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 “ 一人主唱 ” 14.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文学史上,早期南戏《 张协状元 》、《 宦门子弟错立身 》、《 小孙屠 》在明代被收入《 永乐大典 》里,得以保存,人们统称为《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其中,《 张协状元 》 是南宋时期温州九山书会的才人创作的, 其故事则从诸宫调里移植 它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南宋 戏文 ,弥足珍贵15.元代四大南戏: 《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 《拜月亭记》、 《杀狗记》二.简答1. 柳永词的新变1)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改变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慢词篇幅长,扩充词的内容涵量,提高词的表现能力 大量创用新词调, 宋代所用 880 多个词调中 100 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2) 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变“雅”为“俗”,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3)多 用铺叙和白描手法2 苏轼诗歌的特点?艺术特色: 1) 讲究才学(才气和学问) a.丰富出奇的想象,扩展诗境,写出新意 b.细致的观察,细腻的表现,情趣盎然 c ,构思布局波澜起伏, 变化开合 d. 讲究学问 ,善使事用典2)讲究议论 a.论新奇警策,深刻精彩,有启发性 b. 借助形象描绘,使议论飘逸隽永富有魅力 c.叙事议论结合,边叙边议,寄议于叙3)善于修辞 a.比喻生动新奇,层出不穷 b .对仗精工4) 刚柔相济,清远雄丽的风格内容: 1)社会政事诗 a.反映民生疾苦 b. 针砭时弊或讽喻新发 2) 写景抒怀遣兴诗, 美学价值高,脍炙人口 a.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动景 b. 山水景物注入浓情深致,有感情色调和个性色彩,物我交融,写景抒怀融合 c.写景抒怀,表现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乐观的精神 d. 由写景寄怀升华为对人生社会或自然物理的反思, 注入意象, 具有普遍的哲理性3) 描写民风民俗,如描写过年风俗的《馈岁》、《别岁》、《守岁》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取材广而命意新3.黄庭坚诗歌特点艺术特点: 1) 书卷气浓厚,人文意象密集。
人文意象,指与人类文化活动有关的意象,即非自然的意象 2)多用典故 3) 生新瘦硬的风格 a.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有出乎意料的转折,以意脉的突然断裂产生艺术张力 b. 善用修辞,出奇制胜,比喻新奇 c,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常见的字词组成新奇意象 d. 以诙谐口吻入诗 4) 晚年诗风反朴归真, 平淡而山高水深, 意境清新, 语言流畅, a.拗峭避俗, 不肯作一寻常语 b.才力雄厚,书卷繁富 c.往往意为词累,而性情反为所掩4.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特点)诗歌数量惊人, 今存九千四百多首 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触及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突出的是反映民族矛盾的爱国诗歌 爱国热情,浪漫主义精神,强烈的战斗性1)爱国诗 以爱国志士的身份写爱国诗,目的明确,以诗明志,以诗报国 a.慷慨悲歌,唱出时代的最强音 b. 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的讽刺 c,冷酷的现实,使激荡着昂扬斗志的诗篇充满壮志未酬的愤懑有苍凉沉郁色彩 d. 冷酷的现实使陆游从幻想或梦境中寄托报国理想 e.批判金统治者的野蛮罪行,歌颂北方沦陷区人民的爱国品质2)农村诗 同情人民,热爱生活,崇尚淳朴 a. 反映民生疾苦,同情关怀劳动人民 b. 描写农民简朴勤劳的生活, 描绘农村优美的风光, 表现对农村生活的由衷热爱 c.记录乡土节物,民风民俗3)闲适诗 游赏 读书 做诗4)爱情诗 凄婉哀艳 抒发至死不渝的真挚爱情艺术特点(成就 ): 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是现实主义,也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始终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 1) 抒写个人主观感受, 很少对客观生活作具体的铺叙和细致的刻画。
