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案.doc
10页单元备课年级: 三年级1班 科目: 数学 主备人:单元第一单元 课题混合运算教学内容1.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2. 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3. 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4. 练习一教材 分析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课件|视频|试卷3.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以及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两步,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Com 课件|视频|试卷。
教学重点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究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学生计算两步式题时,易产生运算顺序及书写格式上的错误,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逐步提高计算能力教具 准备课件学具准备教时安排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2课时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2课时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应用---2课时练习一------2课时课 时 设 计单元第1单元课时第1课时课型课题小熊购物〔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具 准备课件学具准备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口算课前练〔5’3×5= 4×8= 7×6= 36-17= 80-43= 36+5-18 45-18+20二、情境引入〔5’出示"小熊购物"课件。
谈话引入:今天,小熊胖胖和乐乐听说下午要开联欢会,就来到商店买些东西你们看商店里有什么?〔出示主题图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视频|试卷三、探究新知〔20’1. 建立模型提出问题:小熊胖胖要买什么呢?买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呢?快帮算算吧!〔小组同学交流〔1怎样列算式?〔2每个算式分别求的什么问题?〔3如果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就可以列一个综合算式3×4+6或6+3×42.小组讨论:这两个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什么?为什么?〔1选择算式试算〔2探究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引导学生讲一讲思考过程,为什么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结合情境说清楚3) 再次体验运算的顺序在会书写一个算式的基础上,选择另一个算式算一算提问:6+3在情境图中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与情境图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比较,发现运算顺序的道理〔3交流书写体会〔4离开具体情境,掌握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5总结计算方法3.介绍脱式写法四、巩固练习〔10’课后练习1题1. 引导学生先读懂题意,再列式计算,可以画图帮助理解2. 根据运算顺序直接进行计算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分步: 3×4=12〔元 综合:3×4+612+6=18〔元 =12+6 =18〔元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小结质疑以式子3x6+4为例再次强调"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法则布置 作业计算作业:4×6+25 54+36-18 42+8×4 9×8+22 100-75+25 33+7×3教学 反思运算法则"先乘后加"强调不够,少部分学生仍然写错运算顺序。
第2课时 小熊购物<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口算课前练〔3’5x6+17 8x8+20 4x7+30 17-4+3 17+3-4 22+9x2= = = = = == = = = = =一、情境引入〔5’出示"小熊购物"课件情境谈话引入:小熊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二、探究新知〔20’1. 小熊壮壮拿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怎样列算式?(1)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2)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展示。
3)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理解应用全班汇报教师板书,作为答辩人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接受其他同学提问〔1每一个算式分别解决什么问题?〔2混合运算的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3.〔1你知道这个算式解决什么问题吗? 7×3+5 30-4×5 7+6×2〔2讨论:在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如果给你20元钱,你准备买什么?你还能提出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家解决你有什么收获?三、巩固练习〔10’1. 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再算一算 20-2×7 5×3+4 4×6-202.课后练习第3题四、总结〔2’以本节的算式20-3x4和上节课的算式3x6+4总结运算顺序:"先乘后减""先乘法后加减法"五、作业1.计算作业:5X7+5 5+5X7 7X2+6 8X2+142.练习册第一页第1和第3题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过渡不够顺畅2.学生关注度有所欠缺板书设计3x4+6=12+6=1820-3x4 =20-12 =8 小熊购物〔二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第3课时 买文具〔一〔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口算课前练〔3’21÷3 72÷9 54÷6 68+20 52+22 7x8-5 6x9-24 8x8+20 3+8x9 16÷2+2 21÷3+13二、情境引入〔5’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1.提问:"原价每本3元"、"现价每本5元"和"现价5本10元"表示什么意思?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探究新知〔22’解决问题一:1.提出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钱?后,要求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2. 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怎样列算式?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方法一:在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表示的意思,再引导他们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表示; 还可以怎样列式?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方法二:让学生对应图示,说说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方法三:结合情境说说思考的过程,以及每部分的实际含义3. 怎样书写呢?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为什么?解决问题二:1. 出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知道哪些信息,需要先求什么3. 独立解决4. 集体交流重点讨论:为什么先算10÷5,为什么3-要写在10÷5前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什么?5.集体计算3-10÷5四、讨论总结〔10’1.哪种做法对?让学生说一说,选择合适的方法判断算式的正误〔第5页适时追问: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你有没有好办法介绍给大家2.学生作业错误典型示例五、作业1.计算作业:15÷3+4 4+15÷3 14÷4+7 20÷5+8 8+20÷52.练习册第2页第1题六、教学反思较多学生不明白算式的实际意义---改进:结合课后练习讲解算式实际意义板书设计 买文具 分步: 10÷5=2〔元 综合:3-10÷5 3-2=1〔元 =3-2 =1〔元 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第4课时 买文具〔二〔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2. 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3. 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口算课前练<3’>67-20 46-30 42÷7 24+36÷6 16÷2+2 54÷9 48÷6-2 20-18÷9 38-32÷4二、情境引入〔5’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1. 提问:"原价每支5元"、"现价4支12元"表示什么意思?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探究新知〔20’解决问题一:1. 提出问题〔淘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