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空间智能区的创设.docx
9页单元/章节名称第八早 空间智能区的创设 学时 8学期总课次授课时间 第 周,星期 ,第 节学习目标1. 掌握〜3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发展的特点2. 了解婴幼儿各年龄段空间智能区环境创设的目标与注意点3. 了解空间智能对婴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4. 学会依托环境和材料,为各年龄段婴幼儿设计促进其空间智能发展的各类活 动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重点:了解0-3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发展的特点和语言区创设要点解决措施:结合实例,依次讲解0-1岁、1-2岁、2-3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发展的 特点通过图片展示、案例说明,了解各年龄段空间智能区域的环境创设目标和 要点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难点:学会依托环境和材料,为各年龄段婴幼儿设计发展其空间智能的活动 解决措施:让学生查阅资料,分组讨论提供不同的空间智能区材料,鼓励学生 根据0-3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发展的特点,合理设计艺术区、积木区、沙水区和空 间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附注(教学方法、 活动形式、辅助手 段等)一、 引入阅读P92案例,了解空间智能代表人物毕加索讨论:为什么说毕加索是空间智能的代表人物?绘画与空间智能有何紧 密关系?除了绘画,想想看空间智能还会影响一个人的什么技能或能力的发 展?你还有哪些实例(人物)在空间智能上有突出表现?空间智能是指人们利用二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考的能力,是在脑中形成 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运用和操作这一模式的能力,这项智能包 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
常见的空间 智能区包括艺术区、积木区、沙水区二、 新授:0-1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环境创设(-)0〜1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发展的特点新生儿对人脸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几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对一些图形 加以区分,3个月之前的婴儿只能感知黑白色的物体,并且视物距离只有20 ~30厘米;3~6个月的婴儿开始进入色彩感知期,他们开始可以感知红、黄、蓝三 原色,视觉范围扩大到1〜2米;6月左右,随着婴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积极地感知周围物 体的外形,这个时期婴儿可以感知橙色、绿色等颜色;案例导入、引发思 考教师讲授解读标准1岁左右,婴幼儿开始进入涂鸦期,开始用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如: 蜡笔、粉笔等),在能留下痕迹的地方涂涂画画二) 0〜1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材料选择和空间创设1、 创设目标根据0~1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发展的特点,该阶段的空间智能区可以划 分为艺术区和积木区,因此,创设的目标可归纳为以下几点:•能辨别黑色、白色以及三原色•能初步感知身边的图形,对形状感兴趣•喜欢涂鸦•愿意感知、探索积木2、 艺术区创设的注意事项和材料选择•要有充足的自然光和人造光•桌面、地面和墙面要易于清洁,或是在桌上覆盖桌垫。
•成人最好帮婴幼儿配置工作服,还要提供小抹布、扫把等工具,以 培养婴幼儿收拾整理的习惯•提供一个能让婴幼儿专心创作的安静空间,并且要足够大,这样 才能让他们创作大幅作品,可以让许多婴幼儿同时创作同一幅作品 •要设计有助于晾干作品和存储已完成作品的空间,以及用于展 示艺术创作(平面和立体)的空间•提供安全的、丰富的、高品质的、真实的材料和工具,并且要有摆 放整齐有序的储物柜成人要将活动材料分类放置,让婴幼儿可以轻松 获取材料此外还需要注意根据婴幼儿的需要及时补充材料•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和照片等供婴幼儿参考,以激发其创 作灵感,同时也能为婴幼儿提供艺术欣赏的机会•投放各种不同色彩的笔和供婴幼儿涂鸦的画纸,也可以设置涂鸦墙3、 积木区创设的注意事项和材料选择•投放单元积木小组查阅资料,课 堂共同讨论•投放足够的不同尺寸和类型的积木材料,以及不同尺寸的容器,以帮 助他们发展空间和形状的概念•投放如废旧鞋盒、塑料碗、塑料杯、填充了废旧报纸的纸袋等物品来 作为积木的替代物,允许婴幼儿感知不同属性的建构材料,获得不同的建构 机会和体验•可将积木分门别类地放在做好标记(如将积木的轮廓或照片等贴在盒 子上)的收纳盒中,然后再将收纳盒放置在开放式的柜子上,便于婴幼儿取 用讨论:书上P96页展示的积木,是否符合这个年龄段儿童使用?为什 么?除了书上例举的积木,你还知道哪些积木或材料可以投放在这个年龄段 的活动区域?请例举说明。
