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X年汪曾祺的资料.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4
  • 文档编号:137101147
  • 上传时间:2020-07-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3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汪曾祺的资料 在中国现代作家里,汪曾祺的读者不是最多的但他的 读者肯定是最痴迷,甚至是最疯狂的一个文学爱好者偶然看到汪先生的《晚饭花集》 ,马上 着魔,很快又找来《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这两本书总共五 百多页,那年轻人居然一字一句全抄了下来日本学者德间佳信写道 : “我本来的专业是日本文学, 是因为汪曾棋先生的作品,我才开始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要 是没有汪先生,我或许不走这条道路我认为汪先生是在中 国本世纪屈指可数的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能使所有国家的 人感动女作家张洁觉得汪曾祺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汪曾祺之友》网站,汪先生成了教主,成了神跟 汪先生见过一面、讲过一句话,都是终身荣耀二)汪先生出生在高邮一个富裕家庭 他祖父当过拔贡,是成绩特别好的地方官办学校学生 因为清朝搞现代化改革,废掉原来的制度,他没当上官,回 乡买地经商到汪先生父亲出生时,家里有两百多间房、两 千多亩地和两家中药店、一家布店汪先生的父亲中学毕业,在当时也算是受过挺像样的教 育汪先生小时候,爷爷教他读儒家经典,写经义,那是一 种类似读后感的作文父亲教他临碑帖,练书法他还和一 个小亲戚,跟着同乡的老先生学桐城派散文在学校,汪先 生的作文一直很棒,但体育和算术极为糟糕。

      后来他的一首 打油诗说:我事写作,原因无他:从小到大,数学不佳1939 年,汪先生到昆明考上西南联大,在中文系读书 他在这里学了好多中外文艺理论,受沈从文先生的影响特别 深在沈先生的指点下,他开始发表小说他的写作很受教 授们的赞赏有篇作业,沈先生觉得给满分还不够,判了一 百二十分但汪先生的英语和体育一塌糊涂他个头中等偏矮,皮肤比较黑,头发粗壮,有点驼背, 脸上常带平和的笑容,似乎万事都无所谓也许因为他是大 户出身,没有多少改变社会地位的上进精神念完四年,他由于体育逃课和睡过头没参加英语考试, 不能毕业过了一年,两门课补考过关但正好中国的印缅 远征军反攻,学校规定 1944 届毕业生要给美国顾问当翻译 汪先生没去根本原因,是他的英语太次直接原因,是因 为日本侵略,他跟家里失去联系,穷得叮当响,裤衩后面穿 了两个大洞,见不得人,所以没参加体检结果汪先生捞不 到文凭,一辈子填表都写“大学肄业” 汪先生到联大同学办的中学当教师,在那里认识了后来 的妻子日军投降,他们回到内地汪先生在上海教中学他的女朋友是联大西语系的毕业生 1947年夏天, 原来 的老师推荐她到北大外语系当助教汪先生随后也去了北平。

      沈从文先生帮他在历史博物馆找了个位子,每天干点抄卡片 之类的杂活他们是一对不懂政治的书生汪先生的女友在北大认认 真真地教公共英语有个学生运动积极分子老缺课,她就找 人家谈话那位学生叫胡启立,后来成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 记三)傅作义投降 解放军进入北平, 大量招收年轻知识分子, 准备接管其他城市汪先生报了名,不是因为有了不起的政治认识,而是因 为在博物馆只是份临时工作,收入也低另外他还想四处跑 跑,弄点写作素材这是 1949 年 3 月,在共和国成立之前结果汪先生由 于没有固定职业,跟解放军走,后来成了与众不同的“离休 干部”而他太太因为在北大有份好工作,后来是普通的退 休人员汪先生跟着第四野战军南下才到武汉,别人就不要他 了原来汪先生念高一的时候,学校里的军事教官要他和一 批同学加入一个组织后来他才知道那叫“复兴社” 不久 因为日军侵略, 汪先生不能回学校, 以后就没再理睬那组织 参加解放军“南下工作团” ,人人都要交代过去的经历,他 讲了这件事,于是被认为“有历史问题” ,不可信任汪先生被丢在武汉第二女中当副教导主任他不喜欢这 差事,另外,出发前结了婚,长期跟太太分居也不是个事 1950 年 7 月,他回到北京,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北京 文艺》和《说说唱唱》当编辑。

