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下册第六单元教案.pdf
11页第六单元:眼睛主题单元一、单元训练重点:让学生通过眼睛来认识世界,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二、教材简析与课时安排:本单元编排了4 篇课文,其中3 篇为主体课文,既有诗歌,也有记叙文,还有说明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表现了贫困地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安排 2 课时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歌颂了抗击“非典病毒”时期的白衣天使安排 1 课时永生的眼睛谈器官移植所反映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安排2课时谁的眼睛最好 介绍了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眼睛的特点和作用安排 1 课时“语文天地”中安排了写摘录笔记、写词语、填成语、仿写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畅所欲言”让学生结合自己说说是怎样爱护眼睛的初显身手”通过调查和实践地方式引导学生关爱盲人、珍爱眼睛笔下生花”继续练习记事,指导学生叙事要结合背景;继续指导学生把批注笔记写好安排5 课时三、总课时: 12 课时11 课时课题: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目的:1、认会写会 8 个生字;理解“蜿蜒、忧郁、濒临、丰碑”等词语2、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结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帮助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教学重难点:通过大眼睛女孩的眼神,感受贫困地区的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学会查找资料、筛选资料、使用资料教具准备:多媒体电教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借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说话练习,导入课文1、活动:“开火车”说一说有关描写眼睛的词语2、出示书中的图片,让同学们运用自己积累的描写眼睛的词语来描述一下图片中这位小姑娘的眼睛师:我们来看看作者为什么要描述这双眼睛?他又是如何来描述这双眼睛的呢?)二、检查预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检查预习情况2、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熟读课文3、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 (在学习课文之前, 先向同学们推荐课后的 “金钥匙”栏目师:找找课文中的哪一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默读课文第一段读完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张照片从哪里拍到的?山里的孩子上学条件是怎样的?等等2)再读课文,并谈谈当你知道这张照片是这样拍到的以后,你对小姑娘的这双眼睛有新的看法了吗?能否描述一下?(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这双大眼睛的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品读课文,继续理解课文内容1、重点学习课文 2-5 自然段。
在读读、说说、议议中体会贫困地区的孩子是多么渴望上学、渴望读书1)朗读课文 2-5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作者联想到的内容,然后相互交流师:她会担心什么呢?生:她可能担心没钱继续上学吧2)从课文中的两个“生怕”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悟小女孩对知识的渴求3)从课文中的两个 “虽然”和一个“可是”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山区孩子学习条件的艰苦,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他们内心充满忧郁的原因4)作者为什么能从这双眼睛联想到小女孩对知识的渴求,山区孩子学习条件的艰苦,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呢?(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为了解了山区孩子上学的不易,才会由此联想到这些内容的,从而知道了解背景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也是习作表达的一种方法5)你看到这双大眼睛还联想到了什么?(6)有语气地朗读 2-5 自然段,把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画出来,并试着读一读7)在 2-5 自然段中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2、学习课文 6-7 自然段1)读了这部分内容后,你都了解了这张照片发表后在社会引起了哪些关注?其他人看到这张照片会怎样呢?边读边画出有关内容作者运用了什么方式介绍的?(引导学生找出这张照片的巨大反响作者运用了具体的数据来真实地报道了这张照片的社会作用。
2)朗读课文 6-7 自然段,思考:“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引导学生理解这双大眼睛的照片在社会上引起的关注,以及因此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使得许多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3)看到“大眼睛”这张照片在社会上引起的关注,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结合本校搞的“百日节俭献爱心”活动说说自己的想法三、课外延伸:再查找一些关于这双“大眼睛”的资料,更加详细地了解关于“希望工程”或是照片中的这位姑娘的情况四、教师小结板书设计: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虽然虽然可是“希望工程”努力学习作业设计:1. 看拼音,写词语 sh y ng ju n ku n p n qi ng ( ) ( ) ( ) yu n zh ji ng sh ( ) ( ) 2. 组词摄( ) 援()捐()贪()聂() 缓()损()贫()3. 根据意思写词语1)爬山趟水,指长途奔波2)弯弯曲曲3)面临 ( ) (4)积聚,储蓄课题: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学目的:1”等词语的含义2、搜集有关医护人员抗击“非典”的文字、声像资料及相关事例,加强对课文的理解3、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熟读成诵,体会医护人员的高尚品格。
