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去来兮辞》段落层次分析01.docx
3页归去来兮辞》段落层次分析第一段,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 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最后的反问,表明其志已 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 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 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 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 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 情溢于言表!第二段,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这在阅 读时需要注意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昼夜兼程,归心似箭问征夫, 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这种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 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 开怀畅饮的情状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接下来四 句,“引壶觞”到“之易安”,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
再接下来由居室 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 露出来,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环顾,时而远望,白云行走, 飞鸟投林,都摄入他的眼帘作者正如“出岫之云”“倦飞之鸟”,做官本是无心, 官场确使他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第一句与文章首句呼应接着表示要与世想忘,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 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作者以听家人的知心话为快乐,以琴书为伴侣, 嚣嚷、喧吵不入耳中,可以说是乐以忘忧了接下来的描写是一段颇带诗意的描 绘春回大地,农人告诉他将要从事春耕了并且在农事闲暇,乘兴出游,“或 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注意它的句意承接,“或命巾车”后承“亦崎岖而经丘”,“或棹孤舟”后续 “既窈窕以寻壑”前者是陆路,后者是水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既是实景,又是心景,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暂短的感伤,由春来万物复苏, 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匆促虽有点沉郁,但细品全段, 基调还是静谧而愉说的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 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
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 上展开的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 何必不伸张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 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 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 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 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 美景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 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 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以“聊 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 疑”结束全文,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呢!这是 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