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课件.ppt
60页单击以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以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ppt课件,*,,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1,、概况,2,、医学界对乳腺癌的认识,3,、当前国际上乳腺癌的治疗原则,4,、外科手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5,、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6,、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7,、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1,ppt课件,乳腺癌的综合治疗1、概况1ppt课件,乳 腺 癌 概 况,2,ppt课件,乳 腺 癌 概 况2ppt课件,,乳腺癌是全世界妇女第一位恶性肿瘤,并且发病率,每年约以,2%,的速度递增,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北美、北欧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每,7 - 10,个妇女中有一人在其一生中会,患乳腺癌,其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近年来新病例数以每年,3% - 4%,,的速度递增,超出,全球,1,至,2,个百分点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乳腺癌已,经成为妇女第一位恶性肿瘤。
3,ppt课件,乳腺癌是全世界妇女第一位恶性肿瘤,并且发病率3ppt,乳 腺 癌 的 致 病 因 素,4,ppt课件,乳 腺 癌 的 致 病 因 素4ppt课件,1.,激素因素:,,*,月经情况(初潮年龄,<13,岁,/ >17,岁:,2.2,倍,绝经年龄,>55,岁,/ <45,:,2,倍),,*,初次足月生产年龄(,<20,岁,/ >30,岁:,1/3,),,*,哺乳情况,,*,激素替代(相对危险因子,1.02 – 1.35,),,*,,避孕药的使用?,,2.,遗传因素:,,*,,一级直系亲属乳腺癌史(相对危险性,2 – 3,),,*,,P53,,,BRCA 1-2,突变,5,ppt课件,1. 激素因素:5ppt课件,3.,乳腺良性疾病:,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4.,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移民到美国的日本妇女及出生于美国的第一代,日本移民中乳腺癌的发病率与当地妇女没有区别,,*,肥胖:,脂肪组织中的雌激素增加,,5.,电离辐射:,斗蓬野照射后,6,ppt课件,3. 乳腺良性疾病: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6ppt课件,1997,年,UICC TNM,分期,7,ppt课件,1997年UICC TNM 分期7ppt课件,T,0,,原发癌未触及;,T,is,,原位癌,T,1,,肿瘤最大径 ≤,2cm,T,2,,肿瘤最大径,>2cm,,但 ≤,5cm,T,3,,肿瘤最大径,>5cm,T,4,,,肿瘤直接侵犯胸壁(,T,4a,)、皮肤(,T,4b,)、同时侵犯,胸壁和皮肤(,T,4c,)或炎性乳腺癌(,T,4d,),,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但活动,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它组织粘连,N,3,,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M,0,,,未发现远地转移,M,1,,有远地转移(包括锁骨上淋巴结转移),8,ppt课件,T0 原发癌未触及;Tis 原位癌8ppt课件,乳 腺 癌 的 诊 断,9,ppt课件,乳 腺 癌 的 诊 断9ppt课件,局部肿瘤诊断:,①临床体检(月经来潮后第,9 – 11,天),②乳腺,X,线摄影:可以早期发现,1cm,以下的肿瘤,③乳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在,80% - 85%,④,热图像检查:准确性不高。
⑤组织学检查:针吸或肿瘤活组织检查,,远地转移诊断:,①临床体检,②实验室检查:血象、肝功能、,CEA,、,CA15-3,③,对侧乳腺,X,线摄影,④胸部,X,线摄影,⑤腹部,B,超检查,⑥全身骨骼,ECT,检查10,ppt课件,局部肿瘤诊断:①临床体检(月经来潮后第9 – 11天)10p,医学界对乳腺癌的认识,11,ppt课件,医学界对乳腺癌的认识11ppt课件,Halsted,:,乳腺癌是局部或区域性疾病, 其扩散方式,是机械的, 即由局部病灶转移到区域淋巴结然,后再发生血行转移,所以要将肿瘤、整个乳房、,大小胸肌及腋窝淋巴结整块切除,12,ppt课件,Halsted:12ppt课件,Fisher,:,,乳腺癌一开始就是全身性疾病,局部处理方,式不影响预后,对早期肿瘤可行肿瘤切除术保留,乳房,术后放疗、化疗,其中放疗只降低局部复,发率,而化疗可提高长期生存率,,13,ppt课件,Fisher:13ppt课件,目前观点:,,乳腺癌在大多数患者先有淋巴转移,以后再,有血行转移,血行转移虽然很重要但并不发生在,所有病人,手术方式不影响预后,但局部肿瘤控,制率直接影响长期生存率14,ppt课件,目前观点:14ppt课件,影响乳腺癌愈后的因素,15,ppt课件,影响乳腺癌愈后的因素15ppt课件,1.,肿瘤大小,2.,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3.,肿瘤组织学分级(,SBR,),4.,患者年龄,5.,肿瘤组织激素受体(,ER,、,PR,),6.,肿瘤细胞增殖特点:异倍染色体、,S,期比例高、,,Ki-67,或,PCNA,表达,7.,EGFR,、,c-erbB2,表达,16,ppt课件,1. 