4、续编诗歌教学重难点:在作者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使学生和作者之间产生共鸣,激起学生对医护人员的崇敬之情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 1 课时一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1、课题中的“你”指的是谁?2、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3、指名“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4、分组再读课文,想想各小节所表达的意思5、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三、全班交流自己对“非典”的了解四、播放“非典”时期医护人员拯救病人情景的录像资料五、讨论:为什么诗中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通过背景介绍和讨论, 使学生了解因“非典”传播方式特殊,医护人员无一例外地穿着隔离服,戴着口罩,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各种情感交流都来自于“眼睛”,所以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六、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2、小组交流3、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一想这一小节写的是什么?(第一小节写医护人员面对“非典”病魔时愤怒的心情和冷静的态度2)面对病魔,医护人员眼中流露的是什么样的眼神?画出描写医护人员眼神的词语。
面对肆虐的病魔,医护人员的眼中充满着愤怒和冷静3)理解“肆虐”的含义,体会“非典”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抗击“非典”的紧迫性4)你从医护人员的眼神中体会到了什么?(谈谈对“面对肆虐的病魔,你的眼中充满着愤怒和冷静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医护人员面对病魔的愤怒和冷静的态度以及他们临危不惧的高尚品质5)齐读第一小节,进一步体会医护人员临危不惧的高尚品质4、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读思画悟读5、运用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24 小节6、全班交流1)交流第二小节指名读第二小节,说说第二小节写了什么?(第二小节写医护人员在生死抉择时表现出的战胜病魔的信心和毅力理解“抉择”的含义,体会医护人员在生死抉择时表现出的战胜病魔的信心和毅力自由朗读第二小节,读出坚定的语气2)交流第三小节指名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一小节写了什么?(第三小节写医护人员用温柔的深情安慰病人结合前两小节内容,感受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无限柔情齐读第三小节,体会医护人员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3)全班齐读前三小节,感受医护人员的眼神中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4)齐读 4、5 小节,想想作者在这首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歌颂白衣天使的高尚心灵,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7、想像意境,展开诵读比赛,把对白衣战士的敬佩之情通过读表现出来1)男女生分小节读2)女生领读每小节前两句,男生读后两句8、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七、拓展延伸: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白衣天使为我们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此时此刻, 你想对这些最可爱的人说些什么呢?(学生说后,鼓励学生将说的写下来板书设计: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美丽动人(医护人员)愤怒、冷静信心、高尚的心灵坚定、温柔的深情作业设计:1听写词语:抉择坚毅安慰高尚2从文中找出词语填空的眼睛()的病友()的病魔()的日子()时刻 ( )的心灵充满着()流淌着 ( ) 饱含着()闪烁着()3为什么诗中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课题:永生的眼睛教学目的:1 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3 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教具准备:投影仪、小黑板课时安排: 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齐读题目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二)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达()命()肿()肺()访()组()勇()敢()骄()拥()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积累本课词语突如其来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才华横溢按拼音填空y 才华横()、文()、回()、容()、翻()、()思、友()ji o ( )阳、()傲、()花、()气、上()、香()z ( )挡、()织、()力、()国、()成(三)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通过“捐献”一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中是指谁想过捐赠什么板书:父母亲女儿(温迪)捐献角膜(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四) 再读课文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指名回答五)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本课四字词语第二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二、 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指导背诵这段话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1) 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出示投影:他愉快地告诉我: “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 指导背诵这段话()“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体会最后一句话: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指名读句子 自己默读这句话 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 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指名读句子 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请同学说一说()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