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系统项目复杂度分析模型初探.doc
3页IT 系统项目复杂度分析模型初探概述项目复杂度模型是 IT 系统建设过程中经常需要面对的课题一个 IT 系统的建设规 模是大型、 中型、还是小型, 直接关系到具体投资金额的大小 从其投资结构来说,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硬件设备投资,软件产品投资,系统集成服务投资,应用开发 实施投资等本文只是针对 IT 系统应用开发实施投资部分进行项目复杂度模型的分析, 提出影响 项目规模的八大要素项目复杂度分析模型评估一个 IT 项目的复杂度,可以从八大要素来衡量要素一:子系统 / 功能点数量 一般来说,一个系统越复杂,其按照功能域划分的子系统越多,其最终分解出来的 具体功能点越多 子系统和功能点的增加与工作量的增加不是简单的线性增长关系, 从只包含一个子系统到包含多个子系统,随着人员投入数量增多和组织的细分,其 复杂度会因为组织间沟通和分工协作的难度而大大增加在这一点来说,可以认为 子系统的数量是划分简单项目和复杂项目的一个重要维度要素评分: 0-- 简单( 1 个子系统), 5—中等复杂( 2 至 4 个子系统), 10-- 复杂 (>4 个子系统)加权因子: 2要素二:外围接口数量一般的 IT 系统都不是系统孤岛, 是和外围系统紧密相连的。
与外围系统的接口数量 越多,代表着进行系统间集成的复杂度越高,难度越大这里的复杂度影响主要来 自于几个方面:一个是不同系统架构间形成统一接口协议的复杂度,这需要弥合系 统间差异,体现系统间关系的工作;另一个是在完全无关的两个项目组织间协调实 施的复杂度,包括设计开发、联调测试等协同工作,这是比项目组内部不同子系统 间的协调更为复杂的协同工作要素评分: 0-- 简单( 1至5个接口), 5-- 中等( 6-10 个接口), 10—复杂( 11-20 个接口)加权因子: 1.5要素三:承载的业务数量 在当前的 IT 系统架构中,往往一套体系架构上,运转着多种业务和产品因此,一 套 IT 系统中承载的业务和产品数量,将直接影响系统开发、配置、测试、联调工作 的复杂度要素评分: 0-- 简单( 1-5 个业务), 5—中等复杂( 6-10 个业务), 10—复杂( >10 个业务)加权因子: 1要素四:业务数据量大型企业的 IT 系统中,很多关键系统是伴随着大量的业务数据存在着的 IT 系统 处理数据量的大小, 直接影响到 IT 系统的架构设计模式 一个业务处理数据量大的 系统,不仅要求从硬件规模和部署上进行复杂深入的考虑,而且在应用架构设计上 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并行处理、负载均衡等要求。
很多在小数据量系统中可以通过人 工进行的操作, 在大数据量系统中则需要通过开发系统功能来实现, 如数据的审核、 出错回退、数据同步等从 IT 系统的特点来说, 可以采用最终用户数 (Subscriber ) 来衡量业务数据量的大小要素评分: 0-- 小型(<1000000的用户) ,5-- 中型(1000000 至 5000000个用户) , 10—大型( >5000000 个用户)加权因子: 1 要素五:技术复杂度 技术复杂度来自于系统建设中对功能上的复杂技术要求,典型的场景包括最新技术 架构、 较高的安全要求、 套装软件的集成等 目前各种 IT 系统建设已经从原来的烟 囱式的一种业务一套处理程序,向生产线式的多种业务一套处理程序的架构转变 这种模式更多地需要搭建系统架构时,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对业务进行充分的抽 象,通过构建基础架构公共组件实现多种业务的支撑要素评分: 0-低、 5-中、 10- 高技术复杂度因素较难量化,只能根据技术要求定性 分为低、中、高加权因子: 1要素六:需求的成熟度需求的成熟度是影响IT系统建设成本的重要因素如省 BOSS勺高复杂度系统,因 为需求比较成熟,有完善的规范来指导设计和开发,因此,其实施成本可以通过多 省实施来实现架构复制,实现了成本摊平。
而很多新的业务领域,存在着业务模式频繁变化,需求不断变动的特点,此类 IT系统建设,不仅要求开发商具有丰富的系统实施经验,还要具有深入的咨询能力, 对人员素质要求和系统的灵活性及扩展性都有较高的要求要素评分: 0- 需求稳定成熟 , 5- 需求较新,但相对稳定, 10-需求变动频繁 加权因子: 1要素七:系统的关键程度 系统的关键程度实际上体现的是对系统的质量要求这种质量要求体现在系统高可 用性要求(如联机交易要求 7*24 小时的高可用性)、系统处理正确性要求(如计费 帐务的正确性处理要求) 、系统处理的及时性要求 (如实时计费处理的时效性要求) 等系统的关键程度越高,越要在架构设计中考虑冗余处理、正确性验证、并发处 理等各种手段,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准确、高效要素评分: 0-非关键系统、 5-中等关键系统、 10- 重要关键系统加权因子: 1.5要素八:数据迁移的复杂程度IT 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除了设计开发之外, 更为艰巨的工作是测试和迁移 很多 IT 系统需要把原有系统中的数据完整地迁移到新系统中,尤其对于数据量大的系统, 数据迁移需要开发很多程序和脚本,并通过充分的测试和模拟,才能实现正确和及 时的数据迁移。
很多原有系统还存在较多的错误数据,这些数据的清理也是一个很 大的工作要素评分: 0-简单少量迁移, 5-中等复杂迁移, 10- 高度复杂迁移加权因子: 1上述 8 大要素综合作用,将决定项目的复杂程度复杂程度的高低,将直接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个是项目团队的能力,根据项目复杂程度不同,需要搭配不同数量的 资深实施人员和普通技能人员;另一个是项目实施的人月数量,是由参与项目的人 员所从事项目的时间累计而成项目复杂度越高,越需要人员的技能水平越高,周 期也需要更长,工作量就会越高我们在评估项目复杂度时,对 8 大要素进行评估,把得出的评分进行加权累计,可 以得出一个汇总分数 这个分数从 0—100 分,其高低可以体现项目的复杂度 我们 初步可以采用如下公式:0-40 分:小型项目41—70 分:中型项目71— 100 分:大型项目总结项目复杂度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需要根据所面对的行业领域,所实现的 IT 系统性质,进 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之后才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评估模型和方法, 不同领域的评估模型会有 所不同,可能在评估要素和加权因子上都有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文主要是针对 IT 系统的建设,结合项目实践和项目实施方法论,对项目复杂度模型进行 的初步探讨。
希望能够在评定项目复杂度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