三) 0-1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活动实例讨论:阅读书上第60页活动示例1、 谈谈看你是如何理解“活动目标”的?基于这样的教育目标你可以设 计怎么活动?2、 “活动过程”可以大体分为几个主要环节?每个环节的重点是什么?与这个年龄段婴幼儿发展有什么联系?3、分小组模拟教学三、新授:1-2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环境创设(―)1-2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发展的特点1岁以后的幼儿能辨别不同的色彩,能分清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已 经有了对物体形状恒常性的认识,能感知并区分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一年龄段婴幼儿的涂鸦,起初可能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不讲究色彩 与构图,但却是他们在感知觉、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所做出的新探索, 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其实质是把涂鸦当作游戏,并享受由涂鸦带来的快感二) 1〜2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创设目标根据1〜2岁婴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特点,该阶段的空间智能区可以划 分为艺术区、积木区和沙水区另外,该阶段空间智能区创设的目标可以归 纳为以下儿点:•能辨别多种色彩案例分享解读政策•能分辨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能初步区分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物体•能垒高3~4块积木•能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涂鸦,享受涂鸦的乐趣•乐于玩沙和水(三) 1〜2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创设和材料选择在空间智能区的环境创设要求方面,1〜2岁的与0〜1岁的差别不大, 但在材料的选择方面还是有所差异的。
1、 艺术区•为幼儿提供不同的绘画材料,要给予幼儿探索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不同的绘画工具,鼓励幼儿园探索艺术元素,尤其是颜色小组查阅资料,课 堂共同讨论•为幼儿园提供多样的物品,包括小木棒、海绵、羽毛、牙刷、毛线等, 鼓励幼儿创造性作画2、 积木区•提供多样且充足的积木•根据婴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投放配件,如:动物、人物等各式摆件,小 推车等3、 沙水区•为幼儿提供干湿不同的沙子,供幼儿学习体验•可提供铲子、运沙车等工具,丰富幼儿玩沙的内容•提供有色染料•海绵、抹布、可洗涤的娃娃、晾衣架、和娃娃衣服•水桶、吸管、勺子等盛水盛沙的工具成人可以将沙子和水结合起来,运用形状容器来锻炼婴幼儿的空间智 能,例如:可以采用在玩沙区安装水龙头或提供循环喷泉等方式来结合沙子 和水;也可以使用具有塑形功能的太空沙通过在沙里添加水可以提高沙子 的游戏价值,婴幼儿可以利用模具将湿的沙子变出各种形状讨论:阅读书上P100扩展阅读,了解上海对户外沙池场地的要求(四) 1~2岁婴幼儿语言智能区活动案例1、了解〈〈积木串串串》的教育目标教师讲解2、 掌握活动过程,分析重难点3、 分组模拟教学四、新授:2-3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环境创设(一) 2〜3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发展的特点大小知觉发展婴幼儿已能将较小的盒子放在大盒子里面,玩'大套小” 的游戏;方位知觉发展已具有辨别上下方位的能力;涂鸦能力发展 能逐渐手眼协调地重复画线(如:直线、斜线等),但 这些线条长短不一,可以在纸上重复画圆;3岁左右,婴幼儿绘画能力的发 展进入了象征期,能用极其简单的图形和线条表达他们想要表现的事物;视图能力发展 对于自己经常见到的熟悉的物体已能辨认,也能认识一 些简单的图形,如圆形和正方形;教师总结建构能力发展 将积木一块块往上堆叠,然后再推倒,或者将积木平放 在地上,排成一长排,搭建的技巧不高,在不断地堆叠中逐渐感知空间(二) 2〜3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材料选择和空间创设1、 2〜3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创设目标根据2~3岁婴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特点,该阶段的空间智能区同样可 以划分为艺术区、积木区和沙水区。
