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某办公楼抗震加固改造.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5065571
  • 上传时间:2018-03-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某办公楼抗震加固改造 - 工程事故分析 某办公楼抗震加固改造[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 fd、唐山、汶川等地震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一些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 如学校办公楼等,其抗震性能鉴定及加固,便成了人们重视的问题 本文对某办公楼在抗震性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抗震加固作了介 绍[关键词]抗震加固,抗震鉴定,抗震性能一、工程背景某办公楼原建于 1956 年,为 5 层砖结构,建筑面积 5790.5㎡, 设有局部地下室,房屋总高 19.2m,当时设计没有考虑抗震,且年 久失修,经房屋安全鉴定部门鉴定,存在如下问题:整个建筑物全 部墙体内均无抗震构造柱;原有的圈梁体系局部断开,未成为封闭 体系;基础埋深近 3.0m,缺乏有效的拉接;墙体之间、内外墙之间 无可靠拉接另外,用 PKPM 软件对原结构进行抗震验算的结果表 明,该结构各层墙段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平均约为 0.7,不满足目前 该地区 8 度抗震设防的要求,应进行抗震加固因该楼地处商业区 临街位置,要求加固后保持原外立面建筑风格,不宜采用外加构造 柱及增设圈梁方案,因此,决定采用夹板墙加固方案,喷射混凝土 工艺进行施工。

      在加固的同时,还要将其改造具有现代设施(如中央空调、 先进的电信系统等)的办公用楼增设风机房处荷载较大,需对相关的楼板及梁进行加固;墙上开洞多且不规则,结构上需进行处理二、夹板墙结构设计1、夹板墙设计夹板墙设置见图 1`(首层所受到地震作用较大, 外墙采用双侧夹板墙) ,图中粗实线为夹板墙设有夹板墙的部分形 成了 3 个类似剪力墙筒体的结构形式,它们通过类似“肋” 的两道单 侧夹板墙连到一起,从而更加有效地抵抗地震作用板墙伸至室外 地坪下 500mm 处,端部放大成基础圈梁(JL) ,夹板墙的纵筋锚入 基础梁内因此,该方案在增加原结构承载力同时,有效地解决了 原有结构存在的无构造性、圈梁不闭合、基础缺乏拉接以及墙体无 拉接的问题 夹板墙基本参数:混凝土等级为 C25;墙内竖向钢筋为 Φ14@450;穿墙钢筋为 Φ8@600 ;梅花状布置;锚拉筋为 Φ8@600;梅花状布置,锚拉筋为 Φ8@600;梅花状布置,锚入原墙 体深度 150mm,锚入楼板 80mm 2、按规程进行可行性验算,整体加固效果采用加固后各楼层 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βs 进行评价,按《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 (JGJ116-98) (下文简称《规程》及《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50023-95),求得本结构各层 x,y 方向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βs 列于 表。

      根据《规程》第 5.1.2 条,加固后楼层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不 应小于 1.0,且不宜超过下一楼层综合抗震能力的 20%本加固工程设计中,层 1~5 加固后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均大于 1;;加固后层 4 的 x 方向的 βs 比层 3 的超过 25.9% ,但与《规程》所界定的 20%较 接近,尚可接受,因此本加固设计方案可行3、采用“刚度折算模型方法” 改进验算在设计中,满足《规程》是基本的要求,但仅从《规程》出 发进行加固设计存在以下问题:无法体现局部墙体加固后抗震的情 况;计算结果粗糙;需采用手算进行统计及计算因此,在设计方 案在设计方案满《规程》要求的同时,采用“刚度折算模型方法” , 应用“PMCAD——砖混结构抗震验算” 软件对加固方案进行辅助分析 该方法主要是将混凝土夹板墙按刚度比(弹性模量比)折算为砖墙, 同时调整砖砌体设计密度,以保证恒荷载设计值与实际情况相符 在本工程中,各层砖及砂浆的强度不同(表 2) ,因此各层砖墙的折 算刚度不同,层 1~5 混凝土与砌体刚度比分别为: 11.8,11.8,15.6,18.1,23.4 计算中层 1、2 及层 3、4、5 分别采用 刚度比 10(<11.8)及 15(<15.6)进行分析,即将混凝土夹板墙 模拟为厚度增大 10、15 倍速的砖墙。

      为保持墙体荷载与实际情况基 本相符,算得当混凝土与砖墙刚度比采用 10 时,砖墙密度取 11kN/m3;刚度比采用 15 时,砖墙蜜度取 9kN/m3 各层计算结果显示,在加固后,层 3 相对薄弱(计算结果见 图 2-6.16) 由计算结果可看出,各墙段中抗力与效应之比最小值为 0.72,平均值约为 1.3,按 8 度抗震考虑尚可(见图 2-6.17) 三、风机房处楼板及梁的加固 为增设中央空调,需将原建筑的一个房间(见图 1)改造为 风机房该处原有楼板及楼面梁不能承受新增设备荷载为此,采 取如下措施:在原楼板上增设梁 L1 ,L2,使设备荷载通过梁 L1,L2 传递到两端墙及梁上,梁 L1 ,L2 截面见图 3将楼面梁加 大截面,增加钢筋进行加固,增大其承载能力,做法见图 4 四、对墙体开洞的处理因工程改造,需在原墙上开设多个洞口,对承重砖墙极为不 利,归纳为如下几类,并采取相应措施;(1)门洞高度变更原结构中部分门洞的高度由 2600mm 变为 2100mm,采取措施如图六所示:放置预制过梁 GL10.4 (240 墙 2 根, 360 墙 3 根),过梁支座下部采用水泥砂浆坐垫,其他部位采用干硬 性砂浆捻实、压紧;砌筑砖墙(1) ,浇灌有微膨胀剂的 C25 级素混 凝土,并保证与周围墙体密实,确保养护质量。

      2)设备洞位于门洞顶角外侧,设备洞处于墙体承载的重要 部位,不可开设,故改在门洞的上方3)较大设备洞口紧贴楼板设备洞口较大,且紧贴楼板布置, 如图七所示为传递上部荷载,采用增设现浇过梁的措施,且要求 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行开洞4)洞口过于集中,如图八所示,当洞口间墙体很少,承载 能力差,可将有洞范围视为一个大洞口,采取措施如下:现浇梁 CL2,截面 b×h 为墙厚×120mm ,待过梁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后开 洞,放套管,将洞口附近的墙体做成夹板墙 (5)洞口位于梁垫下梁垫下方是墙体受力的重要部位,不允 许开洞,洞口应移至 45°线范围以外五、结束语改造旧房与建新房相比有三大优点:工期短,投资少,效益 高我国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大批工业与民用建筑,已有数十 亿平方米进行中老年期,其鉴定维修加固已大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对砖混结构采用夹板墙加固是砖混结构加固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我 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较为详细在论述了夹板墙的加固设计, 加固效果评价的过程,并采用作者提出的“刚度折算模型方法” 进行 了验算,还总结了由于增设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施对承重墙不利影 响的处理方法、希望能为相关工程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01(08 版)2、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某办公楼抗震加固 改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