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九)(解析版).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59035174
  • 上传时间:2022-02-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9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九)(解析版)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18 分〕 1、日常生活中的以下现象属于化学改变的是〔 〕 A.矿石粉碎 B.灯泡发光 C.干冰升华 D.食物腐烂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矿石粉碎只是形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改变,故A错; B、灯泡发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改变,故B错; 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干脆变为气态,属于物理改变,故C错; D、食物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改变,故D正确此题考察学生对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确实定判定一个改变是物理改变还是化学改变,要依据在改变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改变搞清晰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的本质区分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定的标准是看在改变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改变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改变和物质形态的改变2、 依据如图供应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钠的原子序数为11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101g D.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该选项是否不正确; B、钠的原子序数为11,该选项是否正确;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101,单位不是g,该选项是否不正确; D、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该选项是否不正确。

      应选B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 一般状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响中简单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响中简单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简单得到电子,也不简单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像,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构造,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到达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构造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留意理解和应用3、 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避蚊胺〔简称DEET,化学式C12H17NO〕常用于驱逐蚊虫关于避蚊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由四种原子构成 B.由31个原子构成 C.属于有机化合物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该物质不是由原子干脆构成的,而是由分子构成的,其分子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B.该物质不是由原子干脆构成的,而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C.该物质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 D.该物质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17〕1416144171416,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应选CA.依据物质的构造来分析; B.依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C.依据物质的组成与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D.依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此题难度不大,考察同学们结合新信息、敏捷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4、 以下试验操作符合平安要求的是〔 〕 A. 验证氢气的可燃性 B. 闻气体气味 C. 移走蒸发皿 D. 稀释浓硫酸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氢气不纯时点燃或加热可能会产生爆炸,因此不能在产生氢气的时候马上点燃,错误; B、不能将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错误; C、转移蒸发皿不能用手拿,要用坩埚钳移动,错误; D、稀释浓硫酸的时候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渐渐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正确; 应选DA、依据已有的氢气的性质解答; B、依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解答; C、依据移走蒸发皿须要用坩埚钳解答; D、依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解答. 驾驭常见的物质的性质以及试验操作的留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5、对以下事实的说明,不合理的选项是〔 〕 事实 说明 A 气体简单压缩,而固、液体很难压缩 气体微粒间的空隙比固、液体的大得多 B 活性炭能除去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人须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 是为生命活动供应能量 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氧气与可燃物隔离 A.A B.B C.C D.D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气体简单压缩,而固、液体很难压缩,是因为气体微粒间的空隙比固、液体的大得多,应选项说明正确。

      B、活性炭能除去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应选项说明正确C、维生素在人体中起着调整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安康的作用,不能产生热量,人须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不是为了为生命活动供应能量,应选项说明错误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利用了使氧气与可燃物隔离 的原理,应选项说明正确A、依据分子的根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一样,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展分析判定即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 C、依据维生素的生理功能进展分析判定. D、灭火原理①去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此题难度不大,驾驭分子的根本性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灭火原理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6、 以下安徽特产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怀远石榴 B.砀山雪梨 C.祁门红茶 D.巢湖银鱼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怀远石榴中富含维生素,应选项错误B、砀山雪梨中富含维生素、糖类,应选项错误C、祁门红茶中富含维生素,应选项错误D、巢湖银鱼中富含蛋白质,应选项正确。

      应选D依据人体所需六大养分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定所含的养分素,进展分析判定此题难度不大,驾驭各种养分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将来对甲醇〔CH3OH〕等醇基燃料的运用,将有效支持控煤降污、改善大气环境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必须条件下反响,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以下有关该反响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为CO2的利用缔造了一种新途径 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响前后发生了改变 C.氢原子数在反响前后发生了变更 D.没有钌-膦铬合物,该反响不能发生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该反响能汲取二氧化碳,生成甲醇和水,为CO2的利用缔造了一种新途径,应选项说法正确B、钌-膦铬合物在该反响中作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响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应选项说法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发生变更,氢原子数在反响前后没有发生变更,应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必须条件下反响,钌-膦铬合物作催化剂,只影响反响速率,没有钌-膦铬合物,该反响能发生,只是反响速率满,应选项说法错误A、依据该反响能汲取二氧化碳,生成甲醇和水,进展分析判定B、依据催化剂的特征进展分析判定。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发生变更,进展分析判定D、依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必须条件下反响,进展分析判定此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驾驭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的特征等并能敏捷运用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8、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 〕 A.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解成原子,所以分子必须是由原子构成 B.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响有气体生成,与盐酸反响产生气体的固体必须是碳酸盐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必须是酸 D.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响都定是中和反响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解成原子,所以分子必须是由原子构成,应选项推理正确B、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响有气体生成,但与盐酸反响产生气体的固体不必须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应选项推理错误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不必须是酸,也可能是硫酸氢钠等盐,应选项推理错误D、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不必须是中和反响,如CO22NaOH═Na2CO3H2O,应选项推理错误A、依据分子和原子的关系,进展分析判定。

      B、依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响生成气体,进展分析判定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D、中和反响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响,反响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展分析判定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依据不同学问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留意学问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详细问题能详细分析9、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纳升温的方法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故B正确;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提升而减小,所以C物质降温后,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C错误; 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提升而减小,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纳降温的方法,故D错误。

      应选B依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必须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拟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定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定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的改变状况,从而判定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到达提纯物质的目的此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察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依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造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 分〕 10、以下试验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氢气和氮气 B.用肥皂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灼烧的方法区分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 D.用视察颜色的方法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答 案 】 BC 【 解析 】 解A、氢气和氮气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放热,不能鉴别,应选项说法错误B、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参加肥皂水,假设产生泡沫较多,那么是软水,假设产生泡沫较少,那么是硬水,应选项说法正确C、铜锌合金中的铜灼烧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黄金灼烧无明显改变,可以鉴别,应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均没有颜色,用视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应选项说法错误。

      应选BC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须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展比照分析找出特性,再依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此题有一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