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06385826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7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人格:通常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即在各种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独特一贯的风格 (人格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包括稳定的动机,习惯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稳 定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人格是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由一些特质组成, 如害羞的、可信任的、友好的、沮丧的、自信的等等2.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3. 习得性无助感: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之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 态或行为4.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5.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6.感受性(绝对、差别)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性——能觉察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感觉出同种刺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7.感觉阈限(绝对、差别)感觉阈限——引起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异量8. 联觉:由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 感 觉的现象9.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0.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联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思 维活动俗称思考11. 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12•有意识记(有意注意):有意识记(voluntary memorizing),又叫随意识记是指有一定的目的任务,按一定的方法、步骤进行,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13. 智力:智力是由思维、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构成的一般能力14. 情绪:人类对于各种认识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 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15. 需要: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 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16. 创造力: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 值的产品的能力17. 动机冲突: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可能都获得满足 而产生的矛盾心理18. 人格特质: 强调人的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以特质的概念来假定行为的跨情境 的一致性和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由一些特质组成,每种特质是一个人格维度,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19. 心境:心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它并不指向特定的对象,而是影响着一个人整个行为 表现,使人的一切行为在一定时间内都带有特定的情绪色彩。

      20. 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材料对后继学习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21. 倒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指后继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22. 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 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23. 气质:是指人格中那些与生俱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受遗传与生理影响很大24. 成就动机: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 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25.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26. 高峰体验:是一种超越一切的体验,其中没有任何焦虑,有回归自然或天人合一的愉 快情绪1.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心理现象(两分法)个性心理(人格)认识过程:感觉 知觉 记忆思维 想象情感过程■注意意志过 程个性倾向性:需要 动机 兴趣理想信念 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气质 性格心理过程自我意识2011/12/14心理学基础16心理现象可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个体心理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差异两个方面;心 理现象还可分为个体意识和无意识书上)2.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 年,冯特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3.主要的心理学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学派名称及年代主要人物研究对象基本观点构造主义1879-1900冯特、铁锌纳意识的结构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感觉、 意向、激情三因素机能主义1890-1930詹姆斯意识的功能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要 比结构更重要格式塔心理学1912-1940韦特海默、考夫卡、可 勒意识的组织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 之和彳丁为主义1913-至今华生、斯金纳环境对人和动物、外 显行为的影响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的外 显行为精神分析学派1900-至今弗洛伊德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 素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 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 源认知心理学1950-至今奈瑟、西蒙、皮亚杰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 程心理学需要了解人是如何 获取、储存和加工信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1950-至今罗杰斯、马洛斯人类所独有的特殊经 验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 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 有本质的区别4.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怎样产生的?).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5.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中枢神经:脑(大脑、脑干、间脑、小脑、边缘系统)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 对,脊神经:31 对,自主神经:植物性神经系统6. 如何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积极意义1)、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因此它具有普遍性。

      其理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引用2)、其理论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3)、 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不足1)、将人的社会性需要也看成是人与生俱有的潜能,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 生发展的作用2)、没有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3)、他的许多概念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7. 动机与活动效果的关系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行为效果或效率之间呈倒u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 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 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 程的正常活动8. 动机斗争的基本类型. 双趋冲突:是指当个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都具有吸引力,而必须选择其一时产生的 冲突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双避冲突:是指当个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力图回避的,而只能回避其一时产 生的冲突,如,前怕狼后怕虎趋避冲突:是指同一目标对个体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而产生的冲突。

      如,既想 取得好成绩又怕负出艰苦的努力多重趋避冲突:是指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每个目标都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排斥 力,而产生的冲突如择业时有两个单位可供选择,而每个单位又利弊相当,就有可能 举棋不定而陷入这种冲突中9. 注意的分类及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分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特点、人的主观状态(书上)(课件上:1.受知识经验的 影响 2.刺激物的呈现方式)10. 注意品质有哪些? 稳定性: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范围:在一定时间内能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 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11. 感知觉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感 觉知 觉内容不同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 属性产生过程不同单一的感觉器官进行简 单的信息加工的结果对不同感官通道的信 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 果赖以产生的因素不 同更多地是由刺激物的性 质决定的更多地依赖于主体知 识经验和态度系统联系:(1)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2)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3)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12. 感觉的基本规律与知觉的基本特征。

      感觉的基本规律:感觉适应、视后像、感觉的相互作用 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13. 遗忘及其规律,如何组织复习? 遗忘:对于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和重现是与保持相反的 过程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在学习停 止的短时期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复习:(1)及时复习(2)分配复习(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4)多种感 官和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复习14. 三级记忆加工模式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15. 记忆的基本过程有哪几个环节?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6.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课题的因素,即外因(问题情境) 1).刺激呈现的模式2).多余刺激的干扰 人的因素,即内因1).知识经验(迁移)2).智慧水平:推理能力、理解力、信息 加 工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原型启发)3).动机强度4).思维定势:5).功能固着:6).个 性17. 情绪的分类.(一) 据情绪的演化过程或刺激类型将情绪分为六类:1) 、原始的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具有高度的紧张性)2) 、由感觉刺激引发的情绪:疼痛、厌恶、轻快(温和、强烈)3) 、由自我评价引发的情绪:成功感、失败感、骄傲与羞耻、内疚与悔恨4) 、与别人有关的情绪:爱与恨5) 、与欣赏有关的情绪:惊奇、敬畏、美感、幽默感6) 、最为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二) 林传鼎的分类(十八类)(三) 黄希庭的分类(四)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激活程度: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这个比 较重点)18.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情绪:人类对于各种认识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 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 反应联系:1)、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3)、就脑的活动而言, 情绪、情感是同一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或着眼点19•情绪智力(情商):(书上pl79.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对其加以识别并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的能力20•智力测验(书上p208也有,只不过不一样) 智力测验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测量智力的方法 智力测验的工具叫智力量表21 三维智力结构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 三维智力结构理论: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 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 每一个体都是8种智力的组合,但这8种智力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各 不相同多元智力理论:耶鲁大学斯腾伯格80年代提出认为智力由三部分控制:成分智力、经 验智力、背景智力22. 智力分布情况. 智力呈常态分配智力水平极高与极低者均占少数,大多数人的智力居中等水平心理学家根据智力发展水平把儿童分成三个等级:超常儿童、常态儿童、低常儿童。

      超常儿童IQ>130,低常儿童IQV70)23.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流畅性(fluency):在规定时间内给出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多少 变通性(flexibility):对所给定的问题产生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的种类 独特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