肿瘤大小16ppt课件,当前国际上乳腺癌的治疗原则,17,ppt课件,当前国际上乳腺癌的治疗原则17ppt课件,,小体积非炎性单发肿瘤:肿瘤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辅助放化疗,+/-,三苯氧胺治疗,,大体积非炎性肿瘤,/,多灶肿瘤:改良根治术,+,辅助,放化疗,+/-,三苯氧胺治疗,,炎性肿瘤:化疗 改良根治术 辅助放化疗,,+/-,三苯氧胺治疗,,转移性肿瘤: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为主,18,ppt课件,小体积非炎性单发肿瘤:肿瘤切除 + 腋窝淋巴结清扫18ppt,外科手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T,:切除原发肿瘤,,N,:腋窝清扫诊断意义大于治疗意义,,*随机分组研究证明:,改良根治术与根治术比,,长期生存率相同。
保乳综合治疗与根治,术比,长期生存率亦相同手术方式不改,变预后19,ppt课件,外科手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T:切除原发肿瘤19ppt课,保乳综合治疗与根治术比较的前瞻性随机分组临床研究结果,,,病例数,,分 期,,,局部复发率(,%,),保乳治疗 根治术,,生存率(,%,),保乳治疗 根治术,,随访时间(年),,NSABP B06,,Milan,,NCI,,EORTC,,IGR,,DBCG,,1219,,701,,231,,868,,179,,904,,12 8,,7 4,,16 6,,20 12,,9 14,,5 6,,63 59,,65 65,,77 75,,65 66,,73 65,,79 82,,15,,18,,10,,10,,15,,6,,I – II,,I,,I – II,,I – II,,I,,I - II,试 验,,20,ppt课件,保乳综合治疗与根治术比较的前瞻性随机分组临床研究结果 病例数,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21,ppt课件,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21ppt课件,放疗在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国际上,6,项随机分组研究均显示,,,保乳手术后放疗不,改变长期生存率,但可将局部复发率降低,63%-89%,,,辅助化疗并不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最新的,NSABP B-21,随机分组研究发现,在肿瘤小于,,1cm,、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绝经妇女,保乳术后单纯,三苯氧胺治疗组的局部复发率是术后放疗加三苯氧,胺治疗组的二倍以上,,因而术后放疗在保乳综合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2,ppt课件,放疗在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国际上6项随机分组研究,1.,,两个或以上原发肿瘤分布于不同象限,或广泛的,恶性显微钙化,,2.,,既往乳腺区域放疗史,再次放疗引起乳腺受量过高,,3.,,妊娠患者:但如有可能,可于妊娠,6,月后可先行保,乳手术,生产后再行放疗,,4.,,多次局限性手术后切缘仍有肿瘤残存的患者,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绝对禁忌征,23,ppt课件,1. 两个或以上原发肿瘤分布于不同象限,或广泛的乳腺癌保乳综,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相对禁忌征,1.,,有胶原脉管病,对放疗耐受性差的患者,如硬皮病,和活动性红斑狼,但类风湿性关节炎则不是禁忌征,,2.,,同一象限内有多个较大肿瘤以及不确定的钙化,,3.,,肿瘤大小并非绝对禁忌征,但肿瘤相对于乳腺体积,较大,保守手术后影响美观效果是相对禁忌征,,4.,,大乳房或乳房下垂,影响放疗摆位的重复性及剂量,分布,,24,ppt课件,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相对禁忌征1. 有胶原脉管病,对放疗耐,1.,,腋窝淋巴结有转移,,2.,,肿瘤位置,:,表浅的乳晕区肿瘤可能需要切除乳头及,乳晕, 但不影响疗效, 是否切除乳房需经医患双,方共同讨论后决定,,3.,,乳腺癌家族史,,,4.,,血行转移高危患者。
