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教学反思.doc
6页《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教学反思内容提要: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全章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对该内容的反复施教和反思中,本人深刻感受到学生主动性不够是课堂低效的根本原因,而学生主动性不够其根本原因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关键词: 一次函数 图象 性质 反思 有效课堂“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全章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定义后,先研究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利用图象探索函数的有关性质(如直线,经过象限,值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最后研究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为此我决定第一课时先学习用描点法和两点法画图一次函数图象,再利用所画图象感知函数性质,体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关系,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第一次授课及反思1、主要教学环节环节一:用描点法画函数,与的图象,感知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 环节二:以y=-x+2和 y=+2为例,学习的两点法画图.环节三:比较和,和,y=-x+2与y=+2各组图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探讨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函数图象的影响.环节四:归纳总结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相关性质.环节五:巩固练习.2、课后反思一节课的时间,学生即要学习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又要探究、总结函数性质,内容太多,特别是画前三个函数图象花去了较多时间,画完这五个函数图象,一节课只剩下15分钟不到。
为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原本应由学生发现、总结的函数性质也不得不由教师讲解课后作业反馈,学生对性质掌握很不好,有大部分的学生相当混乱另一方面,学生对三对函数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探究比较茫然,不知该从何入手,很多学习小组对性质的探究找不到重点可以说这是一节不成功的课其根本原因是备课时,我更多地考虑了自己要教什么却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教学容量过大,学生不能胜任,将一节本意是探究的课却上成了一节“填鸭”课,学生忙碌却又茫然,一节课在老师的催促中结束针对出现问题,我在课后对设计进行了修改,将画图时间缩短,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探究函数性质二、第二次授课及反思1、修改后的主要教学环节环节一: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感知函数图象的形状;教师通过课件帮助学生感知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提出两点法画图环节二:以画图象为例学习两点法画图利用和函数图象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环节三:用两点法画与与的图象,探讨常数 的取值变化对于函数图象的影响 环节四:应用环节三的结论画某些一次函数的大致图象,进一步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相关性质 2、课后反思修改后,学生画图用时减少,研究性质的时间增加尤其是画完与与的这一组图象后,学生对常数对于函数图象的影响有较深刻的认识,且大部分学生能感知当相同时,函数图象平行,这为后面有较充足的时间探讨一次函数的一般性起到了较大作用,也对后期利用值确定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前后还是共画了5个函数的图象,学生画图不熟练,仍用去了较多时间,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研究仍然比较仓促,学生对性质的探究不充分由于所画图象不够,学生对“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图象经过二、四象限”这一性质没有体会,完全由教师讲解,即消弱了学生的兴趣又对后面的函数性质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两次施教,老师学生都不轻松,而学习效果却均不尽人意,这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本次修改,虽然考虑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减少了画图的任务,但是将画函数图象,和函数性质的探究两个重要内容放在一节课中,师生压力还是很大,对一部分学生来讲“函数性质”这一知识学成了“夹生饭”这不禁让我想起在初三补习上课时一名学生给我讲的那句话“函数最难学,我看见就怕”学生的症结很多时候是性质相互混淆,解决问题时把图象和性质孤立,既缺乏数形结合的思想,这在设计该教学内容时我就注意到了但从教学效果来看,我想学生避开的问题依然没有避开教学设计虽作修改,但并没有改变问题的实质,课堂容量依然不能让学生接受,希望学生探究、发现的始终没能发现归根到底,教师对学生的考虑不够,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让他们体会到研究函数的快乐设计不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学习和接受,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是课堂低效的根本原因。
因为我的过错,让好的学生徒增课后的压力,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从此产生了对函数的恐惧看来,我是课堂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痛定思痛,我再一次对这该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大的变动将原本一节课完成的内容分为两节课完成,第一课时主要研究画函数图象,感知函数图象的形状;第二课时则主要用于函数性质的发现、归纳及应用三、第三次授课及反思1、二次修改后的主要教学环节第一课时:环节一:用描点法画函数,,,y=-x+2的图象,感知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提出两点法画图环节二:以画函数图象为例学习两点法画图环节三:用两点法画,,,, y=+2等函数图象,并在小组中交流取点和描点的技巧第二课时:环节一:用两点法画复习用两点法画函数图象;环节二:函数性质的探讨(小组合作)(利用课件把学生两节课中所画的函数图象分类呈现如下,引导学生观察、总结) 环节四:巩固练习(通过性质填空和画函数大致图象加深理解)2、课后反思虽然前后学习画图和研究性质都是花了两节课,但在这个班上课我感觉自己和学生都轻松了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浓厚很多特别是第二节课,整个班都很兴奋,学生不需要教师的任何讲解就发现了“是正数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是负数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相同时,直线平行;时,图象向上平移个单位,时,图象向下平移个单位” 。
有的学生还发现了“越大,直线越贴近轴;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等课本没有提到的性质从练习反馈来看,学生对函数性质的掌握比前两个班学完两节课后的效果都要好更让我欣喜地是由一名学生居然对我说“老师函数性质很容易学,没有我姐姐说的那么难” 经过两次的修改,终于上了一节令自己和学生满意的课看来要提高课堂教的效率和学的效率,主宰权就在教师手上无论教学的哪个环节,都必须从学生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他们提供有效的研究素材,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数学学习才会吸引学生,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有“有效”可言 李根权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