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整合之路——质性与量化之整合.pdf
2页S CIENQ :而且, 研究者虽力求客观, 但他的一言 一行都可能会在有意无意间给被试以一定的暗 示或影响而且, 我们所谓的客观的研究工 具, 它的客观性又有多少可以保证呢? 拿最常 用的量表来说, 美国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它所测 量的有1/ 3是美国人的特征, 有1 / 3是全人类 共有的特征, 而另外1/ 3所测的东西可能连间 卷编制者本人也不只所测为何, 而在我国大部 分量表都还是引进国外的, 它的效度更是值得 商榷了这许许多多的原因必然会给研究结 果带来偏差, 而如果我们将这种结果以传统呈 现的方式表达出来, 显然也是有失偏颇的 所以.现代就迫切需要一种研究方法, 它能愈 封 民 好地解决这些问 题, 质的研究方法就具有许多 优 点 3 质的研究方法与t 化研究方法的 异同 在台湾、 香港、新加坡等地, 质的研究 也被翻译成质性、质化或定质研究, 根据质 的研究领域的两位学者丹曾 和 林肯的观点, 质 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 超学科, 有时甚至是 反科学的研究领域在心理学中, 有人从研 究的产生结果将质的研究定义为 “ 产生描述 性资 料的研究” (黄瑞琴, 1999 ) , 也有人从 结果 的产生方向定义为 “ 指任何不是经由 统计程 序或其他量化手段而产生研究结果的方法 (Ans e l in s t ran s san dju l let c o rbln, 19 9 0 ) , 北 京 大 学 教 授陈 向 明 从 研 究 活 动 的 特 征 角 度 对 质 的 研 究方 法作了 一个 较为 全 面 的 定 义, 她 认 为 质的研究方法是 “ 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 具, 在自 然情景下采用多 种资料收集方法 对社 会现象进行整 体性研究, 使用归 纳法分析资 料 和形成理论, 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 和 意义建 构获得解释 性理解的 一种方 法’ (陈向 明, 2001 ) .并 指出质 的 研究 具 有以 下 一 些主 要 特点: 在自 然情景下; 对意义的 “ 解释性理 184S C I〔NC〔 及 T仁 CHNOLOOY 甘 NF ORMAT !ON 学 术 论 坛 — 解” .研究是一 个演化发展的 过程, 结论要使用 归 纳法;重 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
要更好的理解质 的研究定义, 必须结合量 的 研究进 行理 解, 首先 看二 者 之间 的 区别:(1 ) 两 者所包括的 概 念来看, 量 的方法有:变 量、 操作 性定义、 假设、 信度、 效 度、 差异显 著性、 重 复验证、 预侧 质的研究方法包括一些: 了 解、 诊释、意义、 情景脉络、日 常生活、 故事、 过 程、 建构等 (2 ) 理论基础不同 量的研究方 法主要是以行为主义、实证主义有关的理论为 墓础, 而质 的 研究方法是以 批判主义、 后实 证 主义、 现 象 学、 解释 学为 基 础.( 3 研究 的目 的不 同 质的 研究 方 法是 要 寻求概念、 描述整体现 象, 了 解意义, 建构理论, 而量的研究方法目 的 是 验 证先 前 的 假设, 寻求因 果关系 ( 4研究对象 侧重点不同. 量的研究方法侧重于研究预先 选择的变 量及 结构体系, 质 的研究方法则是研 究整体现象和过程 (5)研究的情景不同. t 的 研究 是在 一种 控制性的、 暂 时性的和 抽象的 情 景下进行, 质的研究是在一种自 然的、 整体的、 具体的环境下进行的 (6 ) 研究样本 抽样不同。
t 的 研究 方法 要求取样应 具有代表性, 是一种 随机 的取 样, 且 样本较大, 而质 的研究 室一种 利 益取样, 非随机地抽取小样本或个案研究 (7 ) 研究 者角色 不同 量的 研究方法中 研 究这是一 个旁观者, 局外人, 价值中 立者, 质的研究中 研 究 者除是一 个研究工 具外, 本身 还是一个参与 者, 局内人 (8 ) 面对的问 题不同 量的方法有 控制变里困 难、 生态校度 低 和研究 者主 观意 识 的 介人等影响, 而质的研究方法面临的 是资料 整理困难、 信度较低、 研究大样本困 难等问 题上面说的只是质和量的方法在一些大的 方面的不同, 其实, 它们二者在研究手段与工 具、资料收集、理论来源和类型等许多方面 都存在不同点, 这里就不都罗列了 需要说明的是, 质的研究并不同于我们所 二说 的 定 性 研 究 , 虽 然 两 者 有 很 多 的 相 似 点 , 但 是, 定性研究 是一个更为宽 泛的概念, “ 几乎一 切 非定 量的 东西 都是定性 的” , 它 基本 上没有系 统收集和分析资 料的要求, 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习 惯性和自 发 性, 它更多 的 是研究者个人观点 的阐 发, 是一 种 形 而上 学的 思 辨形式, 虽 然两者 都强 调对 社 会 现 象的 理 解 和 解 释, 但是 质 的 研 究更强 调过程 性、 情境性和具体 性, 而定性研 究比 较 偏向 结 论 性、 抽 象 性和概 括 性. 