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部外伤急救预案.docx
8页头部外伤急救预案一、概述头部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撞击或伤害导致的损伤,可能涉及头皮、颅骨、脑组织等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对于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本预案旨在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急救流程,帮助伤者得到及时救助二、急救原则(一)快速评估1. 观察伤者意识状态2. 检查是否有明显出血或伤口3. 判断伤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或抽搐二)安全第一1. 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2. 如伤者处于危险区域,立即转移至安全地带三)分步处理1. 先处理生命体征,再处理伤口2. 保持伤者安静,避免剧烈活动三、具体急救步骤(一)评估意识状态1. 采用“呼唤反应法”判断意识:轻拍伤者肩膀,大声呼唤“你叫什么名字”“发生了什么”2. 根据反应程度分类:(1) 清醒:伤者能正常对话和活动2) 嗡嗡作响:能简单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3) 格林斯征:仅对疼痛有反应,无自主语言4) 无反应:完全失去意识二)处理出血伤口1.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去除污物和异物2. 止血措施:(1) 小伤口:用无菌纱布按压止血2) 大伤口:使用止血带(注意每15分钟松绑一次)3. 覆盖伤口: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料覆盖,防止感染。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1. 清除口腔异物:用手指或工具轻轻移除口腔内血块或呕吐物2. 头部抬高:用软枕或衣物垫高伤者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四)呼叫急救服务1. 无意识或呼吸困难:立即拨打急救(如120)2. 提供伤者信息:说明伤者状况、受伤原因及现场位置五)后续观察1. 保持伤者静卧,避免移动颈部2. 定时检查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记录变化3. 如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再次求救:(1) 意识持续恶化或丧失2) 呼吸停止或异常3) 伤口出血不止四、注意事项(一)禁止措施1. 禁止随意搬动伤者,尤其是怀疑有颅骨骨折时2. 禁止喂食或饮水,以防误吸二)心理安抚1. 保持冷静,避免过度刺激伤者2. 安抚家属情绪,配合急救操作五、预防建议(一)日常防护1. 骑行佩戴头盔,遵守交通规则2. 儿童活动区域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二)高风险人群1. 老年人注意防滑摔倒2. 运动爱好者加强热身,佩戴防护装备本预案适用于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常见场景,通过规范操作可显著提升头部外伤的救治成功率急救过程中应保持冷静,科学施救,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五、注意事项(续)(一)禁止措施(续)1. 禁止随意搬动伤者: 这是急救中的核心原则之一。
尤其对于怀疑有颅骨骨折、颈椎损伤,或者意识不清的伤者,不恰当的搬动可能加重颅内损伤或导致脊髓损伤操作时,必须保持头部、颈部和躯干的整体稳定如果需要移动伤者(例如,从车内转移到担架上),应遵循“滚动法”:让伤者保持平直,头部与身体保持一条直线,用至少三人协同操作,同步、缓慢地滚动至安全或需要的位置2. 禁止喂食或饮水: 头部外伤可能导致意识障碍,伤者可能失去吞咽反射,强行喂食或饮水会引发误吸,导致窒息,堵塞气道,极其危险应保持伤者呼吸道通畅,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处理3. 禁止使用镇静剂或药物: 在未明确伤情和意识状态前,禁止给伤者使用任何药物,包括止痛药某些药物可能影响后续诊断(如CT检查),或对伤者尚未明确的颅内情况产生不良影响二)心理安抚(续)1. 保持急救者自身冷静: 紧急情况容易引发恐慌急救者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定,这样才能清晰思考并正确执行急救步骤可以通过深呼吸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2. 稳定伤者情绪: 如果伤者清醒,尽量安抚其情绪,告知正在为其提供帮助,减轻其恐惧感避免大声喧哗或过多刺激,以免引起伤者躁动3. 与现场其他人员沟通协调: 如果有其他在场人员,应指定专人负责呼救、寻找急救服务、管理现场秩序等,确保急救工作有序进行。
