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研究型大学专业写作教育的定位与实施:博雅与技能并重的视角_1.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0267474
  • 上传时间:2021-1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0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研究型大学专业写作教育的定位与实施博雅与技能并重的视角 摘要:专业写作教育兼容了博雅与技能两种教育理念,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开展专业写作教育,研究型大学必须从师资与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学生驱动与引导三个方面采取切实的措施中山大学中文系和康奈尔大学奈特中心为实施专业写作教育提供了两种范例关键词:专业写作教育,研究型大学,博雅教育,技能教育[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研究性学习、专业意见表达与课程嵌入型过程写作训练”(2013JY01)一、引言一项关于北京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显示,不及格的学生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1]生源质量较高的研究型大学是否也存在上述问题呢?麻省理工学院历届毕业生的反馈提供了旁证:超过80%的被调查者抱怨“学校没有教给他们足够的写作能力”,是所有抱怨中意见最集中的一项[2]显然,写作能力作为母语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会被大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掌握,即便是研究型大学,也必须开展必要的写作教育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专业性基于专业知识的写作是大学生在校学习和就业后面临的典型写作形式,专业写作能力也因此成为大学生专业素养乃至综合素质的重要支撑。

      研究型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学生理应具备更高水平、更专业的写作能力虽然教育界对此早有共识,但写作教育在我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中却一直处于尴尬地位现实中,有两种偏见影响颇深:第一,写作能力是一种简单、基本的技能,无需再投入资源开展专门的教育;第二,写作能力是一项很难衡量且很难提高的综合素质,即便增加投入,也未必能见实效以上两种偏见,前者主要是理念上存在误区,后者主要是方法欠缺本文将通过对专业写作教育的合理定位,澄清理念上的误区,并提出一种创新导向的全过程专业写作教育方法来解决实施层面的问题,以期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专业写作教育有所启发二、研究型大学专业写作教育的定位本文所指的研究型大学有较大的外延,包括全部985、211高校和部分省市重点建设的大学当前,这些大学面临人才培养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为了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研究型大学不同程度、不同侧重地遵循基于优质生源开展博雅教育的理念;另一方面,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技能要求越来越挑剔,多数研究型大学也不得不面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现实问题要应对以上两种彼此矛盾的需要,研究型大学必须锻造人才培养的“双元能力”。

      本文对专业写作教育的基本定位就是兼容博雅教育与技能教育两种理念,使其成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一)专业写作的博雅属性1.对人性的尊重叶圣陶先生指出,天性和生活实际上都引发了人的表达愿望,要满足这种愿望,“效果最普遍、使用最利便的,要推写作”[3]博雅教育强调塑造完整、健全的个体,那就需要尊重人的天性,帮助学生实现表达的愿望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作文又在语文中占有重要分量;大学写作是中学作文的延伸,最合理、最容易实现的延伸路径就是基于专业知识写作或者就一般问题和现象做出有专业水准的表达,或者直接就专业问题进行表达,不管哪一种,都是博雅教育的一部分2.对个性和创新的鼓励写作过程是思维过程,写作的成果则是思维的记录和表达因此,写作囊括了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当思维内容不同时,表达形式一般不同,但思维内容相同,表达形式不一定相同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虽然使用的是基本相同的教材,接受的是基本相同的授课,但他们仍然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如果这些思考能够及时梳理并表达出来,即便是最简单的课程日记,也能够发挥保存灵感、增进理解的作用这不仅是对学生个性和独立性的尊重,更是形成创新自觉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当学生能够较好地驾驭写作过程时,自信和自我效能感也会明显增强。

