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围棋的名言(共10页).docx
10页关于围棋的名言 关于围棋的名言 1、下围棋,落子无悔;叹人生,覆水难收人生没有回头路,世上没有懊悔药,人生关键的选择上必须要谋定而后行 2、在广袤的世界里谋求和谐 --吴清源 3、围棋中,每一枚棋子的地位都是同等的,但是一枚棋子何时出场,在什么位置出场,价值绝不一样社会中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4、舍弃是围棋取胜的秘诀;舍得是人生胜利的才智有舍才有得,会舍才会得舍得之道,乾坤微妙 5、围棋并不是想赢就能赢的,成功的要素是在其他方面 --武宫正树 6、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宋·苏轼 7、棋虽小道,品德最尊 --陈毅 8、输棋并非赢棋的对立面而作为赢棋的一局部永存 --村上春树 9、围棋应充溢缔造性的喜悦 --大竹英雄 10、短暂和局部的成功不等于最终的成功;短暂和局部的失败不等于最终的失败人生也是如此 11、大家都知道,下围棋分开盘布局、中盘实战和尾盘收官三大阶段,对于棋手来讲,每一阶段都很重要人生何不如此?30岁以前开盘布局,30岁到60岁中盘实战,60岁到90岁尾盘收官,对于真正胜利的人生,每一阶段都意义非凡 12、围棋须要一步一步下,人生须要一步一步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13、行一棋缺乏以见智,弹一弦缺乏以见悲 --淮南子 14、棋盘象征宇宙天体由三百六十局部组成,所以棋盘纵十九道,横十九道棋盘共三百六十一目,那多出的一目就是天元,即黑星,意为‘太极’,表示宇宙的本体三百六十一是古代日历全年的天数,四个角分别为春夏秋冬,白子和黑子分别表示白昼和黑夜棋盘和棋子就这样象征着天地 --唐?玄奘 15、棋法阴阳,道为经纬 --汉·李龙 16、下士下棋为吃子,中士下棋为占地,上士下棋为悟道;下士人生为趋利,中士人生为避害,上士人生为才智君子问凶不问吉,高手看盘先看险,胜败原是寻常事,阴阳幻变存玄机 17、酒以不劝为饮,棋以不争为胜 --明·洪自诚 18、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名利似纸张张轻,世事如棋局局新 19、对下棋人来说,围棋是一生的挚友 --吴清源 20、围棋中,有时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人生中,有时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21、独收万虑心,于此一枰竞宋·欧阳修 22、围棋与人生的博弈,嬉戏规那么一样,实力确定输赢;嬉戏规那么一样,实力相当,那么意志确定输赢;嬉戏规那么一样,实力相当,意志相等,心态确定输赢 23、围棋是严谨的思想熬炼、推理熬炼,是"头脑体操". --金庸 24、观棋不语真君子。
--明·冯梦龙 25、我的眼里没有所谓的条条框框,我是凭借自由的想象和准确的计算来限制棋局的 --李世石 【围棋格言】记住就能快速提升你的棋力! 1.能曲那么曲、可立那么立 在实战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残子的作用,是爱好者们感到麻烦的问题有一种利用残子的棋谚:"能曲那么曲,能立那么立". 此棋谚说明的棋理是:假如可以通过"立"的手段到达以下的目的:一、留有余味二、收气得利能曲的前提是:一、曲后能长气二、曲后可以多加利用 2.矩形补断虎输飞 在对局中,攻击和防守是相互依存的防守是如何补住己方的断点也是很有讲究的遇到矩形补断,最好的方法是用"飞",因为飞可不受对方刺的利用平凡棋形的补断规律是:一、厚势宜粘二、成形易飞三、安定必虎 3.中心开花三十目 这是有关根底的棋谚:"中心开花三十目"说的是:在布局阶段,中心提子的价值很大提子时,盘面子数越少,那么对今后的影响就越大"三十目"是形容提子后所产生的巨大威力 4.实尖、虚镇 这是有关棋形的一条谚语"实尖、虚镇"阐述的棋理是:在对方比拟坚实的状况下,己方要用"尖"来对敌方进展攻击;而"镇"能虚张声势,在盘上比拟空旷的地方,对敌子进展宽攻,使对方不易腾挪。
假如对方舍弃,己方就最大限度地收进 在实战中,"尖",往往注意局部利益"镇",时时须要全局协作 5.双单形见定*单 这条谚语是关于手筋方面的对局中,()双方都为充分发挥每个棋子的效率殚思竭虑,而志向的棋形势必会带来志向的效率同样,将对方走成愚形和自己走出好形有着同工异曲的作用 "双单形见定*单就是破坏对方棋形的战术之一"*单"意指在单子里面*住,其目的是将对方走重形成凝形,这样就可以使它的子的效率降低 6.攻击是最好的防备 这也常见于一些武侠小说之中它是有关攻防的棋谚在实战中,当对方侵入己方模样时,当作战中对方企图先手得利时,一味遵照对方意图行事多半是要失败的因此,要通过判定和分析发觉作战的时机,以便在关键时对攻击或防守作出正确的选择 7.二子头必扳 这是关于棋形的棋谚,它是众所周知的名句它说明的棋理是:在双方短兵相接的作战中,为了使己方立于不败之地,对待对方的"二子头"应当毫不迟疑的扳住只要自己能限制住大势,即使实地上有所损失也应扳头此棋谚解起来较为简单,落实到行动上却不是很简洁的 8.拆三拆四分势 自补关腹为良 这也是关于棋形的一句谚语它描述的是:实战中,己方的拆三,拆四阵势,在对方两边逼住的状况下,为使模样立体化或幸免对方打入后将形成以少战多的不利局面,可考虑自补。
