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海保障中心职责.doc
2页一、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 2012 年 11 月 26 日正式挂牌运转,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三分之二的海域面积的航海有了服务保障南海航保中心主要承担辖区范围内海事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职责辖区范围为:东界线自广东、福建两省分界线沿东经117°14′经度线向正南延伸至北纬 23°30′,再沿北纬 23°30′向正东延伸;南界线至中国南海曾母暗沙;西界线至中越边境线;北界线至广州流溪河白坭河大桥南海航保中心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设置汕头、广州、湛江、北海、海口、西沙、南沙 7 个航标处,汕头、深圳、广州、湛江、南宁、海口 6 个通信中心和 1 个广州海事测绘中心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文件精神,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担负包括战略规划、航海保障、技术服务、交通战备、国际交流等在内的十一项具体职责主要承担辖区范围内海事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职责另外,该中心还将负责珠江水系、汉江、湘江、岷江、赣江等江河水系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系统)建设、维护和服务工作二、北海航海保障中心2012 年 12 月 20,财政全额拨款一类事业单位,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1] 在天津市揭牌。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委托天津海事局进行管理,设置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六个航标处,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哈尔滨七个通信中心,以及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测科技中心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将进一步整合航标、测绘、通信业务和各种航海保障资源,通过构建内部综合管理和对外保障服务平台,加快形成以“信息全面、装备先进、反应快速、服务高效”为特征的综合航海保障体系,为北方海区航运经济发展提供综合性航海保障服务根据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通过整合直属海事系统现有航标、测绘、通信等机构,跨区域设立交通运输部南海、东海、北海等三个航海保障中心三个航海保障中心主要承担辖区范围内海事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职责海洋资源开发、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都离不开航标建设、航道测量、海图绘制、海上通信等航海保障工作成立航海保障中心,能够更好地为航运安全、海洋资源开发等提供全方位、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三、东海航海保障中心2012 年 12 月 7 日,财政全额拨款一类事业单位,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在上海市揭牌运转。
新成立的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整合了原上海海事局所属航标、测绘及通信等机构,属交通运输部直属事业单位,副局级建制,纳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管理范围,委托上海海事局管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中心设置 7 个内设机构(办公室、计划财务处、人事教育处、航标导航处、海事测绘处、通信信息处、党组工作部)和 15 个直属机构(其中航标处 6个,分别位于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通信中心 7 个,分别位于连云港、南京、上海、杭州、宁波、福州和厦门;海事测绘中心和海图中心各 1 个,均位于上海) ,均为正处级建制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要承担辖区(北起江苏连云港南至福建东山的南黄海和东海海域)海事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海上应急清污,以及南京以下的长江水域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职责主要有:1.承担辖区内公用航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无线电和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值守、运行、检测、维护、评估、调整和动态发布等工作;担负辖区内历史灯塔、航标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2.实施辖区沿海港口航道测绘工作;承担通航尺度核定测量以及通航水域水深、水文等航海保障信息的监测、采集、分析、整理和公布工作3.负责中国海道测量数据库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担负中国沿海民用纸质海图、电子海图及相关航海图书资料的统一编制、印刷、出版、发行及更新工作。
4.承担辖区水上遇险与安全通信工作和航行通警告、气象预报等海上安全信息的播发工作;负责辖区航标、测绘、通信等航海保障的应急处置工作和交通战备的有关工作5.承担航海保障发展战略研究、科技研发、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参与有关国际交流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