      这些都是博雅教育所追求的目标3.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博雅教育强调熏陶,只有当大学生能够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时,才能真正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叶圣陶先生对写作有过精辟论述,“作文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而无所谓练习”[4]如果把以上论述中的“生活”换作“专业学习”,就诠释了专业写作教育潜移默化的本质特征每次写作都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审慎思考、勇于表达、积极对话、精益求精,上述过程如能循环往复,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体养成好习惯,也有助于学习集体形成良好的氛围二)专业写作的技能属性1.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所谓写作,就是以文字来表达和沟通思想,这是任何时代、任何阶层、任何职业的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专业写作是将专业知识内化并转化为个人见解,再以文字形式表述出来的过程是否具备这种能力,是大学生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主要的区别,而这种能力的高与低,则是研究型大学学生和其他高校学生的主要区别而且,虽然写作能力仅针对书面表达,但同时也是口头沟通能力的重要基础,二者共同支撑着语言表达能力2.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写作不仅是把已知的东西表达出来,每一次认真的写作,也都是一个思考、批判和创造的过程,一方面包含了选题、立意、取材、谋篇以及各种修辞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另一方面涉及了大量专业知识和专业语言的运用。

      这其中肯定还有对相关知识、理论的补习或超前学习,也就是“写中学”以写作促进学习和创新的做法不仅在文、法、商等学科中是有效的,美国的大学和中学甚至将专业写作引入最抽象的数学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3.能力培养的长期性和实践性和其他技能一样,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不能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必须配套高强度、长周期的实操实练大学教育中,多数实操实练都有“纸上谈兵”之嫌,提升技能的实际效果未必理想,但写作原本就是“纸上谈兵”,只要方法科学并有长期投入,较易达成提升学生技能的目标三、研究型大学专业写作教育的实施虽然博雅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侧重各不相同,甚至彼此冲突,但在专业写作教育方面却有不少相通之处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有两点格外重要:第一,专业写作教育的创新属性创新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无论创新意识还是创新能力,都可能通过专业写作提升;第二,专业写作教育的全过程属性不管是潜移默化的博雅教育还是长期实操实练的技能教育,都决定了专业写作教育必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研究型大学想要有效实施专业写作教育,就应博雅与技能并重,把二者的相通之处作为线索,实施以创新为导向的全过程专业写作教育,从师资与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学生驱动与引导三个方面采取切实的措施。

      一)师资与课程建设1.师资培养与课程建设并进全过程专业写作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载体是课程师资培养和课程建设必须并进,具体分三个步骤:第一,向专业课教师推介跨课程写作或学科写作,展示专业写作促进学生学习与创新的证据,开设相关教师工作坊,为拟进行课程和参与教法改革的教师提供支持;第二,鼓励但不强制教师以各种形式参与专业写作教育,对教师参与积极性高且与专业写作吻合度好的课程予以重点建设,形成示范效应;第三,根据前期经验,对专业写作教育的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等进行规范,如有必要,可以建立专门机构协调师资与课程以上三个步骤是一个长期过程,许多美国大学的师资与课程经过多年积淀仍不够理想(如后文中的康奈尔大学奈特中心),大量写作课程由研究生助教担纲,一些院系请英文系教师讲授专业写作,违背了专业写作教育的基本规律2.独立课程与嵌入课时并重实施全过程专业写作教育,重心从传统的独立写作课程转向专业课程中的嵌入课时,让专业课程切实承担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职能第一,独立课程是指专门讲授写作基础知识和方法的课程,一般宜在大学低年级开设,总课时不必太多,重在激发学生对专业写作的兴趣;第二,嵌入课时是指在若干门有必要且适合开展写作教育的课程中分配写作指导课时。

      美国大学1970年兴起的跨课程写作(WAC)或学科写作(WID)就体现了这一理念;第三,独立课程可以由写作教师讲授,也可以由各学科的专业教师讲授,但嵌入课时一定要由专业教师讲授,借助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优势,引导学生开展真正有专业水准和创新价值的写作与学习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1.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全过程专业写作教育配置课堂内外资源的基本思路是课堂教学目标化、课外训练强化、教师弹性化,新媒体技术和混合式教学方法都可以得到充分运用第一,课堂教学不但要讲授,更要演示,力争将专业教师的真实写作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材”;第二,课外训练要确保足够的强度和覆盖面,强度可以通过字数、篇数、预期写作时间(工作量)等指标衡量,覆盖面有多个维度,除了确保嵌入课时的课程种类,还要根据大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来设计专业写作情境,提高写作训练的针对性;第三,教师具体包括批阅、点评、分组研讨交流以及必要的一对一指导,这要求教师在课堂外延伸投入一定时间和精力,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课外的效率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