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doc
4页课堂观察记录表单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任职学校任教学科数学任教年段姓名观察视角一、教什么 观察记录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教学目标比较明确,能用适当方法引导学生学习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教师通过创设矛盾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既能引起学生兴趣,有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学生讨论得出“以多补少”、“先分后和”的方法引出“平均数”,体现教师注重方法多样化的训练能用不同的方法呈现,尊重学生的选择,关注学生认知水平及个人能力的不同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能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到与本节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符合本学科特点通过情境创设体现了“数学生活化”这一特点,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汇报、应用等技能,这同样是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教师做到了详略得当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教师能够很好的利用教材,并做了适当的修改,使之更适应本地区、本班的学生特点。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比较注重教师通过情境、问题引发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与、质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学习方法补充视点:巩固练习这一块内容较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巩固相对比较薄弱教学改进建议:巩固练习部分适当补充内容,以丰富学生实际应用的经验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任职学校任教学科数学任教年段姓名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记录观察视点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可以通过预习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可以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问题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比较多,无效提问比较少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教师能够做到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 有分层变式练习,只是需要补充内容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没有当堂测验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能够做到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既有探究式教学又有有意义接受式教学补充视点:同样是巩固练习这块比较薄弱教学改进建议:学生的讨论表达不够到位多增加小组活动,给更多学生思考和展示的空间。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任职学校任教学科数学任教年段姓名观察视角三、怎么学观察记录观察视点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课程中没有出现“检查预习”这一环节不知是否已经预习而没有汇报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是的运用情境创设和谐氛围,引导学生质疑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能够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只是次数较少,流于形式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能够做到通过观察学生反映,积极回应,给予正面引导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能所设计的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兴趣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有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回答比较准确补充视点:教师创设的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容易找到认同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教学改进建议:小组活动较少,流于表面要多开展有实效的小组活动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任职学校任教学科数学任教年段姓名观察视角四、学得如何观察记录观察视点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本节课中没有设计“课堂测验”这一环节。
2.各有所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不同水平学生能够有所得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基本能够满足4.时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有创设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能够得到有效解决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程度学生可以完成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特的思考和创见有教师也能够引导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补充视点:气氛和谐,学生愿意加入其中教学改进建议:在教学中加入“课堂小测”、“预习检查”这两项,这样可以在教学开始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在课程结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