      汪先生觉得共产党很先进, 学着别人申请入党 但人家认定他有 “历史污点” ,门不当, 户不对汪先生本来就不是很有进取心的人因为不适应新的要 求,他好几年没有写自己的东西,安安静静地编杂志 1954 年,领导说要纪念吴敬梓逝世两百周年,叫汪先生在《儒林 外史》里找题材搞个戏他写了京剧《范进中举》 改编古典文学, 跟时政无关 汪先生从小就喜欢唱京剧, 在西南联大经常参加戏迷的活动另外,他还想跟京剧“闹 一阵别扭”汪先生学艺术理论他觉得, “京剧文化是一种没有文 化的文化”,所以正在走向衰落 “有的唱词不通到叫人无法 理解,不通得奇怪” 《二进宫》全剧几乎没有一句是通的 其中有唱词说“李艳妃设早朝龙书案下” 一个小学生写信问演员:“李艳妃怎么会跑到书桌底下去设早朝呀 ?”搞到那名角大为尴尬于是汪先生想把京剧改造一下,给它添点文化四)他写了个漂亮的剧本范进是清代一个可怜的读书人, 不断考科举, 不断失败, 让人瞧不起到五十多岁,他突然过了“童试” ,成为秀才 后来又过了“乡试” ,成为举人他太兴奋,结果发疯传统京剧很少描写角色的心理而汪先生却用现代文学 的手法,在这个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他无中生有地添了个情 节:范进傻乎乎地幻想自己被皇上重用,当上科举主考,可 以神气活现地折腾后面的考生,出尽自己屡试屡败的臭气。

      汪先生为范进写了这样的唱词:中了中了真中了,我身穿一领大红袍我摆也么摆,摇也么摇,上了金鳌玉蝀桥我不是有官无职的候补道,我不是七品京官闲部曹,我是圣上钦点的大主考,奉旨衡文走一遭我这个主考最公道, 订下章程有一条, 年未满五十,一概都不要, 本道不取嘴上无毛你写了还要写,抄了还要抄,考了你三年六月零九朝,活活考死你个小杂毛 !汪先生的唱词流畅明白,又工整合辙,朗朗上口,把小 人之心写得活灵活现像“活活考死你个小杂毛”这样的句 子,让人一听就终生难忘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京作家协会搞了个汪曾祺作品讨 论会汪先生已经年近七十他的发言是《回到现实主义,回 到民族传统》 ,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试 过意识流之类写法 ; 后来觉得用自己熟悉的思路和语言,才 能写出最好的作品他不反对吸收外国的手法,但主张写地 道的汉语这是汪先生成功的经验现在回头看,汪先生的早期作品还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 有点食洋不化五十年代是个转折点编《说说唱唱》恐怕 起了很大作用那是专登民间故事、快板、相声和鼓书之类 通俗作品的月刊,一个大众语言的富矿于是,汪先生的文 风变了他的剧本《范进中举》和散文《国子监》显示了汪 先生作品特有的格调。

      1955 年,《民间文学》创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 长两级工资为条件,把汪先生挖去当编辑第二年, 《范进 中举》得了北京市戏曲汇演剧本一等奖这时正是“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 本来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正 常状态,但中国人却像过节一样汪先生的心情挺好1957 年,党组织整风,发动大家提意见汪先生对政治 不感兴趣,但领导一再劝说当时流行这样的讲法:提批评 是对党的爱护 汪先生觉得不讲几句不好, 于是写了短文 《惶 惑》,抄上黑板报《民间文学》 归民间文艺研究会 汪先生刚调来的时候, 全国搞肃清暗藏反革命运动,又把他参加复兴社的事翻出来 审查,弄得他很烦所以他的短文建议人事部门改进一下 汪先生是个温和的人, 《惶惑》的文字一点也不激烈没想到整风是“引蛇出洞” 人们刚提了点意见,上头 就下令 “反右”汪先生被指责反对党的人事制度, 挨了批, 不过没有伤筋动骨,继续编他的杂志第二年夏天,一个早晨,汪先生像往常一样悠闲地走去 编辑部,上了楼梯,突然看到楼道里全是批判他的大字报,吓了一跳原来领导和同事早就开过会,做足了准备,只有 他自己蒙在鼓里,啥都不知道,结果遭到暗算汪先生落水, 是因为上头觉得整人还没有整够, 要搞“反 右补课”,增加一批“右派分子”的定额。

