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鉴别昆仑润滑油的真假.doc
5页如何鉴别昆仑润滑油的真假时间:2008/7/5 10:23:41 来源: 随机图像防伪技术是一种识别简单、查询容易、原理科学的防伪技术,主要通过查询标贴上随机分布的细小纤维的位置检验标贴真伪,是顾客识别真假的有力武器 该技术的突出特点:容易识别 ,可通过标贴追溯查询 ,含其它检验鉴别1通过标识上随机分布的黑色纤维识别:防伪标识上,能够看到有很多随机分布的个性化纤维,手摸会有凹凸感,每一张标识上的纤维分布是不同的通过登陆指定的网站来验定,只要输入标贴的序号,即可看到对应此序列号标贴的纤维分布,通过对比油品标贴上的纤维位置是否一致,即可辨明真假2通过特殊字样来识别防伪标贴在被揭开后,您可以在其黏附处看到银色"中国石油"的字样标识被撕掉后无法再粘贴到其它包装物上,标识只能一次性使用3可通过标贴追溯查询通过随机物流的管理条码识别真假:每枚防伪标贴的右下角,会有一个用于防止窜货的物流管理条码,管理人员通过物流码数据库可查询油品出厂销售流向和指定销售区域,同时该条码是否存在也能反映标贴真假4含其它检验鉴别检验特定区域的加密缩微文字:在防伪标贴的左下角序号处,印有加密缩微的文字,即"KUNLUN"的字样,使用放大镜便可识别。
检验昆仑各厂的对应代码:标贴上可供查询的随机字符中,某个字符是昆仑油品生产厂的对应代码,管理人员也可通过特定时期的字母对应关系初步判断真假壳牌,美孚,加德士,长城,昆仑,润滑油真假识别方法......加德士油(1)包装桶质比较硬不易变形,不干贴能完整撕下来外包装生产日期不易擦掉假的油墨容易擦掉,真油不易擦掉真机油的油桶倒置不易渗漏2)加德士机油的油质细滑、色泽纯亮,如加德士多宝机油的油质为红色3)加德士机油在散热方面和抗氧化有独到之处,如加德士多宝,特别适用依维柯车系同样德乐系列在柴油车方面更有独到表现壳牌机油(1)包装桶提手上部有一个用手可以摸出的鼓包,油的封口压点均匀2)桶盖的封条轻轻撕开拨打免费查询8008208822输入16位数字验证机油真伪3)另外壳牌机的油质有一种特殊的刺鼻味道手感有粘度4)壳牌在清洁和密封方面有独特的功效,适用于发动机轻微磨损的车美孚机油(1)美孚机油包装桶背面的上部有1升mobil的白字,涂抹不会掉色2)提手内部有小颗粒的感觉3)美孚机油在润滑及保护方面有出色的表现长城机油(1)油桶的底部有生产的年月日和几点几分,而假油只有年月日,无几点几分并且上面的油墨容易擦掉,真油不易擦掉。
真机油的油桶倒置不易渗漏2)油桶封口红盖与红色大圈有四个连接点,假油则没有桶的底部有灌装号可以打010-62949800查询灌装号3)长城机油的油质为透明金黄色无杂质感,长城油在保护发动机方面表现错其次,壳牌润滑油公司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率先推出了”TAC电码识别系统”,每一桶壳牌特级喜力或红喜力的瓶口处都有防伪封签,封内有一串16位随机生成无重复的防伪编码您只要拨打免费查询800 880 8822,按语音提示操作,系统就会告知您所购买的喜力是真是假如果您使用,请拨打021-68760202壳牌机油真假知识最可靠的真假查询方法: 特别提示: 所有壳牌新包装的产品,揭开防伪标签,可见查询防伪码均为16位,且只能查一次(再查即提示已被查询 免费查询:4008880500, 短信查询发送至10669588210885电线电缆的真假识别 1.察看"CCC"认证标识电线电缆产品是国家强制安全认证产品,所有生产企业必须取得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认证的 "CCC"认证,获得 "CCC"认证标志,在合格证或产品上有"CCC"认证标志 2.看检验报告电线电缆作为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一直以来被列为政府监督检查重点,正规生产厂家按周期接受监督部门检查。
因此,销售商应能提供出质检部门检验报告,否则,产品质量的好坏就缺乏依据 3.注重包装电线电缆产品的包装与其它产品一样,凡是生产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大中型正规企业,生产的电线电缆很注重产品包装选购时注意包装要精美,印刷要清晰,型号规格、厂名、厂址等齐全 4.看外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产品外观光滑圆整、色泽均匀而假冒劣质产品的外观粗糙无光泽橡皮绝缘软电缆外观要求圆整,护套、绝缘、导体紧密不易剥离而假冒劣质产品外观粗糙、椭圆度大,护套绝缘强度低,用手就可以撕掉 5.看导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电线电缆的产品,不论是铝材料导体,还是铜材料导体都比较光亮、无油污,导体的直流电阻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安全性高 6.量长度长度是区别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和假冒劣质产品主要直观的方法选购时,千万不要贪图价格便宜,选购有90m或80m、甚至没有长度标识的电线电缆,长度一定要符合100±0.5m标准要求,即以100米为标准,允许误差0.5米 此外,购买电线电缆还要考虑它的用途,通常根据所带电器功率的大小计算出电线电流,再按电流大小选购电线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