质的研究方法与t 的方法有这么多的不 同, 那质的 研究是否是与 量的研究唯一对对立 的 研 究方 法 呢 ? 其 实不 然, 如果 我 们 将质 与 且 的 研 究在 进 行 更 细致的 研 究 可 以 发现, 它 们两 者 在 “ 范 式” 、 “ 方 式” 、 “ 方 法” 、 “ 技巧 ” 、 “ 资 料” 等各 个 方 面 都存 在 相 互 掺透 的 情 形, 随着 质 的 研究方 法 的 不 断 壮大, 有 关 这二 者的 结合 的 呼声 也越 来 越 高, 关于 它 们 结合 有 许多 种看 法和观点, 有同 意两 者结合的, 也有不同 意的, 还有同 意但是认为两者不可能结合的, 笔 者是 比 较赞同 两者结合的, 并且这二者结合在 心理 学 届 具 有 非 常 重 要的 意义。
这里 仅 就 二 者的 优 2007NO . 17 3C〔 r《 龙 使用归纳法手段建立理论, 对理论有所创新等等这种种优点似乎是为 弥补量的研究缺点而量身定做的一般, 同时, 质 的研究方法的一些缺点也正好被盘的研究优点 所弥补, 如它不能大规模研究大样本, 结果不能 推广, 研究没有统一程序等等, 都正好是量的研 究的优点所在所以, 在心理学中, 如果能将 两者非常好的结合起来, 就能系统地、全面 地研究心理现象, 同时这两种方法也正好反映 了科学与人文的方法的统一, 对心理学的大统 一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就这一问题进 行探讨 质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中现在主要集中在 教育心理学领域, 在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成果等 已经非常丰富了, 关于质的研究趋势也愈来愈 多的被人所关注大体来说, 质的研究今后 可能会出现五个方面的发展势头:(1)越来越注 重行动研究, 强调让被研究者参与到研究之中, 将研究的结果是用于对制度和行为的改变上 ( 2 )更加尊重文化多元, 注重倾听弱小人群的声 音 (3 ) 更加重视研究者个人的反思, 意识到研 究者个人的权利及其对研究的影响 (4 ) 在坚 持多元的同时坚持研究的规范化, 更加追求方 法上的严谨和系统性, 要求研究结果的内容高 度密集, 处于特定的时空情境中。
(5 ) 信息时代 高科技的发展将对质的研究的手段和建构现实 的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种 发展趋 势对心 理学的整合 有 什么 推动 作用呢? 我们知道, 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 我 们在研究方法上追求 “ 去中心” 、“ 多元 化” , 质的研究方法的采用正迎合了这样一种 趋势同时, 我们批评实证主义的霸权主义 行径, 并非是说它的研究方法不对, 我们知道, 研究方法本身本无对错之分, 只有与研究的问 题以及研究过程中其他因 素相联系 时才可能衡 t 其是否合适心理现象本身是一种主观的 东西, 用唯科学的 法对它进行研究显然有不 妥之处而人文心理学的理论也总面对没有 说服力的危险, 因为它总缺少验证性的基石保 证同时, 它对科学心理学方法的全面反对 也有将心理学赶回哲学思辨之嫌, 会使心理学 的科学性丧失所以, 现代心理学正走向一 条科学人文心理学的道路, 使二者整合起来形 成一个统一的大心理学 这就要求要有一种研 究方法能兼容两者的优缺点, 为二者的整合扫 清障碍从心理学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 光有 t 的研究方法已 经不足以满足心理学研究的需 要, 只有将质的研究方法的引入并加以重视, 用 多元的方法研究问题, 才是现代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 1 ] 陈向明.质 的研究 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 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 1 2 】 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 版社, 2001, 1. [ 3 l张永清.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中方法论范式和 研究方法的选择问 题, 思想战线, 200 1 , 3: 46 一4 8 [4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人民教育 出版社, 2003, 6. 1 5 1胡中锋.论教育研究中质的研究与 量的研究 的整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 :31一 34.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jNFORMATION1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