      汪先生实际上是 《民间文学》的编辑部主任,对用哪篇稿,退哪篇稿有挺大 的权力, 所以得罪了好些人, 包括一些老革命 于是“补课” 的名额摊到他的头上接着是一场接一场批判会同事们从他的《惶惑》和其 他文章、诗歌里挑一些字句,怎么难听怎么骂汪先生的一 首诗把早春的嫩叶写成“远树绿色的呼吸” 一位诗人斥责 说:“连呼吸都是绿色的,你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污蔑到 什么程度 ! ”汪先生不能辩解,只能不断写文章认罪他知道,同事 批他,也是不得已后来他的一篇散文说: “我写了多次检 查,一次比一次更没有内容,更不深刻,但是我知道,就要 收场了,因为大家都累了 ”最后,领导宣布,汪曾祺定为“一般右派” ,下放农村 劳动罪名定下,不用开会了汪先生如释重负,回到家,跟 太太说:“定成右派了” ,脸上带着奇怪的微笑他后来说:“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笑 ”(六)《随遇而安》是汪先生的名作头一句是: “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 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文章接着说: “右派的遭遇各不相同,有幸有不幸我 这个右派算是很幸运的,没有受多少罪 ”汪先生的文章特 别平和,不写让人难受的场面但实际情况没有那么简单汪先生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对家里人好到不得了。

      不 过“反右补课” ,天天挨批,就算是佛爷也难忍受有个晚 上,他跟一位朋友在家里以酒浇愁,俩人没啥好讲,只是不 断叹气大女儿四五岁,不懂事,在爸爸身边胡闹汪先生 不管她女儿接着闹汪先生突然大吼,接着把小姑娘按在 床上狠揍只会做爸爸心肝宝贝的女儿哇哇大哭汪先生一 下将孩子抱起来,搂在怀里,两眼装满泪水汪先生被赶出北京,发配到张家口一个果园干农活 直到“文化革命”结束之后,还有人说反右是“必要” 的其实早在十七世纪, 洛克就讲得清清楚楚: 必要不必要, 或者好不好,往往没有确定的界线,所以评判政治行为,应 该看合法还是不合法 1957 和 58 年的法律,显然没有准许 搞什么反右民间文学研究会顶多可以开除汪先生,绝对无 权把他赶到乡下种田汪先生刚走,老婆孩子就被扫地出门民间文学研究会 说姓汪的已经不是他们的人,要收回房子汪太太 1952 年 从北大调到新华社当翻译新华社不会善待“右派”家属, 让汪太太带着三个孩子住进一个四合院的门房那屋子黑乎 乎的,白天也得点灯,总共就七八平方,只能放一个五斗柜 和一张双人床平常母亲带着儿子睡,周末两个女儿从幼儿 园回家,就在床边加上木板,四个人挤在一起过夜。

      在乡下,汪先生几乎什么农活都得干他是个上体育课 都要补考的书生,累坏了汪先生咬着牙硬顶一麻袋粮食 一百七十斤,他扛着上又陡又窄的木板,一步步走到高高的 粮囤,在顶上将粮食倒进囤里结果他的腰搞坏了,终身不 愈,天气一变就疼七)从 1955 年起,全国一再搞肃清反革命运动汪先生的 父亲原来在县医院当眼科大夫 1959 年,不知第几次“肃反”, 他被抓起来, 关进劳改农场, 半年以后因为年老多病放回家, 没多久就去世了这时汪先生正困在张家口的乡下改造,不 能给父亲送葬他曾经多次写自己的父亲,说父亲聪明绝顶,会画画, 会刻图章,还会给人治病父亲随和,喜欢跟孩子玩汪先 生的写作、绘画和书法都深受父亲影响他写道: “我十 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 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 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 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 : ‘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 弟父亲不幸去世,汪先生肯定悲伤,但他从来没有写过这 件事他不是捶胸顿足,呼天抢地的人汪先生有一个讲反右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