此为辅助化疗的适应征,但不,是保乳手术的禁忌征,不应成为拒绝保乳综合治疗的理由,25,ppt课件,1. 腋窝淋巴结有转移不应成为拒绝保乳综合治疗的理由25p,影响保乳综合治疗后局部复发的因素,26,ppt课件,影响保乳综合治疗后局部复发的因素26ppt课件,,,1.,手术切缘情况:,切缘距肿瘤近(≤,1 mm,)对复发率的影响,目前尚有争论美国放疗联合中心总结了,8,年临床经验,发,现: 切缘距肿瘤近时复发率并没有显著升高; 切缘阳性乳,腺内复发率为,18%,,但其中局限性切缘阳性(切缘 ≤,3,个低,倍纤维镜视野中发现浸润癌或原位癌)的复发率为,14%,,而,广泛性切缘阳性的复发率则为,27%,,2.,导管内癌成分:,此成分高局部复发率高,当导管内癌分布很,广泛时应行全乳腺切除,,3.,瘤床补加放疗剂量:,见后面幻灯片,27,ppt课件,1. 手术切缘情况:切缘距肿瘤近(≤1 mm)对复发率的影,4.,辅助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国际上有三项随机分组研究证实了,保乳手术联合放疗与化疗或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对提高局部,控制率的效果,,5.,放疗与化疗的先后次序:,国际上唯一的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在,244,例复发危险性中高度患者,保乳术后,4,周期,辅助化疗后再行放疗局部复发率明显升高,而先辅助放疗然,后再化疗则远地复发率明显升高。
但最近于中位随访,135,个,月对病例进行重新统计未再发现两组有任何差别NSABP,对,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B-15,及,B-16,两项研究并未发现术后,12,周,内再放疗会显著增加局部复发率,,6.,年龄:,小于,45,岁患者局部复发率高,28,ppt课件,4. 辅助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国际上有三项随机分组研究证实了,保 乳 术 后 辅 助 放 疗,*,,淋巴引流区域(腋窝,锁骨上,内乳链),45,Gy,,以 4-6,MV,,X (,g,),线照射腋窝,-,锁骨上区,以,X-,电子线混合、扩大切线野照射内乳链(上三个肋间隙),,*,乳腺,45 - 50,Gy +,瘤床补量 10 - 16,Gy,,Romestaing,等,1024,例研究报告保乳术后全乳腺放疗,50 Gy,,之后瘤床电子线补量,10 Gy,五年局部复发率为,3.6%,,而,未补量组则为,4.5%,(,p=0.044,),,,EORTC,最新,5318,例随机分组研究发现乳腺,50 Gy,之后瘤,床补量,16 Gy,与不补量患者,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3%,,和,,7.3%,(,p<0.001,),而且在,40,岁以下患者效果更好(,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0.2%,,和,19.5%,(,p=0.002,),29,ppt课件,保 乳 术 后 辅 助 放 疗* 淋巴引流区域(腋窝,锁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作用,*,,术后不行辅助放疗,局部复发率在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仅为,5%,,左右,而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则,高达,10% - 30%,。
而且一旦局部复发,只有,50%,的患,者能得到控制EBCTCG,发表的针对,1990,年前开始的,40,项随机分组研,究(,19582,例,患者)进行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早期乳,腺癌保乳或非保乳术后加用放疗可将局部复发率降低,,2/3,,死于乳腺癌的患者显著减少,但死于心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却显著增多,,20,年,总生存率在两组相差无几,(分别为,37.1%,,和,35.9%,)30,ppt课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作用* 术后不行辅助放疗,局部,*,,最新发表的涉及,6367,例,患者的,18,项随机分组研究的,荟萃分析亦表明:放疗与改良根治术及辅助化疗配,合不但可以降低任何形式的肿瘤复发,,,而且还可改善,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改良术后辅助放疗不但能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而且还能提高高危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应注意控,制心脏受量,31,ppt课件,* 最新发表的涉及6367例患者的18项随机分组研究的31,乳腺癌综合治疗中腋窝的处理,NSABP B-04,研究,: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被随机,地分成,1.,乳腺改良根治术,2.,单纯乳腺切除术,,,以后出现淋巴结后再行腋窝清扫术,3.,单纯乳腺切除术加术后淋巴引流区放疗,,,尽管在第一组中的,40%,患者发现有淋巴结转移,,但三组间,10,年生存并无显著差别,32,ppt课件,乳腺癌综合治疗中腋窝的处理NSABP B-04研究:临床腋窝,*,,在第,Ⅰ,、,Ⅱ,站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时出现第,Ⅲ,站淋巴结,转移的机会极少,在保乳综合治疗中只清扫第,Ⅰ,、,Ⅱ,,站淋巴结腋窝复发率小于,3%,,而且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的机会较腋窝淋巴结完全清扫术减少,6,倍,,,因而在临床上多只对前两站淋巴结进行清扫,,*,,5,年腋窝复发率在无淋巴结检出时为,20%,,而当只有,,1 - 2,个阴性淋巴结被检出时则为,10%,。
