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9页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 分钟分数:100 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 CO 与 Fe2O3 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 CO 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CNaOH 溶液应改为 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 CO2气体D反应后的固体是 Fe 和 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4、2017 年 10 月 27 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1/9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75C铼的元素符号是 Re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86.2g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755、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KNO3是一种复合肥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6、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 的化学式是 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7、用 pH 试纸测溶液的 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 pH 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把 pH 试纸浸入待测液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 pH 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D测出石灰水的 pH 为 12.48、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 24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 28 个电子B属于非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 52.00g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 2X+Y=2Z 的叙述,错误的是()AZ 一定是化合物B在反应中 X、Y、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 2:1:2C若 X 和 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M 和 N,则 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 ag X 完全反应生成 bgZ,则同时消耗(b-a)gY.10、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2/9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 pH 由小到大的排列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1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12、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4H4 个氢元素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13、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14、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CNH3BNO2DSO215、下列物质能与 NaOH 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Cl16、金刚石、石墨和 C60 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 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金刚石、石墨和 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7、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3/9ABCD18、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19、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20、欲配制 10.0%的 NaCI 溶液 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A取固体 B称固体C量取水 D写标签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1212 分)分)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_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时,再开始收集4/9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好_,_放出实验桌上2、用化学符号表示:(1)金刚石_;(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_;(3)儿童缺少_元素严重时,会得侏儒症;(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
3、下图中 A、B、C、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 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1)A、B、C、D 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2)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C、D 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3)D 中 X=_;从 E 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_答一条)三、实验题(共三、实验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51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1、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加热一段时间,反应正常进行,直到实验完成,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回答下列问题1)硬质大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5/9(2)装置 A 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C 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3)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_4)装置 B 的作用是_5)此套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制氧气可以选择装置 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试管口需放一团棉花,作用是_若用 F 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选填“a”、“b”)导管通入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A 或 B,原因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与装置 A 相比,装置 B 的优点是_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_(填字母)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9 9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1、将 20.0g 稀盐酸逐滴加入到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 p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反应时间(s)0溶液温度()10 20 30 40 5060 20.5 20.6 20.7 20.8 20.920.8 20.7(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精确到 0.1%)6/92、重质碳酸钙粉体产业为我市一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 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表所示稀盐酸的总质量(g)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表中 m=_;(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4.6624.22m43.3452.9062.9072.9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7/9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C2、D3、D4、B5、D6、D7、C8、A9、C10、B11、A12、D13、D14、B15、B16、D17、A18、C19、A20、D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1212 分)分)1、防止产生的气体逸出排尽瓶内的空气,得到较纯的气体防止粉末化的高锰酸钾随氧气流进入水中使试管受热均匀均匀、连续不断放出毛玻璃片正8/92、C Fe3O4 Zn H2O3、A、B C 8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0三、实验题(共三、实验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51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2CuO+C1、2、酒精灯 2KMnO4高温2Cu+CO2固体由黑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集中 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带入导管堵火焰,使局部温度升高防止 C 中的液体倒流,炸裂试管收集尾气塞导管 b A 或 B CaCO3+2HCl=CaCl2+H2O+CO2便于添加液体,操作简便;D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9 9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1、(1)20.9;(2)36.5%2、(1)100(2)33.78(3)解:设 5.10g 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100 x=442.20g2.20g解得x=5.00g5.00g100%98.04%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10g。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