4. 安抚家属情绪(如适用): 如果有家属在场,应理解并安抚他们的焦虑情绪向他们简要说明正在采取的措施和注意事项,避免因情绪激动而干扰急救工作同时,也要管理好家属,防止他们随意触碰伤者或干扰现场环境六、现场环境安全评估在进行任何急救操作前,必须首先评估现场环境的安全性,这是保障急救者自身安全的前提一)识别潜在危险源1. 交通风险: 如在马路边受伤,需确认是否处于车流区域,是否存在被再次撞击的风险必要时,设置警示标志或寻找更安全的地点施救2. 电源风险: 如在潮湿环境(如浴室)或靠近电源设备处受伤,需先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工具,避免触电3. 火源风险: 检查现场是否有明火、易燃易爆物品,确保施救过程不引发火灾4. 建筑物风险: 如在建筑物内受伤,注意是否有掉落物、结构不稳定等情况避免进入危险楼层或区域5. 其他危险: 如现场有化学品泄漏、尖锐物品散落等,需先处理或避开这些危险二)采取安全措施1. 移除或隔离危险源: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将伤者移至安全区域,或清理、隔离现场危险物2. 设置警示: 在现场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识(如使用颜色鲜艳的衣物、树枝等),提醒他人远离3. 自身防护: 如有可能,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尤其是在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的情况下。
七、后续转运与途中监护(一)准备转运工具1. 使用专用担架: 优先使用硬质担架,确保伤者头部和身体稳定2. 替代方案: 如无担架,可使用木板、床板等平硬物体作为搬运工具,同样需保持伤者体位稳定3. 软质担架: 仅适用于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的轻伤者,但仍需注意头部支撑二)途中监护要点1.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在转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伤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和深度、有无剧烈头痛、呕吐、瞳孔变化等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伤者气道始终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3. 防止二次损伤: 确保伤者在担架上固定牢固,避免在颠簸过程中发生移位,加重伤情4. 保暖与安静: 注意为伤者保暖,避免过热或过冷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噪音5. 与急救中心沟通: 如有可能,提前联系急救中心,告知伤者大致情况,使接收医院能有所准备八、特殊情况处理提示(一)开放性颅脑损伤1. 简单处理: 对于有明显碎骨插入脑组织的开放性伤口,急救者切忌将碎骨取出应立即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覆盖伤口,轻轻压迫止血2. 重点观察: 此类伤者风险较高,转运途中需重点监护呼吸和意识变化,随时准备再次呼救二)疑似颈椎损伤1. 固定颈部: 如果怀疑颈椎损伤(如伤者受伤时伴有颈部强直、疼痛,或意识突然丧失),应立即用硬板或卷起的衣物等作为颈托,临时固定头部和颈部。
2. 保持稳定: 转运过程中,确保伤者头部始终处于中立位,不前屈、后仰或侧转三)多发伤合并头部外伤1.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 如果伤者同时有其他危及生命的损伤(如严重出血、呼吸困难等),应在处理头部外伤的同时,优先处理这些更为紧急的情况2. 系统评估: 在初步处理头部外伤和危及生命损伤后,进行全面评估,不遗漏其他部位损伤九、记录与信息传递(一)简要记录1. 时间信息: 记录发现伤者时间、开始急救时间、呼救时间2. 伤者信息: 如能获取,记录伤者大致年龄、性别(无需具体身份信息)3. 伤情描述: 简要记录伤者意识状态(清醒/昏迷/嗜睡)、主要伤情(如出血部位、程度、有无呕吐等)4. 已采取措施: 记录已执行的急救步骤(如止血、固定、保持气道通畅等)二)信息传递1. 向急救服务人员说明: 在将伤者交给急救人员时,清晰、准确地报告记录的内容,特别是意识状态变化、有无进行性恶化、已采取的措施等关键信息2. 配合问询: 配合急救人员询问,提供补充信息十、自我防护与准备(一)急救者自我防护1. 戴手套: 如有可能,佩戴一次性手套,减少接触伤者体液的风险2. 避免直接接触: 尽量使用纱布、布料等屏障进行操作。
3. 处理后的清洁: 急救操作完成后,彻底清洗双手或使用消毒湿巾二)个人急救准备1. 学习急救知识: 获取专业的急救培训,熟练掌握头部外伤及其他基本急救技能2. 准备急救包: 在家中、办公室或常去场所准备一个包含纱布、绷带、消毒液、一次性手套、创可贴等物品的急救箱3. 了解急救中心位置: 熟悉就近的医疗机构或急救服务联系方式本部分对头部外伤急救预案进行了补充和细化,涵盖了更多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遵循这些步骤和建议,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更有效地保护伤者,减少不良后果记住,急救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第一步,但最终的专业治疗仍需依赖医院医护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