一般认为至少,需要检出,6 – 10,个淋巴结才能明确淋巴结转移情况,,*,虽然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随着肿瘤的增大而增加,但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在肿瘤直径 ≤,1 cm,时仍达,12% - 37%,,,而且在直径 ≤,0.5 cm,的肿瘤也并无大幅度下降,33,ppt课件,* 在第Ⅰ、Ⅱ站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时出现第Ⅲ站淋巴结33pp,,因而目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是乳腺癌常规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腋窝,Ⅰ,、,Ⅱ,站淋巴结清扫发现转移后(特别是转移,淋巴结 ≥,4,个)或检出淋巴结过少时,一般要照射同,侧腋窝及锁骨上区,为减少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剂量以,45 Gy,为宜,,*,,腋窝淋巴结完全清扫术后对腋窝进行放疗会显著增加,上肢淋巴水肿、臂丛病变的发生率,而且由于辅助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的应用,放疗对降低局部复发率的贡,献不大,因而即使有淋巴结转移也不对腋窝及锁骨上,区进行术后放疗,34,ppt课件,因而目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是乳腺癌常规治疗中,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内乳链的处理,*,Veronesi,等对,737,例,患者随机分组随访,30,年,发现:,做与不做内乳淋巴结清扫术对总生存率及专项生,存率无显著影响,,*,一些非随机分组研究亦发现照射内乳区对疗效影,响不大,但如心脏受照剂量较大会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总生存率,,*,但在丹麦乳腺癌协作组对,82b,及,82c,两项随机分组,研究中比较放疗组与非放疗组,12,年,结果,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并未显著增加,35,ppt课件,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内乳链的处理* Veronesi等对737,*,,目前欧洲正针对此问题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当前一般只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或肿瘤位于中央区,或内象限时照射内乳区,而且只照射,第,1-3,个肋间,,,并注意合理改善放疗技术不使心脏受量过大,同时,化疗时注意不使用心脏毒性大的,阿霉素,。
36,ppt课件,* 目前欧洲正针对此问题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36ppt课,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术后辅助化疗:,目的在于消灭全身的微小转移癌灶,,降低远地转移的发生,提高长期生存率,,,*,,术前新辅助化疗:,目的在于缩小肿瘤体积为保乳手,术创造机会,试验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消灭全身,的微小转移癌灶国际上三项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均显示,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保乳率但不提高长,期生存率,37,ppt课件,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术后辅助化疗:目的在于消灭,常 用 的 化 疗 方 案,*,CMF,(,CPM,,,MTX,,,5-FU,),,*,FAC,(,5-FU,,,ADM,,,CPM,),,*,FEC,(,5-FU,,,E,pi-ADM,CPM),38,ppt课件,常 用 的 化 疗 方 案* CMF(CPM,MTX,5-,术 后 辅 助 化 疗 的 作 