2)概括性强,故事性薄弱,把复杂的现实内容压缩在短诗中 3) 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a.具有丰富瑰丽的想象 b. 借助梦境描述理想,抒发胜利的欢乐 c.奇特的夸张 4) 风格既雄浑豪健,气势奔放,境界壮阔,又有杜甫沉郁悲凉特征5)各体皆工, 七言尤工 a.七律在宋代成就最高, 对仗工整 b. 七绝极有特点, 笔致流转,情韵深永,颇有唐人风致议论为诗,不袭唐人旧调 c.七古最有特色:多豪壮语、感慨语、反问语、夸张语6)善用典故,使事与抒情有机结合7)高度的语言技巧 晓畅平易,精炼自然清空一气,明白如话,无一语不天成5.辛弃疾词的艺术特点(成就)1) 创作大量英雄语豪杰词 使豪放词别为一宗, 正式成派, 登上了豪放词的最高峰 a.经常选用高亢爽健的词调, 多用声腔昂扬慷慨, 音节悲壮激烈更能表达雄浑激越之情的长调B.密集的军事意象, 连接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 展现血性男儿的力度美和崇高美 武器、军人 旌旗 抒情意象的军事化 c. 善于塑造鲜明生动、 虎虎有生气的英雄人物形象 d.景物和场面飞动壮观,具有豪放色彩2)想象丰富,打破时空局限,具有浪漫主义色彩3)善于运用跳跃、顿挫之法,使感情起伏跌宕,震撼人心4)变调 a.寄刚健于温柔之中,刚柔相济 b. 寄悲愤于闲适之中 c.寄庄严于谐谑之中5)以文为词 a.喜用典,善用典“驰骋百家,搜罗万象” b. 喜议论 c, 善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d. 散文句式入词6)高度的语言技巧,精美文学语言,通俗的口语6.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1) 善于塑造人物形象 有系列人物:青官系列 权豪势要 妓女 独一无二的典型人物:关羽 窦娥 a.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身份,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b. 善于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揭示人物性格 c.揭示人物内心的世界 d. 善于用比兴手法、 诗化气氛烘托人物情绪2)场面安排紧凑集中,情节简练有富于变化 《窦娥冤》写窦娥的一生遭遇,只有四折,集中描写张驴儿来家以后的遭遇。
单线结构,又能变化多端 《拜月亭》结尾,老相公招女婿,武状元配亲生女儿王瑞兰,文状元配义女蒋瑞莲3)戏剧语言本色当行本色当行, 是关汉卿戏剧语言的基本风格 本色, 剧中反映的社会生活符合生活本来的样子, 真实自然,戏剧语言保持生活中人们语言原有的格调 当行, 剧本便于在舞台上演出,剧本在行,语言符合人物性格4)影响 初为杂剧之始7.《救风尘》的艺术特点1)“说明”的巧妙安排一折盼儿劝阻引章嫁周舍:妓女从良之难,子弟与丈夫区别,戏场与婚姻区别说明:盼儿头脑清醒,不可能争风吃醋,以骗局反击骗局,不会被观众误解2)“戏弄”手法的运用盼儿设计 花枝招展, 带车马嫁妆从汴梁来郑州找周舍甜言蜜语, 重叙旧情, 委屈挨宋引章骂3)紧张情势的控制, 焦点:休书,有休书宋引章才有自由买休书不可能:丈夫打杀老婆,不该偿命,我手里有打杀的,无有买休卖休的8.《李逵负荆》的艺术特点艺术特色: 1) 运用误会构成戏剧冲突 王林误会——李逵误会——与宋江矛盾 =闹山王林误会原因:敬重梁山好汉,让满堂娇敬酒,宋刚、鲁智恩冒名顶替抢走美人李逵误会原因:维护梁山声誉 宋江冤枉,毫不知情2)情节构成在明白中求曲折 下山 对质3)运用对立因素相互照映,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崇高的目的——可笑的行为 粗心——细心直爽——耍赖,负荆请罪 关心,亲密——粗暴 恶劣 对待王林 宋江9.《西厢记》的艺术成就1)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两条线索: a.张生、莺莺与老夫人之间,反对封建礼教、藐视门阀观念,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与封建家长的矛盾冲突——主线 b. 张生、 崔莺莺、 红娘之间由于性格造成误会性矛盾冲突——副线2)情节曲折复杂 既波澜迭起,又一气呵成,结构完整 a.萍水相逢,一见钟情,彼此欣赏,但毫无希望,莺莺已许婚郑恒,门第不配 b. 普救解围,老夫人当众许婚 c.老夫人赖婚,崔张无望3)善于描摹景物,酝酿气氛,衬托人物内心活动,多有诗情画意4)语言自然华美a.语言个性化 b. 提炼民间口语,朴素自然,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c.化用唐诗宋词,出以新意,贴切文雅 d. 引用经书史籍5)对元杂剧体制的革新和创造A. 五本二十一折 由五个杂剧剧本连起来演一个故事, 每本末尾,有题目正名B. 突破一人主唱的定例,便于刻画人物 4 本 4 折,正末、正旦轮番主唱10.人物形象分析1)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