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推荐】养牛技术.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3449389
  • 上传时间:2021-10-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1.50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养牛技术第一章肉牛育肥第一节国内外肉牛业发展动态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牛肉是营养价值高而均衡的食品 和猪肉相比,脂肪含量低而蛋门质含量高;和鸡肉相比,蛋门质含量低而脂肪含量高,而 且肉中所含肌红蛋门质(元素铁的载体)比猪、鸡肉均高所以长期以來一玄是受消费考 青睐的食品,也是国际上进、出口量最犬的畜产品发展肉牛生产一玄受到各国政府和国 际贸易组织的重视一、世界肉牛业发展动态2004年,全世界牛的总存栏量为13. 7亿头,出栏肉牛2. 79亿头,出栏率20.4%当年牛 肉总产量为5788. 3力吨,人均占有9. 30千克牛肉次于猪肉(约占28%)而居第二位 每头屠宰牛的酮体重为207. 5千克每头存栏牛的平均产肉量为42. 2千克世界牛肉产量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总产1243. 8 JJ吨,人均42. 74千克,牛存栏9670 万头)、巴西(相应为:713. 6万吨、40.49千克和1・76亿头)和中国(相应为:532.0 力吨、4. 09千克和1.06亿头)人均占有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250.8千 克)、阿根廷(71.09)、美国(42.74千克)和加拿大(41.25千克)牛肉在世界肉类的总交易量中位居榜首,约为41% (相当于911力头活牛);其次为鸡肉 (29%)、猪肉(18%)和羊肉(6%) o但是,出口量和进口量占当年生产量的百分比均以发达国家居高(分别为19.22%和17.51%),而发展中国家极低(相应为1.87%和0. 39%) o发达国家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76.19%,人均进口牛肉3. 98千克;发展中国家 对应两个数字分别为:6. 83%和0. 02千克。

      当前世界肉牛业的发展特点是:1. 肉牛品种大型化,牛的早熟性和生长速度不断得到提高例如,现代的大型肉牛品种 夏洛来、利木赞、皮埃蒙特和南德温等,生长至15月龄,体重可达400〜450千克以上, 最高日增重有超过2. 0千克的;平均宰前日增重可达1. 5〜2. 0千克2. 在肉牛生产上多采用经济朵交的办法,充分利用杂交所具有的杂种优势,以提高生长 速度和饲料报酬率例如,加拿人利用若干个肉牛品种进行二元、三元杂交,轮冋杂交和 终端轮冋杂交,公牛和非种用母牛肥育作肉牛屠宰,种用杂种母牛被用于培育“复合型肉 牛”品种西欧和人洋洲一些国家,将荷斯坦奶牛用肉用品种公牛配种,所生杂种后代, 肥育后屠宰肉用3. 集约化和工厂化肉牛生产公司不断兴起,养牛场数量减少而规模不断扩人例如,美 国北科罗拉多州有一个芒佛尔特肉牛公司,年肥育肉牛40〜50力头,产值达3亿多美 元,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人的肉牛公司除了饲养肉牛以外,还进行屠宰、加工和销 伟,真正做到了 “公司+养牛户”,产、力口、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4. 近年来,随着坏保工作的深入和“有机农业发展模式”的出台,一•些国家已经提出“可持续肉牛生产”的口号。

      其核心内容:①以充分、有效、持续的利用天然草场为出发 点;②通过划区轮牧、建设草库仑,发展人工草场等,使天然草场的利用更加优化,减少 对于粮食和贮备牧草的依赖性;③维持农牧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④为消费者提供健康 一卫生的“有机”(或绿色)牛肉;⑤长期保持生态坏境的健康和稳定5. 从1993年英国发现“疯牛病”以來,卅?界牛肉库存量减少约6%,主要是欧美一些国家 由于不时的发现一些新的病例而相互停止贸易,结果导致牛的存栏量和产肉量也跟着减 少例如,欧盟15个国家近5年以來牛的存栏数减少了 55力头,减少量为0. 7%;而出栏 数比5年前减少了 1%由于牛肉供货量的减少,近年來,牛肉零伟价也在不断的攀升Z二、国内肉牛业的发展动态2004年,我国各类牛的总存栏量为1.084亿头,其中水牛2276万头,占21%,耗牛205 万头,占1.9%,良种和改良奶牛1000 )]头,占9. 2%,剩余7359万头,占67. 9%,系地方 良种黄牛和一部分肉改杂种牛当年牛肉总产532.0力吨,人均占有量4. 09千克,牛肉 在整个肉类中的比例为& 5%,极人低于猪肉的平均占有量和猪肉在肉类中所占的比例每 头屠宰牛的平均胴体重约为136千克,每头存栏牛平均产肉49千克。