该阶段空间智能区创设的日标可以归纳 为以下几点:•能分辨方形和圆形•开始有意识地涂鸦,出现类似“圆”的图案•能辨别上下方位•能垒高积木和平铺排列积木,对于按照某一特定模式放置积木不关注2、 2~3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创设和材料选择(1) 艺术区的创设除了可以提供不同的绘画工具之外,还可以提供拼贴的材料,如:报纸、 珠子、纽扣、织物等;自然材料也受孩子们欢迎,如:泥土、树枝、树叶、 石头等帮助幼儿进行主题创作讨论:看图P103页,说说看这些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创作而成的,想 想看哪些自然界中的材料还可以利用,请举例说明2) 积木区的创设小组查阅资料,课 堂共同讨论在经历前面的堆高、平铺和重复搭建积木阶段后,一些婴幼儿开始探索 积木搭建的其他方式,如:架空、围合、模式等方法为了给婴幼儿提供一 个干扰较少的环境,积木区需要一个稳定的建构表面,还要能减少建构时的 噪音,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平坦的地毯,这样可以减弱积木意外掉落时的 噪音积木区需要有足够大的空间,以允许婴幼儿自由建构,同时能减少冲突, 防止作品被意外破坏在积木区中,成人还要提供不同类型的积木,如:磁力片、雪花片、扭 扭棒等,以满足不同婴幼儿的发展需求。
此外,成人还要注意积木的收纳整 理问题如有可能,最好能按照数学关系进行摆放,使婴幼儿可以更安全、 更容易地取放积木讨论:结合书上P105-107的图例,了解积木区的设置和材料投放教师讲解小组学习教师总结(三) 2-3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活动案例1、 了解〈〈小小建筑师》的教育目标活动目标:(1) 练习堆高、连接、建构(2) 体验自选玩具的快乐2、 掌握活动过程,分析重难点导入环节:新材料介绍引发兴趣主体环节:示范一练习搭积木结尾环节:自主游戏搭积木3、 分组模拟教学五、 新授:教师在0~3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中的作用(-)教师在艺术区中的作用1、 鼓励婴幼儿参与艺术活动2、 与婴幼儿开展艺术讨论3、 教授艺术创作的表现方法4、 展示和讨论婴幼儿的作品5、 观察和记录(二) 教师在积木区的作用1、 提供背景经验2、 关注和保留婴幼儿的作品3、 建立有利于建构的规则4、 与婴幼儿互动,满足其需求(三) 教师在沙水区的作用1、 保障婴幼儿的安全2、 制定活动的规则,合理提供玩具和材料3、 根据婴幼儿的活动情况,有效地介入指导4、 记录和评估婴幼儿的发展六、 总结1、 0-1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环境创设(1) 0〜1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发展的特点新生儿对人脸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3〜6个月的婴儿开始进入色彩感知 期;6月左右,他们开始积极地感知周围物体的外形,可以感知橙色、绿色 等颜色;1岁左右,婴幼儿开始进入涂鸦期。
2) 0〜1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材料选择和空间创设艺术区的创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有充足的自然光和人造光、易清洁的地面墙面等; 提供安全的、丰富的、高品质的、真实的材料和工具,以及陈列空间 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和照片,以激发其创作灵感积木达区的创设投放足够且多样的积木投放如废旧鞋盒、塑料碗、塑料杯、填充了废旧报纸的纸袋等物品来 作为积木的替代物,供幼儿感知不同属性的建构材料2、 1-2岁婴幼儿空间智能区的环境创设1岁以后的幼儿能辨别不同的色彩,能分清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能感知并区分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探索新涂鸦方式,练习涂鸦动作(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