补的方向是相对薄弱的一边,补的手段是向中心跳补,能照看中心和他处 9.腾挪自*始 此谚有关攻防腾挪,是指在敌强我弱的状况下,处理己方孤子的一种手段应留意的是:腾挪的一方是在逆境中作战,正面硬拼势必会遭遇较大的损失,而东碰西*往往能求得较好的行棋步调在有些状况下,为了刚好转身弃掉一些棋子也缺乏为惜爱好者假设能恰如其分地驾驭腾挪技巧,做到弃取自如,棋艺将得到明显的提高 10.两番收腹成尤小 围棋界有这么一种说法:"下手抢边角,高手占中腹".因此,可以看出经营中腹须要相当的技巧围中腹的空稍有不慎,就简单落空"与其强求去围腹空,还不如在边角的目数上多花些功夫,以求得一些实惠 11.逼孤多占地一二 拆三利敌角犹虚 此谚有关攻防方面说明的棋理是:实战中,为了攻逼对方的孤棋或弱棋,可以按常规下法在边上,中腹多占一,二路,对方的孤棋或弱棋因自顾不暇而无法进展还击这样,己方的子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在边线上不按常规走拆二而拆三的前提是:对方的角地空虚即使对方打入己方的拆三时,我方也有盘旋的余地另外,点角转换也是一种策略 12.势分入腹路皆公 此谚说明的棋理是:进入收官阶段,在中腹双方都有子力的状况下,假设不存在攻防或双方消长等必争之处,轻易不要在中腹行棋。
因为中心的空是双方的,实际价值较小不要贪图一时之开心,在中心消耗较多的手数这样时时会所得甚微 13.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 实战中,各种棋形都有其特定的要点发觉要点主要是凭借必须的实力和良好的感觉但是,对于一些爱好者来说,那么必需算清各种改变,从中领悟到要点之所在假设能正确运用"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这条棋谚,就等于为发觉要点找到了一条捷径 14.棋从宽处拦 入腹争正面 "棋从宽处拦"表达的是:当对方在己方阵营里分投侵入,或点自己的"三三"时,为了使自己有更大的开展潜力,幸免己方的子里重复,应从宽的方向将对方挡住 "入腹争正面"说的是:对局中,当双方随着对局的过程进入中原时,己方应争先占据宽广的正面,迫使对方旁行小路,使其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从而获得胜利而敌方也应争夺次类制高点,走畅自己棋形,以防被对方牵制住 15.并二腹中堪拆二 七子延边活也输 "并二腹中勘拆二"说明的棋理是:在中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棋子并排时,为加快向中心行棋的速度,应当采纳大跳的手段出头但是,要防止对方的*断还击 "七子沿边活也输"指的是:布局阶段,被对方三线压迫,自己在二线爬行七个子,即使这块棋做活了,也可能因为失去了外势而导致败北。
有时,由于要攻杀对方一块棋等,不得不在二线爬行,仍旧要考虑其得失,看看是否合算 16.出头关胜长 挖断须预防 对局中,双方竞向中心行棋的局面是屡见不鲜的出头,当然是步伐越快越好可是,任何事情都是利弊并存的,"关" 在行棋速度上优越于"长".但是必需对敌方的挖断有详细的防范措施 17.应对跨断软扳硬冲 在对局中,短兵相接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而跨断的运用在作战中更是屡见不鲜于是,便有了"应对跨断软扳硬冲"这一棋谚那么,何时软扳?何时硬冲呢?有一个判定标准:一是在己方正面作战不利时,用软扳来灵活的转身进展迂回作战二是当己方正面作战无后顾之忧时,就要用强硬的冲断来获得较大的利益 18.托二宜其边已固 局定飞边地欲足 前者说的是:对局中,为了使自己的孤棋生根,在对方已经坚实的地方,就可以在二路下托,使它坚实之处走得重复然而,假如对方还不是很完整的实地时,就不要轻易地去下托,只能在必要时酌情运用了 后者阐述的棋理是:在大局已定时,用"飞"的手法刚好地侵入对方的边角,可使己方的实空更加充溢 19.攻紧宜宽攻宽宜紧 棋谚"攻紧宜宽 攻宽宜紧"说明的棋理是:在攻击对方具有反弹力的孤棋时,不要急于强攻,应以宽攻为宜,只要能制孤即可;但假设在己方的势力圈内,对待敌方尚未安定的棋,就要连绵不断地对其进展严厉的攻击,以期获得最大的收益。
上面说的"实尖 虚镇"表达的是应驾驭的详细手法而"攻紧宜宽 攻宽宜紧"说的是攻击中应驾驭的节奏 20.逼敌近坚垒 此棋谚讲的是:对局中,当对方在己方的阵势内行棋时,一般状况下,都是将对方棋子逼向己方较厚实的地方,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厚势的威力否那么,厚势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将使己方的形势受损迫使对方走出低价值的棋,等于己方走了价值高的棋坚垒指坚实并已经做活的棋 21.后先有变宜从紧 彼此均先路必争 这两句都是有关攻防的棋谚前者说明白行棋次序的重要性假设疏忽大意将次序走错,将会形成两个迥然不同的改变后者说的是下棋时,对于双方的先手,如压长,扳头等使自己惬意,对方困苦的棋,都要全力拼抢这样的地方假设被对方占去,那么原来可我畅敌窄的棋就变成敌畅我窄了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