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宣城市规划设计(DOC).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381934378
  • 上传时间:2023-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一 宣城市概况简介 2二 宣城市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 2(一)宣城市发展条件 21自然资源优势 22交通区位优势 43旅游资源优势 54国家政策优势 6 (二)宣城市发展制约因素 61人口的制约 62资源的制约 73环境的制约 7三 城市发展目标、性质 81.规划期限 82.规划层次、范围 83.规划重点 94.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95.城镇化发展策略 106.产业发展策略 107.城市性质 108.城市主要职能 119.人口与用地规模 11四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21.城镇空间组织结构 122.城镇等级规模和职能结构 133.市域道路交通规划 144.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155.市域旅游规划 16五 城市规划区城乡空间利用规划 171.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分区 172.城市规划区村镇建设规划 17六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81.中心城区发展方向 182.城市空间结构 183.城市用地布局 185.绿地系统规划 216.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3七 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分析与建议 24八 宣城市城镇规划参考依据 25九 附 图 26一、宣城市概况简介宣城市,东临江苏和浙江,是安徽省的东南门户。

      下辖一区一市五县,面积约12340平方公里,人口约275万该市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谷)地、岗地、平原五大类型宣城市靠近沪杭,地理位置优越,以特产、旅游等带动城市发展宣城地处江南,楚头吴尾,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鱼米之乡地理处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的结合部,东连天目,南倚黄山,西靠九华,域内襟山带水,风景绝佳敬亭、柏枧、水西、龙须四山峰峦叠翠;青弋江、水阳江两水相依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现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中国鳄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二、宣城市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一)宣城市发展条件1自然资源优势 宣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55%,林业总面积44万多公顷,蓄积量17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9.3万多公顷,其中广德县4万公顷,毛竹蓄积量8000万株,居全国第七位、全省第一位,有“竹海”之誉;宁国市元竹、笋用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被评为“中国元竹之乡”林产品有板栗、蜜枣、山核桃等,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中药材种类繁多,宣木瓜、郎吴芋(吴茱英)、宁前胡、宁贝母等珍稀野生动物有3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扬子鳄、梅花鹿、金钱豹、云豹、黑麂、白鹳、丹顶鹤、白颈长尾雉等境内的扬子鳄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绩溪清凉峰和宁国板桥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宣城市辖境在地质分区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地区地层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各时代地层发育比较完整受地质构造控制,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谷)地、岗地、平原五大类型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错,海拔高程 一般200—1000米以上;中部丘陵、岗冲起伏,高程一般15~100米;北部除一部分破碎的丘陵外,绝大部分为广袤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汉,圩区一般高程为7—12米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属天目山山脉,西南部山区属黄山山脉,西部山区属九华山山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0多座,最高的清凉峰1787.4米(位于绩溪县与歙县和浙江临安县交界处)境内河流主要有青弋江和水阳江两大水系,均属长江流域;绩溪县有36%的流域面积属长江流域,64%的流域面积属钱塘江流域天然湖泊有南漪湖和固城湖的一部分,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清凉峰保护区内主要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 其它珍稀动植物资源。

      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树种30余种、动物13种板桥保护区保护对象为天然甜储林群落和其它珍稀动植物资源其中甜槠林是安徽最北一处、我国东部最北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群落,十分珍贵;金钱松、香果树、杜仲等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水泥用石灰石,储量在160亿吨以上,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好,氧化钙含量大于50%的占95%以上均宜露采著名的“海螺”牌水泥原料就是取自宁国海螺山的石灰石 2交通区位优势宣州区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沪,这便于与这些省份经济发达地区保持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有利于飞入的企业继续维持原有的业务关系,不会因为企业的搬迁而丢失区域市场;另一方面,地理相近也意味着文化的相通,减少两地企业、政府沟通的障碍另外,宣州交通优势也很明显其中,高速公路有:芜宣、宣广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铜南宣、宁宣杭和芜雁高速公路水运有:正在建设的芜申运河宣州段,水阳江(含海棠湾港区)五级航道改建工程目前已做好航道疏浚前期工作,改造后确保常年500吨以上的通航能力铁路有:皖赣铁路正在扩能改造;宣杭铁路正在实施电气化改造工程,另拟建一条快速客运专线航空也很便捷,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行程1个半小时;距合肥机场行程2小时;距杭州萧山机场行程2个半小时。