      2004年,我国出口牛肉3.920万吨,占当年牛肉总产量的0.74%,占世界牛肉总出口量的 0. 52%o进口牛肉9. 854力吨,占当年牛肉产量的1.85%,人均进口牛肉数量仅为0.08千克我国肉牛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1. 改革开放以來,我国肉牛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特别自90年代实施秸秆养牛的方针以 后,肉牛业的发展更如用后春笋我国牛肉的总产量C从80年代的第4位跃居第3位1985年全国牛肉产量只有46. 7力吨,占当年肉类总产量的2. 7%,人均占有牛肉只有0. 53 千克但到了 90年代后期,牛肉总产量突破500万吨,1998年达到505.4万吨,比1985 年增加11倍人均占有量超过4千克,比1985年增加了 7. 5倍但是,进入21批纪以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肉牛的发展速度放缓了,而肉牛的存栏数 行减少的趋势如2004年比1998年牛肉总产量只增加了 26. 6力吨,年平均增加4. 4力 吨,年均增长率仅为0.9%左右而2004年牛的存栏数也比1998年减少了 1858力头每 年平均减少约310力头2. 我国尚无专门化的肉牛品种日前生产牛肉多用地方良种黄牛,或其和国外引进的肉 牛品种(如安格斯、夏洛来、利木赞、南德温、西门塔尔和皮埃蒙特等)进行杂交以后所 生的杂种牛。

      3. 除少数牧区以外,我国肉牛的主要生产方式为“秸秆+精料”例如,中原肉牛带的山 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都是发展秸秆养牛业,对架子牛和老残牛进行短期肥育而高档的小牛肉和犊牛肉由于市场和饲养方武的限制,至今没有发展起來至于“可持续肉牛 生产技术”,至今还没有进入议事日程4. 由于受国民生活习惯及购买力的限制,我国牛肉的市场伟价一直不到位(即,1斤牛肉 =2斤猪肉二4斤鸡肉),饲养肉牛的比较经济效益一直偏低5. 我国牛肉的对外贸易量,特别是出口量特别小,而且近年來还有下降趋势这与进口 国所设置的“技术壁垒”有关,但也提醒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无公害”或“绿色”食 品的标准利要求,规范我国肉牛养殖,切实保证消费者的卫生和健康,走可持续发展的路 子6. “农T综合体”、“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及“贸丁农”相结合的肉牛发展 途径已在我国初步形成,有待继续完善和发展三、发展我国肉牛业的对策1. 适应国内外肉牛业的发展需要,加快我国黄牛向肉用牛方向改良步伐—些研究者认为,牛是一•种“两极动物”——即,穷也穷不过牛,富也富不过牛具体 说,牛既可以消耗天然草地的劣质牧草去生产牛肉,也可以消耗人量的粮食,搭配少量牧 草去生产牛肉。

      前者的生产成本低、肉质差;后者的生产成本高,肉质优,但投资人结 合我国的特点,必须以第一种生产方式为主,适当配合第二种生产方式在这里选择合适的肉牛品种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认为,以优良的国内黄牛品种为基础,一 手抓木品种向肉川方向的选育提高;另一手抓选择和引进外來品种的经济杂交,充分利川 杂交优势,提高地方良种黄牛的肉用性能2. 作好我国肉牛生产的市场定位,逐步推广“可持续肉牛生产”模式,增加牛肉的出口1) 鉴于当前牛肉出口多被发达国家所垄断,而我国乂不具备生产高档牛肉的条件,所以 必须从低档市场寻找出路在这方血•我们是有优势的①我国出口牛肉的价格比较低廉, 仅相当于界冷冻牛肉平均岀口价的58%,可以选择性的和一•些需要中低档牛肉的国家进 行贸易②对于我国所生产的整块胴体按部位进行分割,低中选优,进行销售,如里脊 肉、腰肉、大腿肉等2) 逐渐推广“可持续肉牛生产模式”在我国退耕还林(草)发展至适当时期,要逐步 开放开然草场,实现“定畜量、混合放;设小区、建库仑;贮冬草,不过牧;收草种,人 工播;增效益,保生态;肉质好,牛羊壮;牧民富,食者健”的目标3. 引导和提侣“公司+基地+农户”的肉牛生产模武,建立经济上紧密结合的“贸工农” 联合体,使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被“结合”成一个人的经济实体,抵御在发展过程中可能 遇到的问题。

