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对评价例子.doc
3页绝对评价例子篇一:比较优势理论实例比较优势理论实例分工前 分工后呢绒 酒 呢绒 酒 英国的劳动投入 100 120 220葡萄牙的劳动投入 9080170总产量222.2(220/100) 2.215(170/80)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只有两种产品:呢绒和酒,生产一单位的呢绒英国需要投入100单位劳动,葡萄牙则需要90单位,生产一单位酒,英国需投入120单位劳动,葡萄牙需要投入80单位劳动投入不变情况下共生产出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 英国在生产酒和呢绒上劳动投入都比葡萄牙多,但生产呢绒所投入的劳动是葡萄牙的1.1倍(100/90),酒却是1.5倍(120/80),表明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在呢绒上的效率比酒要高,也就是说应该在呢绒上具有比较优势从机会成本角度看,生产一单位的呢绒的产量需要放弃100/120的酒,生产1单位酒需要放弃120/100单位的呢绒,生产呢绒机会成本小,而葡萄牙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放弃90/80的酒,90/80大于100/120,因而英国在生产呢绒上具有比较优势从葡萄牙的角度,生产呢绒的投入是英国的90(90/100),在酒上67(80/120),说明葡萄牙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就的生产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也就是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从机会成本角度看,葡萄牙生产一单位的酒的产量需要放弃80/90的呢绒,生产1单位呢绒需要放弃90/80单位的酒,生产酒机会成本小,而英国生产一单位酒需要放弃120/100的呢绒,80/90大于120/100,因而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比较优势现在让英国和葡萄牙进行分工,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英国生产呢绒而葡萄牙生产酒,英国可以生产出的2.2单位的(220/100)呢绒,葡萄牙可以生产2.125单位(170/80) 的酒这样分工生产的结果是两种产品产量都高于分工前假定英国以1单位的呢绒换取葡萄牙1单位的酒,那么英国可以多消费0.2单位的呢绒,而葡萄牙可以多消费0.125单位的酒 结论:实行国际分工使两国可增加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产量,通过贸易增加了两国的国内消费量,双方都有利意义:任何一个国家无论经济上强或弱,无论它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可以确定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安排生产,进行贸易,使贸易双方都可以用同样的劳动耗费,得到比分工前更多的产品篇二:公关面试实战绝对案例公关面试实战绝对案例宣讲:“我们倾向高学历”金光纸业到大学来开宣讲会,照例是公司的情况介绍,接下来,宣讲的负责人说,在座的研究生请举手,大家开始议论,他接着说,再请MBA举一下手,再请博士生举一下手。
台下有些哗然,都不知道到底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负责人笑了笑说,我们比较倾向于高学历台下的本科生一阵骚动,不满的声音四起有的甚至当场退席,场面颇为尴尬考虑了一下,我还是留了下来并投了简历要别人对你有信心,首先自己要有信心)一面“你为什么会投简历给我们?”一周以后,我接到了一面的通知两个面试官,一个是HR部门的招募经理,30岁左右的男士另一个是从密歇根大学回来的“海龟”,他主要考察我的英语交流能力面试主要用中文进行的,他会在旁边间或用英语提问HR部门经理一边翻看我的简历一边提问,看到我的成绩单时,他抬起头问我,你几乎全是A,怎么可以一直保持全般第一这么好的成绩呢?我笑了笑说,因为我始(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