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后智能检测 专题一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doc
5页化学必修 1 专题 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课后智能检测- 1 -第 1 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2012·北京市朝阳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 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中,所选用的方法或仪器不正确的是 ( )序号 A B C D实验目的 制取蒸馏水 分离水和植物油 分离食盐水与泥沙 从浓食盐水中得 到氯化钠晶体分离方法 蒸馏 分液 萃取 蒸发选用仪器2.下列实验操作,用以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性液态混合物的是 (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重结晶3.已知氯化钠和纯碱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的方法是 ( )A.蒸馏法 B.萃取法 C.结晶法 D.分液法4.现有四组分散系:①汽油和水形成的乳浊液;②含有泥沙的食盐水;③溶有碘(I 2)的碘化钾溶液;④乙二醇和丙三醇混合溶液(乙二醇和丙三醇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熔点 /℃ 沸点 /℃ 密度 /g·cm- 3 溶解性乙二醇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请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分离以上各混合液,仪器和方法不能对应的是 ( )A.①—c—分液 B.②—b—过滤 C.③—b—萃取 D.④—a—蒸馏5.(2012·济宁某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 下列分离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 CO2 中的 HCl 气体,通过盛足量饱和 NaOH 溶液的洗气瓶B.分离 KNO3 晶体中的少量 NaCl,溶解后蒸发结晶、过滤C.用加热法分离氯化钠和碘的固体混合物D.除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6.(2012·江苏启东中学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末端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上B.蒸馏时冷凝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7.(2012·台州市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的液体中 C.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MgCl2 可先加入稍过量的 NaOH 溶液,然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呈中性D.过滤时,应将漏斗的下端离开烧杯内壁8.现有三组混合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混合液;②39%的酒精溶液;③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分液、蒸馏、萃取C.萃取、蒸馏、分液 D.蒸馏、萃取、分液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Na2CO3 NaCl AgNO3 溶液、过滤B KNO3 K2SO4 Ba(NO3)2、K 2CO3 溶液、过滤、加 HNO3化学必修 1 专题 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课后智能检测- 2 -C NaCl Na2CO3 盐酸、蒸发结晶D CaCO3 CaCl2 H2O、过滤10. “分子筛”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将分子分开的“筛子” 。
它在有机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同上述漫画所揭示的分离原理相同的是 ( )A.萃取 B.分液C.蒸馏 D.过滤11.(2012·江苏省盐城中学第一学期期末) 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表格)、材料二( 纯碱晶体、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 g·cm-3 溶解性乙二醇(C 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 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A.蒸馏法 B.萃取法 C. “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1)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________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12.现欲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需进行以下的操作:(1)可选用下列________物质为萃取剂A.酒精 B.苯 C.KBr 溶液(2)萃取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上层为( 填主要物质)_____,下层为_____。
已知苯的密度小于水)(3)分液时,应(填写液体如何分出 )________4)分液后,应进行(填操作方法 )________即可得到溴单质进行上述操作时,经常加入碎瓷片,目的是________13.现需要分离下列物质,请根据实例选择相应的物质性质差异和分离方法实 例 物质性质差异 分离方法(1)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A.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 a.蒸馏(2)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B.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b.过滤(3)分离乙酸(沸点 118 ℃)与乙酸乙酯(沸点77.1 ℃) C.沸点的差异 c.分液(4)分离汽油和水 D.互不相溶 d.萃取(5)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 E.在水中溶解度的差异 e.结晶(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14.为除去食盐固体中混有的少量 CaCl2,得到纯净的食盐晶体,进行下面的实验1)请把实验操作步骤或所需仪器填写在横线上实验步骤 所需仪器①________________ 烧杯、玻璃棒②向溶液中滴加 Na2CO3 溶液至 ______________ 烧杯、胶头滴管③__________________ 铁架台、玻璃棒、烧杯、________④滴加________溶液至无气泡产生 (至中性) 胶头滴管⑤将所得溶液蒸发 三脚架、玻璃棒、______、________(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④中滴加某溶液至中性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2 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1.在实验桌上放着四种化学药品,它们的标签上分别写着白糖、淀粉、食盐和味精为了进一步确认它们的实物和名称是否相符,下列检验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分别观察它们的外观形状 B.分别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化学必修 1 专题 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课后智能检测- 3 -C.分别品尝它们的味道 D.分别用化学方法进行检验2.某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向其中加入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 )A.SO B .CO C.Al 3+ D.NO2-4 2-3 - 33.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CO2-3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SO2-4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 NH+ 4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 Ba2+4.选用一种试剂,将浓度相同的 Na2SO4、Na 2CO3、BaCl 2 溶液加以鉴别,这种试剂是 ( )A.CaCl 2 溶液 B.AgNO 3 溶液 C.稀 H2SO4 D.NaOH 溶液5.某同学为证明 NaOH 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是 OH- 的性质,他设计的下列实验中,无意义的是( ) A.取 KOH、Ba(OH) 2、Ca(OH) 2 溶液分别与酚酞溶液作用,观察溶液颜色B.取 NaCl 溶液与酚酞溶液作用,观察溶液颜色C.测定 NaOH 的溶解度,证明其易溶于水,并观察溶液的颜色D.向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加入盐酸,观察溶液的颜色6.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用一种试剂区别的是 ( )A.苯、水、四氯化碳 B.(NH 4)2SO4、K 2SO4、NH 4ClC.AgNO 3、KNO 3、Na 2CO3 D.Na 2CO3、NaHCO 3、K 2CO37.珍珠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钙盐。
将其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而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的主要成分是 ( )A.CaSO 4 B.CaCl 2 C.CaCO 3 D.Ca(OH) 28.水污染问题是当前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地保护水资源,防止污水的随意排放比如,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能随意倒入下水道已知某次化学实验后,回收的废液中可能含有 K+ 、Cu 2+ 、Ag + 等离子1)为检验废水中是否含有 Ag+ ,可以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如果溶液中确实存在 Ag+ ,加入试剂后,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证明,废液中确实存在上述三种离子为回收 Cu、Ag 两种金属,实验时可以分别加入过量的________和________(填物质名称 ),充分反应后,经过 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可得到 Cu 和 Ag。
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废水,进一步处理后即可以排放9.氢氧化钠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分子或离子有________,其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________,现欲通过实验证明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的确是此微粒,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 2 mL 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现象是__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 2 mL NaCl 溶液(pH=7),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