      该区境内还有纵横交错的国道、省道和县道3旅游资源优势 宣城,自公元前109年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辍范晔、谢眺、沈括、文天祥等先后出守于此,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等相继来此寓居众多的人文遗迹,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得这座古城不仅赢得“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的赞辞更因谢朓、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咏,而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宣城人文胜迹遍布临风怀古,谢朓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兹山亘百里,合 沓与云齐”的敬亭山,自南齐谢朓以来,先后300多位诗人墨客登临此山赋诗作画,留下诗文600多篇,为名符其实的“江南诗山”;现存敬亭山麓的广教寺双塔,以其对唐塔风格的继承与革新,成为全国仅存,因而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大文学家冯梦龙发现并称为“天下四绝”之一的太极洞,以其中空博大的气象成为溶洞奇观;以三雕艺术、徽墨、徽菜.明清古民居居 称誉海内外的绩溪,历代人才辈出,著作《笤溪渔隐丛话》的胡仔,红顶商人、一代巨贾胡雪岩,徽墨传人胡开文,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小品文学家章衣萍,新文化出版家汪孟邹等,使绩溪赢得“邑小士多”的美名(绩溪自古属徽州,其名人一般不归类于宣城名人,此顺带介绍);黄山北坡之下的江村,古称金鳌,村中聚秀湖、狮山古庙、江氏宗祠等古迹文气盎然。

      江淹、江泽涵、江绍原等名流硕儒皆从此村走出;泾县桃花潭不但因夹岸十里皆桃花而得名,更因李白一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和汪伦送我情”而名扬海内外 4国家政策优势首先,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省政府全面推开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省政府实施扩权强镇战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市区一体化,这些都为该区发展“飞地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其次,该区科学制定了《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对加快产业规划、构筑转移平台、探索承接机制、营造对接氛围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并明确提出,要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皖东南地区新兴生态型中心城市、苏皖边界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区、面向长三角的“三基地一枢纽”(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配套产业基地,旅游休闲基地,集综合交通、区域性现代物流于一体的综合型枢纽),这为该区发展“飞地经济”、承接产业转移指明了方向二)宣城市发展制约因素从一般意义上看,城镇化的推进受到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的硬性约束1人口的制约城镇人口的集聚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尺度,城镇化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城镇容量的不断扩充,城乡统筹的社会制度的不断更新,必然使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要使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不断转入城镇,这是发达国家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从县域范围来看,推进城镇建设,同样面临着转移农村人口,不断提高城市化率,进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因此,城镇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提供的服务功能能在多大程度上吸纳农村人口,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把过剩的农业人口转移出去,但同时必须做到人口转移的合理和有序,使之与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承载能力相符农村人口转移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向中小城市靠拢,即使是在一些经济强镇也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倒是大量的外来人口填补了城镇的空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集镇的“空壳化”现象,给城镇管理带来许多问题2资源的制约与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相匹配的城镇化的方式也是粗放式的当前,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并存的格局,已经严重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特别是土地资源的瓶颈制约,已深度影响新型城镇建设的进程,成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另一方面,资源使用不当或技术水平落后,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甚至随意浪费的问题比较普遍,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从县域的发展现实来看,工业化的强势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脱节,造成了可用于新型城镇建设的资源空间十分有限3环境的制约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和其他污染。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容量和可用的环境指标日益减少,业已形成的以纺织、印染为主的产业结构,对县域环境的影响至今仍不可低估这些环境问题,使城镇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生活质量下降,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影响三、城市发展目标、性质 1.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 2007年~2020年其中近期为 2007~2010年;远期为 2010~2020年;远景考虑至 2020年以后2.规划层次、范围 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与层次图如附图一 ⑴市域 范围:包括宣州区、宁国市、广德县、绩溪县、泾县、郎溪县、旌德县一区一市五县在内的宣城市行政管辖地域范围,面积12340平方公里⑵城市规划区 范围: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565.5平方公里 ⑶中心城区 范围: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和敬亭山风景区、扬子鳄湖、周边部分相邻的农田、水域的用地范围,总面积 150 平方公里左右包括65 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以和周边 85 平方公里左右的生态用地和农业用地 3.规划重点(1) 强化宣城中心城市对城乡发展的整体提升作用2) 将宣城中心城区作为建设安徽省“科学发展的先行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在中部崛起的先行区” 的最重要空间载体。

      3) 强化中心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分析,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与城市布局形态4) 建设用地、农林地和重点的生态控制区域在空间上协调布局5) 强化大项目的推进,保证重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的落实4.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依托长三角,围绕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至2020年,逐步形成“三个基地、一个枢纽”:承接东部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以自然生态和宣城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皖苏浙边界地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5.城镇化发展策略 重点建设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积极推进其它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实现城镇化快速发展6.产业发展策略 ⑴发展目标 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扬长避短、合理分工、适度倾斜、侧重发展、整体协调的方针,引导区域内一二三产业合理分工,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形成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层次分明、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产业分布格局,努力把宣城建成皖东南的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工业、物流、旅游业并重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