用,*,,美国国家乳腺肠道外科辅助治疗研究计划,(NSABP),B-13,研究发现在无腋窝淋巴结转移、,ER,阴性的保,乳患者,辅助化疗组,8,年,同侧乳腺复发率仅为,2.6%,,,而不加化疗则达,13.4%,,*,,最新发表的涉及,6367,例,患者的,18,项随机分组研究的,荟萃分析亦表明,放疗与改良根治术及辅助化疗配,合不但可以降低任何形式的肿瘤复发,,,而且还可改善,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长期生存率,,,>1cm,直径的乳腺癌术后一般均要接受化疗,39,ppt课件,术 后 辅 助 化 疗 的 作 用* 美国国家乳腺肠道外科,,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涉及,30,000,名患者的,69,项随机分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Lancet, 352:930, 1998,):,,,辅助化疗在年轻、,ER-,的患者效果最明显,,,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40,ppt课件,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 50,岁患者,N- N+,10,年生存率,71% 78% 42% 53%,,,*,50-69,岁患者,N- N+,10,年生存率,67% 69% 46% 49%,,,*,50-69,岁患者,ER- ER+,,复发率降低,30% 18%,,41,ppt课件,* < 50岁患者 N-,*,超过,6,月的化疗并不显著提高长期生存率,,,*,含,anthracycline,化疗,/CMF,方案比较:,复发率降低,12%,,死亡率降低,11%,,,5,年生存率,提高,3%,42,ppt课件,* 超过 6月的化疗并不显著提高长期生存率42ppt课件,,,十 年,< 50,岁患者,50-69,岁患者,,总生存率,+ 5.4,月,+ 2.9,月,,,,无复发生存率,+ 10.3,月,+ 6.8,月,,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Cole BF et al.,,涉及,18,000,名患者的,47,项随机分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Lancet, 358:277, 2001,):,43,ppt课件,十 年 < 5,*,,很多回顾性临床研究发现,:,,含,anthracycline,的化疗对,HER-2,阳性患者更有效,,*,,4,项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表明,AC,方案或,CAF,方案中,,CPM,及,ADM,的最佳剂量为:,CPM 600 mg/m,2,, ADM 60 mg/m,2,,*,,,除个别研究外,一般认为:,,高强度剂量化疗(±自体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44,ppt课件,* 很多回顾性临床研究发现:44ppt课件,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通过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乳腺癌的增殖,,ER,和,PR,均为阳性时,有效率可达,70%,;当两种,受体中只有一个为阳性时,有效率约为,50%,;而当,ER,和,PR,均为阴性时,有效率仅为,10%,左右。
在转移性乳,腺癌(,M,1,期),内分泌治疗的中位有效持续时间为,12–,15,个月不同部位的转移病灶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也不,同,其中对软组织(对侧乳腺,皮肤,淋巴结)及骨转,移的疗效较好,45,ppt课件,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通过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乳腺癌,1.,,卵巢去势:可通过手术、放疗(常规分割剂量,15 Gy,左右),或药物(,LHRH,类似物)手段进行EBCTCG,报道了,2102,,例年龄小于,50,岁患者接受手术或放疗卵巢去势后的疗效,,发现去势组的复发和死亡率相对减少,25%,和,24%,,,1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提高,6%,;去势治疗在淋巴结阳,性的年轻患者收益最大,淋巴结阴性和阳性患者的生存率,分别提高,9%,,和,13%,近年来随着化学去势的发展,手术,和放疗永久性去势已较少被采用,,2.,,竞争性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阻,断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3.,,孕激素内分泌治疗:通过孕激素对抗雌激素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46,ppt课件,1. 卵巢去势:可通过手术、放疗(常规分割剂量15 Gy左,4.,,抑制性内分泌治疗:氨基苯乙哌啶酮等药物可阻断肾上腺及,肿瘤组织芳香化酶的活性,从而阻断雌激素的合成,达到治,疗目的,,,,目前研究的热点是评价术后去势、辅助性化疗及三苯氧胺,治疗各自的疗效。
