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doc
11页《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基本概念:1.日照 s u n s h i n e ( 1 )能使地上物体投射出清晰阴影的直接日射 ( 2 )>1 20 w/ m2 的直射辐照度 2. 真空管集热器 e v a c u a t e dt u b o c o l l e c t o r ; e v a c u a t e dt u b u l a r c o l l e c t o r 采用透明管( 通常为玻璃管) 并在管壁和吸热体之间有真空空间的太阳集热器 注 吸热体可以由一个内玻璃管组成, 也可以由另一种用于转移热能的元件组成 3. 全玻璃真空集热管 全玻璃真空管 吸热体由内玻璃管构成的真空集热管 4. 热管式真空集热管 热管式真空管 用热管作为传热元件的真空集热管5.太阳能热水系统: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solar hot water system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来加热水的太阳能系统,一般,热水的储水箱大于0.6m3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6.热水系统的运行方式:1)自然循环(热虹吸系统)natural circulation system:仅利用传热工质的密度变化来实现集热器和蓄热装置之间或集热器和换热器之间进行循环的系统在自然循环系统中, 为了保证必要的热虹吸压头, 储水箱应高于集热器上部2)直流式:待加热到的传热工质一次流过集热器后,进入蓄热装置或进入使用辅助热源的加热器或进入使用点的太阳能加热系统. 直流式系统一般可采用非电控温控阀控制方式及温控器控制方式3)强迫循环:利用泵或者风机迫使传热工质通过集热器进行循环的系统强迫循环系统通常采用温差控制、 光电控制及定时器控制等方式7.按有无换热器分:1)直接系统:direct system最终被用户消费或循环流至用户的热水直接流经集热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2)间接系统:indirect system 传热工质不是最终用户消费的或循环流至用户的水,而是传热工质流经集热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如下图所示的集中集热分户储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图 0集中集热分户储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RMJ:热媒给水管;RMH热媒回水管8. 采光面积非会聚太阳辐射进人集热器的最大投影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m2) 。
见图1 至图3 注: 采光面积不包括那些当太阳辐射从垂直于采光平面方向人射时太阳辐射被遮挡的透明部分图 1 平板型集热器的采光面积图 2 无反射器的真空管集热器的采光面积L2 — 真空管未被遮挡的平行和透明部分的长度;d — 罩玻璃管内径;N — 真空管数量. a ) 有反射器的平板型集热器L一反射器 ;L2— 见图;W2— 外露反射器宽度b ) 有反射器的真空管集热器图 3 两种聚光型集热器的采光面积L— 外露反射器长度;W2 — 外露反射器宽度 9. 集热器总面积AG整个集热器的最大投影面积, 不包括那些固定和连接传热工质管道的组成部分单位为平方米( m2 ) 10. 空晒温度 集热器在其内部不注人传热工质而只有非机械驱动的空气条件下接收太阳辐射的状态11. 集热器效率: 在稳态( 或准稳态) 条件下, 集热器传热工质在规定时段内输出的能量与同一时段内入射在集热器所规定的集热器面积( 总面积、 吸热体面积或采光面积) 上的太阳辐照量的乘积之比12. 集热器总热损系数 collector overall heat loss coefficientUL集热器中吸热体对环境空气的平均传热系数, 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 W/ (m2· K ) ]。
13.集热器热转移因子 c o l l e c t o r h e a t r e m o v a l f a c t o rF R集热器实际输出的能量与假定整个吸热体处于工质进口温度时输出的能量之比注: 14.集热器效率因子 c o l l e c t o r e f f i c i e n c y f a c t o rF’集热器实际输出的能量与假定整个吸热体处于工质平均温度时输出的能量之比15.集热器流动因子 c o l l e c t o r f l o w f ac t o rF’’集热器实际输出的能量与假定工质平均温度等于工质进口温度时输出的能量之比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1 调查用户基本情况1 . 1 环境条件 — 安装地点纬度 — 月均日辐照量 — 日照时间 — 环境温度如武汉地区各月的设计用气象参数月份l23456Ta3.75.810.116.821.925.6Ht6.527.8088.83012.40714.09814.756Hd4.075.0015.7237.65l8.3098.536Hb2.452.8073.1074.7886.2209.137Sa110105.8119.2156187.3185.3其中各字母含义:Ta-月平均室外气温,℃;Ht一水平面太阳总辐射日平均辐照量,MJ/(m2·d);Hd一水平面太阳散辐射日平均辐照量,MJ/(m2·d);Hb一水平面太阳直辐射日平均辐照量,MJ(m2·d);Sm一月日照小时数。
