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大版2025届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doc
11页华东师大版2025届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表示某细菌细胞中部分氨基酸的代谢过程V至Z代表不同的酶,①至⑥代表不同的氨基酸每一种氨基酸对该细菌都是必需的野生型的细菌只需要从环境中摄取氨基酸①便可存活,而此细菌的某变异种只有在培养基中同时提供①③④氨基酸才能生存,该变异种细菌细胞内不存在的酶是( )A.X、W B.V、W C.X、Y D.V、Z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依靠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来维持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存在物质交换,二者的渗透压变化会互相影响C.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升高,主要通过血细胞吸收乳酸来保持血浆pH相对稳定D.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仅体现了分级调节3.下列实验操作可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提取绿叶色素,研磨时加入70%的乙醇用于溶解色素B.将甘蔗研磨液过滤后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后经龙胆紫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深色的染色体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加热,通过观察是否变蓝判断有无目的PCR产物生成4.用体外实验方法可以合成核酸。已知新冠病毒2019—nCoV是一种新型RNA病毒,能够攻击人体的肺细胞,若要在体外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来探究该类病毒是否存在逆转录现象,则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②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③2019—nCoV的RNA ④除去了DNA和RNA的肺细胞裂解液⑤相应的逆转录酶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5.某淡水湖曾经水草稀少,经过治理后,现在水草茂盛、鱼游虾嬉、鸟戏湖面,生物资源逐渐丰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湖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B.湖泊浅水区和深水区生物种类不同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C.该淡水湖中的水草、鱼、虾、鸟构成了一个群落D.该湖由曾经的水草稀少演替至现在的水草茂盛属于次生演替6.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细胞分裂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合理的是( )A.由甲组数据可知,没有激素的调节棉花根也能生长B.乙组与甲组和丙组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C.NAA和KT对棉花主根的顶端优势的作用有协同作用D.若去除丁组棉花的主根,则棉花的侧根数不受影响7.在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同化量是核心概念之一依据下列食物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草的同化量等于草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B.兔的同化量等于兔的呼吸量和兔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同化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8.(10分)植物根尖感知土壤水分梯度,向较高水势侧生长的现象被认为是根的向水化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正常植株根部较低水势侧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而细胞分裂素缺陷体(MIZl)无根的向水化现象。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表明细胞分裂素的不对称分布是控制根的向水化现象的重要决定因素B.水分胁迫导致低水势侧分生区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使根向较高水势侧弯曲C.若用一定量的细胞分裂素不对称处理MlZI地下根,则其根可表现出向水化D.植物根的向地性和向水化现象作用机理不同.但都体现了激素作用的两重性二、非选择题9.(10分)科研人员深入到很多年前进行核试验的地区进行调查,在一片生长较为旺盛的植物种群中发现了与野生植物有明显差异的三种变异植株甲、乙、丙该物种为雌雄异株植物,在核试验以前,这三种变异类型的植株并不存在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种植株的变异最终来源于________对比该实验前后,该物种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查发现该种群雌雄植株中都有变异型甲存在,已确定为核遗传的情况下,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试验,以判定该变异基因的显隐性,以及该基因所在的位置是常染色体还是伴X染色体(注:野生型一般为纯合子)第一步:选取多株雄性变异型甲植株和雌性野生型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种子;第二步:播种收获的种子,统计子一代植株的情况,并进行分析。
①子一代个体中有变异型甲植株出现:Ⅰ. _________Ⅱ. __________②若子一代个体中没有突变个体出现,则让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在子二代中:Ⅰ.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有纯合的变异型植株甲、乙若干,假设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怎样判断这两种变异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简要地说明步骤及结果、结论) ________________10.(14分)如图表示胰岛B细胞在较高的血糖浓度下分泌胰岛素的部分调节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在细胞内代谢生成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2)葡萄糖GLUT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中,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_______的转运数量,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_______需要3)ATP含量增加会关闭KATP,引起去极化, 即Ca2+通道开放,此时该细胞膜内表面是_____电位4)胰岛素的生理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的GLUT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 致使血糖浓度居高不下。
试推测:饭后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比正常人______11.(14分)某兴趣小组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图2为酵母菌细胞内可发生的呼吸过程示意图,其中字符Ⅰ~Ⅵ表示化学物质,序号①~④代表反应过程,请回答:(1)在设置图1装置前需先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试管中加水的作用是_______,滴管中冒出气泡,这是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_______此时酵母菌细胞中所进行的反应可用图2中的_______过程表示2)为了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另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酵理母菌,获得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将两部分分别与煮沸冷却后的葡萄糖溶液混合,组装成如图1的装置A和B,装置A有气泡产生,培养液中能检测到酒精,装置B无上述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3)图2中的_______过程发生粒体中,生成物质_______(填字符)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最多12.森林中的枯枝落叶是森林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枯枝落叶的分解,对于提高森林生产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枯枝落叶分解后为森林树木提供了__________ (至少两项)等物质。
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了森林的生产力枯枝落叶的分解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 功能参与枯枝落叶分解的土壤生物包括营腐生生活的_________和微生物2)微生物种类、环境温度、湿度及pH等均会对枯叶的分解速率产生影响,不同地块的微生物种类存在差异现欲证明不同地块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速率不同,请以碘液作为检验试剂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1.基因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题图分析,酶V能将氨基酸①转化成氨基酸②,酶W能将氨基酸②转化成氨基酸④,酶Y能将氨基酸④转化成氨基酸⑥,酶X能将氨基酸②转化成氨基酸③,酶Z能将氨基酸④转化成氨基酸⑤详解】由题意可知“细菌的变种只有在培养基中提供氨基酸①③④才能生存”说明该变种细菌无合成氨基酸①③④的酶,必须直接提供氨基酸①③④;培养基中需提供氨基酸③④说明培养基中不存在将氨基酸②转化成氨基酸③④的酶X和W,而氨基酸①是培养该细菌必须要提供的,根据分析可知该突变菌细胞内不存在的酶是X和W,即A正确。
故选A2、B【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维持,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不一定需要激素的作用,A错误;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二者的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互相影响,B正确;B、血浆pH的调节主要依靠血浆中存在的一些缓冲物质,C错误;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识记激素的调节过程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NA鉴定等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A、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或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溶解色素,A错误;B、甘蔗含有蔗糖,是非还原性糖,而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性糖的,B错误;C、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后染色,再经龙胆紫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深色的染色体,C正确;D、DNA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到溶液变蓝色,说明含有DNA,但不能证明是目的DNA,D错误4、A【解析】逆转录过程需要以RNA为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逆转录酶和ATP等条件详解】①逆转录过程是由RNA形成DNA的过程,需要以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原料,①正确; ②逆转录过程是由RNA形成DNA的过程,不需要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②错误;③逆转录过程需要以2019—nCoV的RNA为模板,③正确; ④除去了DNA和RNA的肺细胞裂解液中含有ATP,可为逆转录过程提供能量,④正确;⑤由于宿主细胞不含逆转录酶,所以需要额外加入相应的逆转录酶,⑤正确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