现有资料显示术后化疗加去势并不优于单纯,术后化疗或单纯去势,47,ppt课件,4. 抑制性内分泌治疗:氨基苯乙哌啶酮等药物可阻断肾上腺及,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涉及,37,000,名患者的,55,项随机分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Lancet,,,352:930,,,1998,):,,*,疗效与,ER,表达水平相关,,ER-,患者无效,,*,,40 mg/d,并不比,20 mg/d,好,,*,,5,年治疗效果显著好于,2,年或以下的效果,辅助,TMX,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48,ppt课件,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5,年服用,TMX,:,,降低复发率,47%/,年, 死亡率,26%/,年,,,治疗效果在年轻或老年患者相似,,,治疗效果加,/,无辅助化疗相似,,,49,ppt课件,* 5年服用TMX:49ppt课件,长 期 服 用,TMX,的 副 作 用,*,子宫内膜癌:十年间发病率,1.6 - 4.0 %,,,*,,血栓性疾病发病率升高,50,ppt课件,长 期 服 用 TMX 的 副 作 用* 子宫内膜癌:十年,*,随机分组临床研究表明,:,,5,年,TMX,辅助治疗可预防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降低,47%/,年,),,而且与,ER,表达无关,,,,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远地转移的机率远大于,对侧乳腺复发,,51,ppt课件,* 随机分组临床研究表明:51ppt课件,辅 助 性,TMX,治 疗 的 适 应 症,*,N+ (ER+),,*,T,>1 cm (ER+),,*,,第二乳腺癌发生可能性大,52,ppt课件,辅 助 性 TMX 治 疗 的 适 应 症* N+ (ER,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新进展,HER 2,嵌合型单克隆抗体:,,*,,HER 2,在,25%-30%,乳腺癌超量表达,为不良,愈后因,,,*,,Herceptin,与放疗及某些化疗药物(铂类)有协,同作用,与,ADM,、,CPM,、,MTX,等有相加作用,53,ppt课件,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新进展HER 2 嵌合型单克隆抗体:53p,*,,III,期临床试验(,469,例转移性乳腺癌):,,化疗 +,Herceptin,,单纯化疗,,有效率 32% 50%,,中位有效 4.6月 7.4月,持续时间,,1年死亡率 33% 22%,,中位存活时间,20.3,月,25.1,月,54,ppt课件,* III期临床试验(469例转移性乳腺癌):54ppt课件,化疗 +,Herceptin,组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将死亡危险降低 20%,,,*,最大的副作用为心脏毒性:,,Herceptin + ADM / Epi-ADM + CPM 27%,,Herceptin + ADM / Epi-ADM / CPM 13%,,Herceptin + Paclitaxol 1%,,55,ppt课件,化疗 + Herceptin组与单纯化疗组比较:55ppt课,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治疗,*,,发生率:占全部乳腺癌的,1%,~,5%,,,*,腋窝淋巴结转移率:,,T = 4.5,cm 0%,,T 4.6,~,5.5,cm ~20%,T > 5.5,cm 40%~ 50%,56,ppt课件,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治疗* 发生率:占全部乳腺癌的1%,DCIS,乳腺切除的指征,1.,,两个或以上原发肿瘤分布于不同象限,或广泛的,恶性显微钙化,,2.,放疗禁忌症,,3.,多次局限性手术后切缘仍有肿瘤残存保留,乳腺后,美观效果不理想,,4.,,尽量减小浸润性癌的复发率,57,ppt课件,DCIS乳腺切除的指征1. 两个或以上原发肿瘤分布于不同象限,放疗在,DCIS,治疗中的作用(前瞻性,随机分组临床研究结果),,,病例数,,,同侧乳腺复发率(,%,),手术 手术,+,放疗,,随访时间(年),,NSABP B17,,EORTC,,,,,,,,,814,,10853,31 13,,16 9,,8,,5,,试 验,,P,,0.0001,,0.005,,58,ppt课件,放疗在DCIS治疗中的作用(前瞻性 病例数 同侧乳腺复发率(,TAM,在,DCIS,治疗中的作用(前瞻性,随机分组临床研究结果),,,病例数,,,同侧乳腺复发率(,%,),手术,+,放疗 手术,+,放疗,+,TAM,,随访时间(年),,NSABP B24,,,,,,,,,,1804,13.4 8.2,,5,,,试 验,,P,,0.0009,,,,,降低同侧乳腺复发率(,%,),=49,岁,>/=50,岁,,38 22,,降低同侧乳腺复发率(,%,),切缘,(+),切缘,(-),,44 22,,59,ppt课件,TAM在DCIS治疗中的作用(前瞻性 病例数 同侧乳腺复发率,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下载使用,定会成功!,60,ppt课件,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下载使用,定会成功!60ppt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