      4. 注意科学饲养,千方百计地挖掘便宜的饲草、饲料资源,按照肉牛的营养标准制定科 学、合理的日粮配方5. 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规范从事肉牛生产,为出口创汇 创造条件6. 搞好科普工作,向饲养户讲解肉牛生产知识,不断提高饲养肉牛的技术水平第二节肉牛生产的日标、条件和措施一、肉牛生产的日标、条件和措施肉牛生产的目标、条件和措施见图1-1,其中注解如下:高效一每头出栏牛盈利$500 元;多产TD产犊率$90%,②产犊间隔W13个月,③产后首次发情W60天;快长TD日增重$700克,②断奶重$30%成年体重,③18月龄重$60%成年体重,④宰前 重 2400kg;优胴TD屠宰率260%,②净肉率$43〜45%,③胴体评分:4〜5分,④脂肪评分:4〜3 分;肉美一①肉色:鲜红,脂肪白色,②品味:嫩、多汁、香,③成分:水分55%,脂肪W30%;低耗—— 每千克增重耗精料W4kg,耗饲草(干)3〜4kg,②每天饲养成木W5元另对两种不同肥育模式的效益进行比较,见表1-10表1-1两种不同肥育模式的效益比较图1-1肉牛生产的日标、条件和措施注:①平均人工开支是按每人饲养30头牛,口工资20元计算的。

      ②其它开支中包括:水、电、房舍折旧和医疗费用开支第三节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牛的产肉性能是受遗传基因决定、饲养管理条件制约,并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 的因此,要提高每头牛的产肉量,改善肉的品质,除了选择好品种和改善管理条件以 外,必须认识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体重(kg)•、体重增长规律牛的初生重人小与遗传基础有肓接关系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初生重人的犊牛生长 速度快、断奶重也人一-般肉牛在8月龄内生长速度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如图1-2);到了成年阶段(一般3〜4岁)生长基本停止据研究,牛的最人日增重 是在250〜400千克活重期间达到的但因tl粮小的能量水平而异月龄图1-2舍饲和放牧牛体重牛长曲线1、 饲养水平的影响饲养水平下降,牛的H增重也随之下降,同时也降低了肌肉、骨骼和脂肪的生长特别在 肥育后期,随着饲养水平的降低,脂肪的沉积数量人为减少2、 性别的影响当牛进入性成熟(8〜10月龄)以后,阉割可以使生长速度下降有资料介绍,在牛体重 90〜550kg之间,阉割以后减少了胴体中瘦肉和骨骼的生长速度,但却增加了脂肪在体内 的沉积速度尤其在较低的饲养水平下,脂肪组织的沉积程度阉牛远远高于公牛(表1-2) o3、 品种和类型的影响不同品种和类型的牛体重增长的规律也不一样。

      详细情况参看表l-3o表1-3不同品种肉牛的生长比较 注:Fu为人麦饲料单位,含增重净能1250KCalo二、 体形变化规律初生犊牛,四肢骨骼发育早(60%)而中轴骨骼发育迟(40%),因此牛体高而狭窄,臀部 高于耆甲到了断奶(6〜7月龄)前后,体躯长度增长加快,高度其次,而宽度和深度稍 慢,因此牛体增长,但仍显狭窄,前、后躯高差消失断奶至14或15月龄,高度和宽度 生长变慢,牛体进一步加长、变宽15〜18月龄以后,体躯继续向宽深发展,高度停止, 长度变慢,体形变得愈益浑圆三、 胴体组织的变化规律1、机体内化学成分的变化(见图1-3) 2、胴体组织的变化总的特点是:骨骼的发育7〜8月龄为中心,12月龄以后逐渐变慢内脏的发育也人致与 此相同,只是1:3月龄以后其相对生长速度超过骨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