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doc
3页184 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摘要】 目的 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精神病患者发生凶杀案的特征,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 84 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凶杀案占同期鉴定案例的 22.1%,其中青壮年作案占 82.14%,农民作案占 82.14%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占 75%,其中疾病诊断分类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精神分裂症、癫痫及癫痫伴发精神障碍、边缘智力或精神发育迟滞凶杀案后果严重,受害者多为亲人与熟人,占 94.69% 结论 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促进精神卫生立法,防止精神病患者肇事,提高精神疾病防治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凶杀案Analyses of 84 murder cases in forensic psychiatric expertise【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murder cases by psychotics in forensic psychiatric expertise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es for forensic psychiatric expertis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 data of forensic psychiatric expertise of 84 murder cases. Results Murder cases accounted for 22.1% of synchronization appraised cases,among them young adults 82.14% and farmers 82.14%; psychotics accounted for 75%,the first three disgnoses were schizophrenia, epilepsy and epilepsy with mental disorders,borderline intelligence or mental retardation. Consequences of murder cases were graveness,sufferers mainly family members or acquaintances,which accounted for 94.69%. Conclusion We shoud enhance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mental health knowledge,advance strengthen the legislation of mental health,prevent the psychotics from causing troubles,and increase the whole level of prevention and cure of mental disorders.【Keywords】 Psychiatry;forensic appraise;murder case凶杀伤害案例是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较常见的案例,占司法鉴定案件的比例较大,其后果严重,负面影响大,在司法鉴定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为探讨凶2杀案的案情特征,本文对 2005 年 1 月~2007 年 6 月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受理的84 例凶杀案司法鉴定案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 2005 年 1 月~2007 年 6 月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受理的 380 例鉴定案件中 84 例凶杀案例为研究对象占同期受理鉴定案例的 22.1%1.2 方法 对 84 例凶杀案的一般资料、案情特征及结论进行回顾性分析2 结果2.1 一般资料 84 例中男 64 例(76.19%),女 20 例(23.81%);年龄:15 a~17 a3例,22 a~39 a57 例,40 a~49 a12 例,50 a~62 a12 例,其中 22 a~49 a 的青壮年占 82.14%;文化程度:文盲 11 例,小学 23 例,初中 41 例,高中 9 例,中专 3 例,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共 75 例,占 89.29%;职业:农民 69 例(82.14%),工人 3 例,教师与个体户各 1 例,学生 2 例,无业 8 例;既往病史:材料显示既往有各类精神疾病史者 62 例(73.81%),其中显示有精神分裂症病史者 45 例,无病史者 22 例。
2.2 案情特征 案发因素:有诱因 35 例(41.67%),主要为争吵或被辱骂,无诱因 49 例(58.33%);作案计划:有计划 15 例(17.86%),无计划 69 例(82.14%);作案工具及方式:以菜刀、镰刀砍或尖刀刺头、胸部 46 例(54.76%),以砖头、斧子、锤子、棍棒等钝器击打头部 22 例(26.19%),扼颈 8 例(9.52%),其它 8 例(9.52%);作案时间:白天作案 59 例(70.23%),晚上作案 25 例(29.76%);作案地点:自家室内或院内 58 例(69.05%),他人家中或室外 26 例(30.95%)2.3 被害对象及后果 被害对象:共 113 人,其中亲人 57 人(50.44%),熟人(邻3居或村民)50 人(44.25%),陌生人 6 人(5.31%)后果:死亡 88 人(77.88%),受伤25 人(22.12%)84 例凶杀案中一次作案致 2 人以上死伤者共 17 例,占本组案例的 20.24%2.4 鉴定诊断分类 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CCMD 3),鉴定为精神分裂症 42 例(50%),无精神病 21 例(25%),癫痫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6 例(7.14%),边缘智力或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4 例(4.76%),癔症 2 例(2.38%),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2 例(2.38%),人格障碍、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脑炎所致精神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痴迷状态、神经症及双相障碍各 1 例(各占 1.19%)。
2.5 作案动机与责任能力 作案动机:病理动机 25 例,现实动机 35 例,混合动机 8 例,不明动机 16 例责任能力评定:无责任能力 40 例,完全责任能力 30 例,限定责任能力 14 例 3 讨论凶杀案在司法鉴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组案例显示凶杀案占同期鉴定案例的22.1%,与李良杰[1]及李文华[2]的报道接近84 例凶杀案例中男性占 76.19%,青壮年占 82.14%,与正常人群凶杀案以男性犯罪为主及精神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一致材料还显示,农民占 82.14%,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占 89.29%,既往有精神疾病史者占 73.81%,其中以精神分裂症居多提示男性青壮年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低,遵纪守法观念差,以及既往患精神分裂症者是凶杀案发生的高危人群本组资料显示,凶杀案发生前超过半数者无何诱因,绝大多数作案无计划,作案多发生在白天,地点以自家室内或院内为主作案方式凶残,多为刀砍、刀刺头、胸部或钝器击打头部,致死率高,共造成 113 人受害,其中死亡 88 人(77.88%),4受伤 25 人(22.12%)被害对象多为亲人和熟人,共 107 人(94.69%)其中一次作案造成 2 人以上死伤者共 17 例,占 20.24%。
以上特征符合精神病患者的作案特点,造成的危害后果严重提示家中如有精神病患者,家属应加强监护如病情较重,应送正规专科医院治疗,以免酿成惨祸鉴定结论显示,有精神疾病者共 63 例(75%),其中疾病分类排前三位的分别为精神分裂症 42 例(50%),癫痫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6 例(7.14%),边缘智力或精神发育迟滞 4 例(4.76%),与李文华[2]报道一致精神分裂症占本组案例的 50%,高于李良杰[1]报道的 44.7%,低于张钺[3]报道的 80%,与李文华[2]报道的52.38%接近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发生凶杀行为,且作案凶残,后果严重[4],是防范的重点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促使精神卫生立法尽早出台,以提高精神疾病的整体防治水平本组资料中诊断为无精神病者共 21 例(25%),高于李良杰报道的 20.9%[1]及李文华报道的 10.20%[2]可能与近年有关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及法制观念的增强有关,但随之而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犯罪分子及家庭,企图通过伪装精神病的途径来逃避法律的制裁,应引起司法鉴定医师的高度关注参考文献】[1] 李良杰.48 例凶杀案司法精神病鉴定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1998,10(4):218[2] 李文华.294 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4):345[3] 张钺,李桂荣.197 例凶杀案司法精神病鉴定[J].上海精神医学,1992,4(1):355[4] 张宝华.179 例精神分裂症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4):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