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互换性公差与测量基础第四版 答案.doc

41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111091268
  • 上传时间:2019-1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5M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 题 答 案周兆元 李翔英目 录第一章 习题1……………………………………………………………………… 2第二章 习题2……………………………………………………………………… 3第三章 习题3 ………………………………………………………………………6第四章 习题4 …………………………………………………………………… 14第五章 习题5………………………………………………………………………20第六章 习题6 …………………………………………………………………… 22第七章 习题7 …………………………………………………………………… 24第八章 习题8 …………………………………………………………………… 28第九章 习题9 …………………………………………………………………… 31第十章 习题10…………………………………………………………………… 36第十一章 习题11………………………………………………………………… 40习 题 11-1 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是否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答: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作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并且符合使用性能要求,这种特性就叫互换性。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都带来很大的方便,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互换性不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即便是单件小批生产,也常常采用已标准化了的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1-2 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何种场合?答: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是有区别的,若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的要求,这些零部件属于完全互换其中有一项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属于不完全互换一般地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1-3 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什么关系?答:给零、部件规定合理的公差、正确进行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而要做到这两点,需要有统一的标准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所以,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1-4 按标准颁发的级别分,我国标准有哪几种?答:我国标准分为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四个等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大类1-5 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q为多少?(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min):375,750,1500,3000……解:由表1-1可知属于R40/12派生系列,公比q = 750/375 = 2(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单位为mm):25,40,63,80,100,125等。

      解:由表1-1可知该系列为混合系列,前三个25,40,63是R5系列,公比q = 40/25 = 1.6;后四个63,80,100,125是R10系列,公比q = 80/63 = 1.25习 题 22-1 测量及其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答:测量是指为确定被测量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其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L与复现计量单位E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比值q的过程,即 或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以下四个要素: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确度2-2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机械制造和精密测量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答: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米是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s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机械制造中常用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1mm=10-3m精密测量时,多采用微米(µm)为单位2-3 什么是尺寸传递系统? 为什么要建立尺寸传递系统?答:为了把米的定义传递到实际测量中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上去,建立了长度量值传递系统在实际生产和科研中,不便于用光波作为长度基准进行测量,而是采用各种计量器具进行测量为了保证量值统一,必须把长度基准的量值准确地传递到生产中应用的计量器具和工件上去。

      因此,必须建立一套从长度的最高基准到被测工件的严密而完整的长度量值传递系统2-4 量块的“级”和“等”是根据什么划分的?按“级”和按“等”使用有何不同?答:国标GB/T 6093—2001按制造精度将量块分为K,0,1,2,3共5级,国家计量局标准JJG l46—2011《量块检定规程》按检定精度将量块分为1~5等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它们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但因不需要加修正值,故使用较方便量块按“等”使用时,不再以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而是用量块经检定后所给出的实测中心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误差,仅包含检定时较小的测量误差2-5 计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有哪些?答:计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分度值(刻度值)、刻度间距c、示值范围、测量范围、灵敏度、测量力、示值误差、示值变动、回程误差(滞后误差)和不确定度2-6 何为测量误差?其主要来源有哪些?答:测量误差是指测得值与真值之差,即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计量器具误差、测量方法误差、测量环境误差和人员误差2-7 我国法定的平面角角度单位有哪些?它们有何换算关系?答: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平面角的角度单位为弧度(rad)及度(o )、分(′)、秒(″)。

      1o =(л/180)rad度、分、秒的关系采用60进位制,即1o=60′,1′=60″2-8 何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三者有何区别?如何进行处理?答:随机误差是指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其数值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的误差系统误差是指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均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粗大误差是指由于主观疏忽大意或客观条件发生突然变化而产生的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中的不稳定因素综合形成的,是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是有规律可寻的粗大误差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产生这类误差随机误差分布服从统计规律,所以它的处理按统计学方法进行系统误差处理的关键在于发现系统误差,如果找到系统误差的规律,可以用加修正值等方法进行消除粗大误差的判断常用拉依达(PaňTa)准则(又称3σ准则),如果有,要在测量中剔除剔除2-9 试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同时组合下例尺寸48.98mm,29.875mm,10.56mm解:48.98mm = (1.48 + 5.5 + 2 + 40 )mm29.875mm = (1.005 + 1.37 + 7.5 + 20 )mm10.56mm = (1.08 + 9.5 )mm2-10 对某一尺寸进行等精度测量100次,测得值最大为50.015mm,最小为49.985mm。

      假设测量误差符合正态分布,求测得值落在49.995~50.0l0mm之间的概率是多少?解:1).求分布中心尺寸分布中心尺寸 = ( 50.015 + 49.985 )/2 = 50 mm2).求标准差σσ = ( 50.015 - 49.985 )/ 6 = 0.005 3). 求边界z1和z2z1 = |49.995 - 50|/σ = |49.995 - 50|/0.005 = 1z2 = |50.010 - 50|/σ = |50.010 - 50|/0.005 = 24).求概率和根据表2-3查得, = 0.3413; = 0.4772 总的概率= + = 0.3413 + 0.4772 = 0.8185 = 81.85% 2-11 用比较仪对某尺寸进行了15次等精度测量,测得值如下:20.216,20.213,20.215,20.214,20.215,20.215,20.217,20.216,20.213,20.215,20.216,20.214,20.217,20.215,20.214假设已消除了定值性系统误差,试求其测量结果解:1)计算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2)计算剩余误差。

      列入表2-1同时计算出及 见(表2-1)表2-1 测量数据表序号测得值剩余误差剩余误差的平方12345678910111213141520.21620.21320.21520.21420.21520.21520.21720.21620.21320.21520.21620.21420.21720.21520.214+1-20-100+2+1-20+1-1+20-11401004140114013)判断变值系统误差根据“剩余误差观察法”判断,由于该测量列中的剩余误差大体上正负相间,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所以认为无变值系统误差4)计算标准偏差σ单次测量的极限误差δlimδlim=±3σ=±3×1.25μm=±3.75μm5)判断粗大误差用拉依达(3σ)准则判断,由测量列剩余误差(表2-1)可知,<,故不存在粗大误差6)计算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7)测量结果 置信概率P=99.73%习 题 33-1 公称尺寸、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和尺寸公差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在公差带图解上怎样表示?答:公称尺寸是指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也就是允许的尺寸变化范围的两个界限值极限偏差是指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是上极限尺寸减下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由图3-1表示a)                 b)图3-1 公差与配合示意图3-2 什么是标准公差因子?在尺寸至500mm范围内、IT5~IT8的标准公差因子是如何规定的?答:标准公差因子是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制中,用以确定标准公差的基本单位对于基本尺寸≤500mm,IT5~ITl8的公差因子i 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D——基本尺寸段的几何平均值,单位为mm; i——公差因子,单位为μm3-3 什么是标准公差?规定它有什么意义?国标规定了多少个公差等级?怎样表达?答:标准公差就是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制中给出的一系列标准公差数值规定标准公差是为了减少公差值的数目、统一公差值和方便使用标准公差等级分为20级,用标准公差符号IT和数字组成分别由IT01,IT0,ITl,IT2,…ITl8来表示3-4 怎样解释偏差和基本偏差?为什么要规定基本偏差?有哪些基本偏差系列?如何表示?轴和孔的基本偏差是如何确定的?答: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是指某一尺寸(极限尺寸、实际尺寸等等)减去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其值可正、可负或零。

      基本偏差是指在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基本偏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