1 . 2 用水情况 — 日均用水量(根据用户提供的参数或者常规的估算法)根据人均日用水量的统计数据计算,在中国,家庭每人每日热水使用量平均约在25L,包括做饭、喝水、洗衣、洗澡等所用日用水量如果浴盆泡澡需要约50L有集中热水供应和沐浴设备的住宅,最高日热水用水定额为60~I00L/人·d;有自备热水供应和沐浴设备的住宅,最高日热水用水定额为40~80L/人·d — 用水方式主要是夏季用,还是主要冬季用,全年用等 — 用水温度 — 用水位置 — 用水流量设计流速按1m/s,选取管道1 . 3 场地情况— 场地面积— 场地形状 — 建筑物承载能力 — 遮挡情况1 . 4 水电情况 — 水压 — 电压 — 水、 电供应情况2 确定系统运行方式 太阳热水系统的运行方式应根据用户基本条件、 用户的使用需求及集热器与储水箱的相对安装位置等因素综合加以确定, 可按表 1 推荐的方式选取 表 1 太阳热水系统运行方式的选用运行条件运行方式自然循环直流式强迫循环水压不稳可用不宜用1)可用供电不足可用不宜用2)不宜用3)即时用热水不宜用可用不宜用集热器与储水箱相对位置集热器位置高不宜用可用可用储水箱位置高可用可用可用使用环境温度高于0oC可用可用可用低于0oC采取防冻措施可用1)在温控器控制泵的方式下可用2 )在温控阀控制的方式下可用3 ) 在光电池控制直流泵的方式下可用3 确定集热器类型 集热器类型应根据太阳热水系统在一年中的运行时间、 运行期内最低环境温度等因素确定, 可按表2 推荐的类型选用 表 2 集热器类型的选用运行条件集热器类型平板型全玻璃真空管型热管式真空管型运行期内最低环境温度高于0oC可用可用可用低于0oC不可用1)可用2)可用1 )采取防冻措施后可用2) 如不采用防冻措施, 应注意最低环境温度值及阴天持续时间4 确定系统集热面积A1 直接系统集热器采光面积 集热器采光面积可根据用户的每日用水量和用水温度确定, 按下式估算:式中: Ac — 直接系统集热器采光面积, m2; Q w — 日均用水量, k g ;C w — 水的定压比热容, k J / ( k goC) ;4.187kJ/(kgK)tend— 储水箱内水的终止温度, oC;热水的供水温度以控制在55~60℃。
因为当水温大于60℃时,将加速设备与管道的结垢和腐蚀,增大系统的热损,降低供热水的安全:而当水温比55℃低时,不易杀死滋生在水中各种细菌. 目前使用的太阳能集热产品都是太阳能低温热利用产品,产出45℃左右额热水时的集热效率最高;如果贮水箱温度设置的高,如60℃,势必会使集热器运行温度升高,从而会降低系统的集热效率;实际的用热水水温在35℃~40℃之间的;相关的调查证明在住宅中,即使热水温度低于55℃,也没出现致病菌的问题,因为军团菌主要传播菌源为冷却塔和医院的热水系统,对于住宅来讲,经由生活热水系统传播军团病的可能性不大;对于太阳能热水系统,贮水箱的内水温适当降低,有利于将产出的热水充分使用,也会加快水的置换,不利于病菌的生成综上,在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时,贮水箱内水的设计温度可以考虑设定为50~55℃ ti — 水的初始温度, OC; 按冷水温度计算,以该地区的自来水厂的水源温度计算 J T — 当地春分或秋分所在月集热器受热面上月均日辐照量, k J / m2 ; f — 太阳能保证率. 无量纲; 根据系统使用期内的太阳辐照、 系统经济性及用户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一般取30%-80%。
表 3不同地区太阳能保证率的选值范围资源区域划分年太阳辐照量/[MJ/(m2·a)]太阳能保证率I资源丰富区≥6700≥60%II资源较富区5400~670050%~60%IlI资源一般区4200~540040%~50%Ⅳ资源贫乏区<4200≤40% ηcd — 集热器年平均日集热效率, 无量纲; 根据经验值取 0.40-0.55,由所选用的集热器产品的实际测试参数决定具体取值应根据太阳能集热器产品的实际测试结果而定前实际的设计中,按照规定设计人员不可以在设计图纸中指定相关产品的厂家,而甲方在施工图未提交之前,也无法确定产品的厂家,因此,在设计阶段,ηcd一般不可能按集热器产品的实际测试值来选定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热水系统偏于冬季使用可取低值,偏于夏季使用可取高值,全年均衡使用时取平均值 ηL — 管路及储水箱热损失率, 无量纲; 按照《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关于该公式的说明:根据经验取值宜为0.2-0.3双水箱的而且管路较长的系统其ηL值可以偏中值大一点取值,单水箱的且管路不长的系统其ηL值可以中值偏小一点或中值取值集热器采光面积的估算也可根据国际上通用的f - c h a r t 软件或类似的软件进行A 2 间接系统集热器采光面积 间接系统与直接系统相比. 由于换热器内外存在传热温差, 使得在获得相同温度热水的情况下, 间接系统比直接系统的集热器运行温度高, 造成集热器效率降低。
换热器因子”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